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中review----又要算命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一、回顾去年的思路

1、要保就业,就要坚守5.5%的目标,需要刺激。

2、刺激的约束是CPI,不能让CPI飞得太高。

很明显,这个指导思想下,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因为疫情的一些扶持政策推出之后,大家没有看到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反而是青黄不接之际,把大家美好的复苏预期打破了。

叠加互联网的发展瓶颈,巨头的大规模裁员,让所谓中产阶级下一子就丧失了安全感,房子以及其他大额消费遭遇了不小的打击,所有人的策略都更倾向于更保守。

结果,过于乐观,加了不该加的仓位,上半年在大盘红盘的情况下,亏了5个点。

二、当下的思路

1、美元加息已然接近尾声,国内刺激经济压力减小。

2、复苏的预期差,从过于乐观到过于悲观,情绪都是过头的。

3、为了保就业刺激经济是一定要做的。

基于上述3点,我依然看好下半年的市场,目前也基本处于满仓状态。但是我并不是说会有那种大水漫灌的牛市,而是只要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企业的利润就会增长,资产价格的水平会更好,比如平安目前有5%的股息率,远高于5年期的定存,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个人的投资计划:

1、长期持有(平安、招商、万华、海螺)

平安目前有了一些转好的迹象,业绩改善、代理人收入上升、散户数量下降,加上5%的股息,非常值得持有,近期分红资金也全数买回。

其他的白马,还是给优秀的企业时间吧。

2、券商(华泰东财

加了不少,目前微利,还是希望券商能冲一冲,算是投机倒把。由于我并不擅长投机,每次只要我觉得市场要炒作,我就买点券商,以前这个路子还不错,这几年大家玩得花样多了,券商估值是越来越低,弹性越来越差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跳得起来。

3、定投类(恒生科技、消费ETF

恒生科技,是因为跌得多而且恒生科技的含金量比中概互联强的多,加上港股市场的特殊性,流动性走的时候惨,那么来的时候也许会有超额的表现?

顺带说一句,某些中概互联的粉丝天天吹牛逼说中概互联代表中国最优秀的公司,你们真的打开成分股看过吗?

消费ETF,定投这个原始的初衷是觉得要复苏,肯定还是要消费能起来,但是吧,国内的消费基金含白酒量太高,我反正是不太喜欢,又更好的标的话,可以给推荐一下。

4、不良资产(永辉万科

瞎了眼,又不舍得卖,白白占用资金,头疼。

三、计划:

由于本身已经满仓了,目前除了定投之外,暂时没有别的加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