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给合伙人的信 1963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4喜欢:2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前期的巴菲特无疑更有学习价值。从今日起,我们将逐步深入研读每一年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件,让这位投资大师的智慧再次焕发璀璨的光芒,引领我们探索投资的奥秘。

——————————————————————————————

上半年的表现 在 1963 年的上半年,道琼斯指数从 652.10 点上升到 706.88 点。若在此期间持有道琼斯成分股,并考虑红利收入,上半年的收益将超过 10%。

我们的原则包括:1) 短期(少于 3 年)的表现并不重要,特别是对于我们的投资组合,因为它包含了众多取得公司控制权的投资;2) 我们的组合在熊市中表现出色,但在牛市中可能难以超越大盘。

尽管如此,除了 Dempste 的变动外,我们上半年的收益率达到了 14%。 这一 14%的收益率是基于我们全部净资产的变化计算得出的(包括 Dempste),并已扣除了我们的开支(但不包括每月返还给合伙人的款项)。总的来说,有限合伙人的实际收益大约为 12%。 尽管 14%的业绩相对于道琼斯的 10%表现尚可,但别忘了 1962 年上半年,我们仅下降了 7.5%,而道琼斯则下降了 21.7%。回想一下我之前的原则吧。 上半年,我们在普通股上的净投资约为 527.5 万美元,这一部分投资的盈利为 110 万美元,增长了 21%。而在 1962 年,由于大盘下跌,这部分投资遭受了重大损失。那时,正是我们在 WORKOUTS 和 CONTROLS 上的投资帮助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今年我们的WORKOUTS表现不如道琼斯,这在上升的市场中是在我们预料之中的。在市场上涨时,我们希望我们的所有投资都是普通股;而在市场下跌时,则最好全是WORKOUTS。话虽如此,我并不打算去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向,无论是涨是跌。我们相信,这三种投资在长期内都能带来令人满意的回报,它们的短期表现只是随大盘波动而有所不同。

我们认为,试图衡量市场波动并预测其未来趋势在长期来看是愚蠢的行为,因此我们不会根据对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来决定哪一种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

其他投资公司与我们的合伙企业表现对比 从1957年到1963年6月30日,道琼斯指数上涨了77.8%,而几家大型投资公司的表现均未超过大盘。与此同时,我们的合伙企业实现了355.8%的收益率,有限合伙人获得了252.9%的收益。 1964年1月18日 1963年的表现 1963年对我们来说是丰收的一年,我们实现了38.7%的收益率。不过,这个收益率并不是我判断这一年好坏的唯一标准。判断是否是丰收之年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超越了大盘。即便我们的收益率是负20%,而大盘是负30%,我仍然会认为这是个好年头。 Overall Results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 Year From Dow. Results Results 1957

8.4% +10.5.% 9.3% 1958 +38.5 +40.9. +32.2 1959 +20.0 +25.9 +20.9 1960 6.2 +22.8 +18.6 1961 +22.4 +45.9 +35.9 1962 7.6 +13.9 +11.9 1963 +20.7 +38.7 +30.5 Overall Results Partnership Limited Partners Year From Dow Results Results 1957 -8.4% +10.4% +9.3% 1957-8 +26.9% +55.6% +44.5% 1957-9 +52.3% +95.9% +74.7% 1957-60 +42.0% +140.6% +107.2% 1957-61 +74.9% +251.0% +181.6% 1957-62 +61.6% +299.8% +215.1% 1957-63 +95.1% +454.5% +311.2% Annual Compounded Rate 10.0% 27.7% 22.3%

在运营方式的开篇,我总是陷入一种文字上的精神分裂状态。一方面,我深知许多合伙人渴望我详尽介绍我们的业务状况;另一方面,我也意识到不少合伙人对我滔滔不绝的叙述感到厌烦,希望我能少说多做。

为了兼顾这两种合伙人的需求,我决定在此仅简要介绍我们的三种不同性质的投资标的,有兴趣深入了解的合伙人可以参阅附录中的具体案例。

实际上,我们的三种投资从长远来看,收益率应不会有显著差异。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在未来10至15年内,任何一种投资都能实现年复合增长率超越道琼斯指数约10%,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随后,我分别对三种投资进行了介绍(相关内容在前信中已有详述,故不再赘述)。

就控股公司的投资策略而言,我们不会仅仅为了行动而行动。然而,当需要主动采取措施以确保我们的资金得到最佳运用时,我们将毫不迟疑地行动起来。 合适的买入时机需要耐心等待。在必要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强化买入公司的管理层面,重新调配资金,以实现满意的销售成果或促进某项合并。这些事项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来完成。因此,对于旨在获得控制权的投资,我们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见到利润。正因为此,在购买时我们必须确保有一个足够的安全边际,否则我们宁愿放弃某些“机会”。

取得控制权的投资最初可能会受到大盘波动的影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现将独立于大盘,最终其独立性甚至可能超过WORKOUTS。

在当前投资组合中,GENERAL占比最大,其次是WORKOUTS和CONTROLS。

附言1: TEXAS NATIONAL PETROLEUM 这是我们的一项WORKOUTS,一家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 TNP是一家规模相对较小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多年来我对它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1962年初,我听闻有关它将被Union Oil of California收购的传闻。我从不参与此类谣言,尽管如果传言成真,早期介入无疑能获得更丰厚的利润。 到了1962年4月初,相关交易得到了正式公布。TNP持有三种颇具吸引力的证券。

面值为6.5%的债券(总值650万美元),我们购入了大约26.4万美元; 总值370万美元的普通股,其中40%由管理层持有,预计出售后每股可得7.42美元。在交易宣布至股票停牌的6个月内,我们共购入了6.4万股。 65万份认股权证,每份权证允许以3.5美元的价格购买一股普通股。在这六个月期间,我们购买了8.32万份,占全部权证的13%。 该交易被管理层驳回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毕竟这本身就是管理层协商的成果。而且最终的成交价格也算得上公道。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关于遵守必要的税务裁定问题。Union Oil采用的是标准的ABC生产支付法作为其融资手段。南加州大学(USC)则是这笔生产支付的持有者。由于USC的慈善机构地位,资金的支付过程遭遇了延误。 这一情况给美国国税局(TNP)带来了新的困扰。尽管如此,我们确信USC愿意放弃其慈善机构的身份,一旦从银行获得所有资金,他们仍能收获满意的利润。 这导致了交易的延期,但并未对交易本身构成威胁。 4月23日和24日,我们与公司进行了沟通,他们预计结算将在8月或9月进行。五月底的股东大会上,公司宣布结算定于9月1日。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们与管理层进行了数次电话交流,以下是交流内容的概要: 6月18日,公司秘书透露,Union被告知对其有利的IRS裁定已经草拟完成,但仍需更多IRS人员的审查。裁定仍有望在7月作出。 7月24日,公司主席表示,他预计IRS的裁定将在“下周内”作出。 8月13日,公司财务通知我们,TNP、Union Oil和USC的相关人士正齐聚华盛顿,努力敲定一个裁决结果。 9月18日,公司财务再次与我们联系,表示“尽管IRS表示裁决将在下周内作出,但目前尚无确切消息。” 公司预计其股票的每股卖出价格仍将维持在7.42美元。 到了9月底,我们终于收到了裁决结果。相关交易于10月31日宣告终止。我们持有的债券在11月13日得到了偿付。随后,我们将手中的权证转换为股票,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陆续收到了股息:1962年12月14日每股3.5美元;1963年2月4日每股3.9美元;1963年4月24日每股15美分;未来一到两年内,我们还将收到每股4美分的收益。考虑到我们共持有147,235股,即便是每股4美分的收益也相当可观(3.5+3.9+0.15+0.04=7.59美元,超过了7.42美元的预期售价)。 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交易,它体现了两个普遍现象:(1)交易所需时间远超预期;(2)最终的收益略高于预期。得益于TNP的交易,我们投入的260,773债券资金,在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为我们带来了6.5%的利息收入和260,773债券资金,在短短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为我们带来了6.514,446的资本利得。综合来看,这次的投资活动为我们带来了相当于20%的年化收益。

附言2—— DEMPSTER MILL MFG. 我们的投资之旅始于1956年。那时的股票售价为每股18,而每股净资产高达18,而每股净资产高达72。公司的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减去所有负债后的净值,再除以总股本,价值达到了$50。

在随后的五年时间里,我们逐步小额购入该公司的股票,平均购买价格在16至16至25之间。

到了1961年中期,我们已持有公司约30%的股份。然而,在同年8月和9月,我们开始在$30.25的价位大规模建仓,持股比例最终达到了70%。

随后,我们将执行副总裁提拔为总裁,期待他能带领公司走出困境。但遗憾的是,情况并未见好转。于是在1962年4月23日,我们聘请了HARRY BOTTLE(译者注:请注意,此人物并非知名小说角色HARRY POTTER)担任总裁一职。

在HARRY的得力领导下,公司状况大为改善,使我们得以在1963年以每股平均$80的价格成功出售了公司。

人海茫茫,相逢是缘,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作为1993年入市的老股民,我始终秉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我持开放的态度,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和交流。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平安(02318)$ $中国平安(SH601318)$ $泸州老窖(SZ000568)$

全部讨论

05-24 08:56

$中国平安(SH601318)$ $宜人金科(YRD)$ 试图衡量市场波动并预测其未来趋势在长期来看是愚蠢的行为,因此我们不会根据对市场未来走势的判断来决定哪一种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

05-22 23:10

对,帅吧

05-22 22:49

这个帅哥是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