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在华水土不服,深陷亏损泥潭!因何败走中国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GAP $GAP(GPS)$  ,对很多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中国消费者对它的熟悉程度几乎不亚于美特斯邦威

作为国际知名时装零售巨头、美国最大的服装品牌之一,当年它进驻各地的时候,不少年轻人争相排队购买知名设计师的联名款,也多次火上热搜。

只是,近几年来,GAP的客流却难见昔日的火爆。

随着快时尚行业余震的持续,持续入华十余年的GAP也要撑不住了。 @今日话题   

GAP再受行政处罚

近日,天眼查App显示,GAP关联公司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行政处罚,处罚事由为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处罚结果为没收违法所得4.503598万元、罚款6.61723万元,作出行政处罚机关为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管局。

据悉,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经销的品牌为GAP的男士衬衫及婴幼儿牛仔裤在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商品质量抽检中,经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不仅如此,据天眼查显示的盖璞(上海)商业有限公司记录在案的行政处罚有9条,其中4条处罚事由涉及“生产、销售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如此看来,GAP也是以次充好的老常客了,近年来大批关店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个成立于1969年,以销售实用基本款出名的美国服饰品牌,一度被视为时尚民主化的象征。但当人人可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评论的真正时尚民主化时代到来之际,GAP却已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节节败退。

上周,GAP集团公布了2020财年第四季度报告,报告期内集团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滑5.3%至44.2亿美元。与此同时,2020财年全年GAP集团销售额为138亿美元,同比下滑15.7%,净亏损6.65亿美元。

GAP于2010年进入中国市场,四年后旗下另一休闲时尚品牌Old Navy跟随进入。比起优衣库、ZARA、H&M等竞争对手GAP进入的时间晚了数年,早已错过了中国内地购物中心蓬勃发展的黄金期。

不得不说,在进入中国市场10年之后,姗姗来迟的GAP集团早已落后于H&M、Zara和优衣库这些同在快时尚领域的对手,也渐渐不敌转型崛起的中国本土休闲服饰品牌及淘系品牌。

因何败走中国市场?

面对集团的不断亏损,此前有消息称,GAP集团拟计划到2024年初将关闭350家门店。而针对中国市场,GAP甚至还考虑出售中国业务,以调整在中国的运营状况。

从目前的形势看,作为曾经美式休闲时尚品牌代表的GAP已经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虽然GAP集团并未明确表示彻底放弃GAP品牌,但从关店到出售中国区域业务显然都不是空穴来风。

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服饰品牌之一,GAP曾经对中国市场有着勃勃野心。

“开大店”一直以来都是Gap在中国市场布局的主要策略之一,集团大中华区CEO余炳祥在2018年接受界面时尚采访时表示,为了提升店铺体验,GAP未来的店铺面积将会在600至2000平方米左右。

但现实情况却是,尽管GAP一直试图在产品创意、定价、营销策略等方面努力取得突破,从而追上渐渐远去的消费者,但却始终未能真正实现被认可的变化。

近年来,GAP品牌的产品设计感不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时尚概念的需求。而且GAP也没有自有工厂,这也使得它的新品设计、生产和上架周期效率等方面已经落后于Zara和H&M等竞争对手。

此外,伴随美式休闲风格的衰弱,GAP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远。

而GAP品牌的“危机”远不止于此。与同类品牌相比,GAP在价格上也不占优势,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GAP会越来越频繁地选择用折扣来吸引消费者。

但这并没有使GAP在消费者心里建立起物美价廉的形象,不上不下的价格区间和模糊的品牌形象反而让GAP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更为尴尬。

在快时尚的寒冬之下,GAP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疫情的冲击则更是将品牌的不利局面放大。

设计落后、材质不舒适、质量差等等都是服装行业的“致命伤”,也是GAP品牌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而GAP的没落也给其他服装企业敲响了一记警钟,如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品牌终将被消费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