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4喜欢:27

$隆基股份(SH601012)$ 

这份4000亿光伏龙头的调研信息量有点大:看好颗粒硅、研发HJT、硅片产能可生产210尺寸

2021年02月04日 18:0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董事会秘书刘晓东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针对硅片行业判断、产业链持续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回应。

过去的一年,隆基股份正在朝着光伏巨无霸企业大步迈进。一方面,该公司市值超过4000亿元,在行业中一骑绝尘;另一方面,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净利润遥遥领先同行企业。

同样在过去一年,随着自身体量不断增大、产业布局更趋于完善,其在光伏产业链一些环节的话语权提升,这也导致该公司直接带头掀起了硅片尺寸方面的争夺。

不可否认的是,估值能否继续提升还有待于隆基股份自身基本面能否继续满足资本市场的想像,特别是在市场份额、技术路线等方面,隆基股份是否已经有了更大的目标和更多的技术储备?

2月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的一份调研纪要显示,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董事会秘书刘晓东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针对硅片行业判断、产业链持续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回应。

2020年光伏行业最热门事件之一,莫过于硅片尺寸之争。当中环股份2019年8月发布210mm尺寸硅片时,围绕硅片尺寸升级的讨论却在去年进入了高潮。

2020年6月24日,隆基股份联合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六家公司,倡议建立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 的硅片标准(M10),并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11月27日,中环股份联合天合光能通威股份等六家公司倡议推进210mm硅片及组件尺寸标准化。尽管两大阵营明面上并不直接针锋相对,但暗流涌动。

尺寸之争事关下游大尺寸组件市场份额的争夺,但从隆基股份近期向投资机构透露的信息表明,在硅片环节,该公司却持拥抱210mm尺寸的态度。

“公司在硅片尺寸方面研究地比较透彻。”隆基股份表示,该公司今年第二季度的硅片产能将达到100GW,其中95GW可以生产210mm尺寸的产品。甚至,产能经过技改后,可以生产240mm尺寸的硅片。

事实上,隆基股份在产能扩张方面的速度已经是超过此前的规划。该公司2019年4月份公布的未来三年产品产能规划的公告显示,在2018年底单晶产能基础上,计划单晶硅棒/硅片产能2019年底达到36GW,2020年底达到50GW,2021年底达到65GW。而截至2020年底,隆基股份单晶硅片产能已经达到85GW。

硅片大尺寸趋势不可逆转。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今年大尺寸硅片占比将加速提升,182mm和210mm尺寸硅片市场份额或达到50%,160mm至166mm硅片的市占率降低至45%。

不过,隆基股份在电池片和组件环节,并没有延续对210mm尺寸的“包容”。该公司对机构称,其没有生产182mm以上尺寸的产能预留,新购买的设备也没有预留210mm尺寸产品的兼容性。这也延续了该公司在下游环节对大尺寸产品的“死磕”。

2020年,隆基股份组件全年出货超过20GW,超越晶科能源,成为全球最大的组件出货商。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其产业链护城河的构建。“公司会结合在单晶硅片通过设备来建立的护城河的经验,应用到电池等其他环节,来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隆基股份表示。

依托在单晶硅片这一环节所拥有的强话语权,隆基股份向产业链下游的延伸如鱼得水。为此,在未来十年,该公司依旧视硅片为最核心的环节,“硅片市占率达到40%至50%,组件市占率达到30%左右。”

不过,来自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名义产能的过剩,对行业未来的发展产能一定的影响。根据行业数据统计,2021年,硅片、电池、组件的产能供给超过300GW,但市场需求大概率不超过200GW,短期竞争格局或愈发激烈。对此,隆基股份认为,“行业各环节产能释放可能会受到硅料、玻璃供给的制约,减缓目前在建产能的建设进度,所以目前来看产能规模可能不一定会实际落地。

今年以来,多晶硅料因供需关系偏紧,价格再度开启上升通道。“公司判断一季度和二季度的硅料情况不会特别紧张,一二季度预计每个季度30GW多的需求,上半年合计不超过70GW。”隆基股份分析认为,下游企业考虑后续需求会旺盛,担心上游硅料不足导致硅片环节紧缺,从而进行库存储备,造成今年一季度硅片供需比关系以往年更加紧张。

隆基股份是硅料储备最积极的光伏企业之一。2月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旗下子公司与保利协鑫能源旗下公司江苏中能硅业签订了多晶硅供货协议,合同金额达到73亿元。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统计,仅在2020年,隆基股份所公告的多晶硅料采购合同金额就达到28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与保利协鑫能源的硅料供应合作者,后者将向该公司供应颗粒硅。“公司比较看好颗粒硅,目前颗粒硅的主要问题如粉尘含量高、碳含量高、容易断晶等都可以解决,只有含氢量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解决。”隆基股份表示,未来该公司颗粒硅使用占比可以达到80%

技术线依旧是左右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由于单晶技术路线的成熟,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趋缓。但围绕谁会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讨论并未停止。2020年,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等公司相继宣布对HJT技术的研发和产线落地,而隆基股份却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热衷态度。

然而,在本次调研中,隆基股份却表示,该公司已经针对HJT等多种N型电池技术进行研发和技术储备,甚至透露其目前的技术储备可以随时实现量产。“考虑到目前新型电池技术的经济性,没有大规模进行量产。”隆基股份称,针对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公该司最低保持季度频率跟踪和推进。

此外,隆基股份透露其未来将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以及辅材等多个领域的分析,公去发现产能短缺的环节,并在这些领域去进行参股或者直接进入。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全部讨论

2021-02-04 22:11

通威要完蛋了,现在大家都去弄颗粒硅了,谁还理你

2021-02-04 21:33

已经看过啦。谢谢分享

2021-07-17 18:13

请问您怎么看颗粒硅业务?
保利协鑫签了很多单子,但是否能够落地?会不会是硅料价格大涨背景下,为实现自救的一些做法。
不同场景看到隆基股份的评价也不同,这份报道很认可,但也看到隆基不认可的评论,把颗粒硅主要作为参料,值得一提的是,保利协鑫把之前主要颗粒硅产能给了中环。
通威则是对保利协鑫不置可否。

2021-02-05 08:55

粉尘 等问题可以解决 意思就是还没有解决 慢慢等吧

颗粒硅如果真的毫无问题,以它的成本优势,设备相对简单,今天就应该直接上50万吨产能建设:有这个计划吗?但是协鑫到现在只是号称把产能由6000吨提升到了1万吨?为啥?

2021-02-04 22:24

业绩出来还能说啥大话,避重就轻!

2021-02-04 21:32

表达习惯怎么这么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