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3回复:9喜欢:6
三泰控股的几点思考
五月份,小区里安装了速递易,嗅觉告诉我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得知速递易是三泰控股的创意后,就将80%的资金投了进去。当时市值是198亿,一个多月后市值逼近600亿。当时三泰正在筹划定增。现有市值与定增股份相加,离千亿市值也就不远了。这是我第一次投资没有盈利的公司,也是第一次投资科技股,因此格外小心。尽管各家券商还在不断鼓吹买入,我的担忧却与日俱增。一百亿上涨到两百亿容易,两百亿上涨到四百亿也容易,但六百亿市值上到一千二百亿很不容易。这种涨法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推动,还需要极强的勇气。感觉情况不对后,就清仓了三泰。没想到股价当天跌停,随后又连续几天跌停。外加股灾的影响,两个月中,跌停成了家常便饭。三泰从最高68元跌到最低14,董事长补健的质押股也差点爆仓,这是我没有料到的。三泰是补健一生的心血,每次谈起三泰,补健就很兴奋。离清仓已经很久,对三泰的看法也更客观。
先说不好的:
第一,不应该收购保险公司。速递易还需要不断输血,收购将会极大的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到目前为止,也没看到两者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所收购的保险公司缺乏知名度,更别说影响力了,有时候连网页都打不开,像骗子公司。
第二,摊子铺的太大。三泰旗下拥有很多的子公司,盈利的却很少,极大的分散了公司的精力。过去五年中,公司的现金流都是负的,压力可想而知。
第三,公司曾经想通过APP把快递公司与消费者联系起来,然后向快递公司收费,形成打车软件那样的盈利模式。这很难做到。快递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连速递易都不想使用,更别说其增值业务了。
第四,便利店模式与小额贷款。这是公司的规划之一,我也认为不太可能。要买东西到楼下就可以了,干嘛要送到速递易,然后去取。小额贷款想的也是太远了。
再说好的:
第一,亚马逊曾经在美国开展过与速递易相似的业务,失败了。第一美国地广人稀,小区,公寓较少,缺乏类似业务的地理条件。第二,业务由亚马逊进行,缺乏独立性,其他快递公司心理上难以接受。而速递易没有类似的困扰。
第二,公司与蜂巢科技合作破产,这是好事。第一蜂巢想入股我来啦而非上市公司,破产后保证了上市公司对速递易的完全掌控。第二,破产后消除了蜂巢科技漫天杀价的可能性。第三,破产后速递易保持了第三方独立性。当前快递业形成了顺丰系与阿里系两大阵营,哪一方入股都会得罪另一方。都入股将会极大的消弱公司的控股权。
第三,速递易已经占据了大部分入口,取得了卡位优势,形成了不可逾越的壁垒。蜂巢科技决定与我来啦合作想必是认识到了打破这种壁垒是极为困难的。
第四,速递易的未来取决于投递费,滞期费,广告费。我认为,由于速递易的壁垒很难打破,快递公司为员工交纳投递费也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快递量与箱子数量有限,这种收费是可以预见的。滞期费也是可以预见的。唯一不可限量的将是广告费。
第五,2016年底,速递易将会布局完毕,公司的现金流将会好转。粗放式扩张结束后必定迎来精耕细作。从明年开始,公司盈利不断增长是可以预测的。但预测盈利多少,还为之过早。

全部讨论

2015-10-07 13:45

较为客观。谢谢

2015-10-02 20:38

这种票就是买预期,预期时间内不兑现,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2015-10-02 07:26

有一点我不赞同,买东西到楼下是可以,但如果几大超市搞特价,比如伊利蒙牛奶,可能一家优惠一家贵,而我是不知道的,只有去看了才知道,如果速递易连接了他们网店,一目了然,买便宜的,送上门,如果没有配送费,不是挺好的吗?

2015-10-01 18:52

一直很羡慕高位逃顶的。我只想问,清了三泰后空仓了还是买了别的。

2015-10-01 18:31

理性,客观。

2015-10-01 18:13

不是保险公司,是保险广告中介,一边是保险公司例如平安,一边是具有广告资源的网站拥有者等,这个公司不是面对大众的。这个公司盈利不错,主要估计是配合金惠家的理财、保险方向。

2015-10-01 17:51

比较客观

2015-10-01 16:19

2015-10-01 15:48

很客观的思考,点铺起来,快递量上来,流量变现还是很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