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利股份大存大问题考虑(二)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3喜欢:10

按照这四块分析,伊利2023年付息应该为8.8+1.5+5+3.6+4.86=23亿元,和伊利披露的利息费用22亿基本差不多,由于负债金额和利率是变动,这能是估算。

三、伊利现金及等价物

1、货币资金433亿

货币资金年报并为披露具体形式,但能划分为货币资金的科目一般为以下四种,银行存款(活期存款,根据招商银行披露2023年公司活期存款平均付息是1.08%,考虑到伊利作为超大客户有超强的议价权,存款利率应该是比这个大很多)、库存现金(应该极少)、其它货币资金(外地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担保资金、在途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如三个月内到期国债等,目前一年到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6%),预计伊利大部分资金是为短期到期国债和活期存款等,收益率1.5%,取四个季度货币资金平均值来计算利息收入(433+469+386+440)/4*1.5%=6.5亿

2、长期存款176亿

预计该部分存款利率为3%,利息收入为176亿*3%=5.3亿

3、115亿的贷款(预计是上下游贷款,伊利有自己财务公司)

115*4.5%=5.17亿

三部分利息收入为5.17+6.5+5.3=17亿,和伊利披露利息收入24.8亿还有8亿差额,我们记得上面曾经说过,伊利的短期融资不会体现在资产负债表里面,大部分时间的资产负债表其实是缩表了,在编制资产负责表日前归还不到400亿的短期融资,其实资产负责表其实是缩表的,在负债端少了400亿短期借款,资产端少了400亿货币资金,我们将该部分还原,正常伊利常年有833亿货币资金,我们少算了400*1.5=6亿的利息收入,这样算的话利息收入应该是23亿左右,和伊利年报差1.8亿元,由于利息和资产都是估算出来,有差异很正常。

四、结论

从上述推断来看,伊利大存大贷资产表和利润表基本匹配,不太可能存在造假可能,伊利管理层也不存在大面积减持情况,造假的动机也没有,但是我们还是希望看到一个干净简单的财务报表,伊利从2020年开始收了下游大量银行承兑汇票,我们不知道该部分银行授信是否是伊利股份给的(如果伊利股份给下游授信,本质上可以降低下游融资成本),如果是,那就是伊利为下游承担部分信用风险,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另外从2019年开始伊利购进固定资产+取得子公司+分红总金额为(92+16+65+67+5+66+71+70)+(49+49+62+66+76)=754亿,经营性资产占有资金变化为(125+33+14.8-148-26-87)-(18.37+11+77-168)=-27亿(基本忽略不计),利润+折旧=102+41+93+37.5+87+32+71+23.5+69.5+15=571.5亿元,这五年资金缺口为754-571.5-27=156亿元,这五年伊利无法实现内生性增长,所以2021年融资120亿,37元发行3.18亿股。伊利这轮扩张刚好碰上中国经济下行,五年营收增加了40%,扣除澳优并表增长32%,年华复合增加约为6%。好的消息是伊利股份计划2024年资本性支出44.57亿元,基本和折旧差不多。

精彩讨论

热心市民小张同学06-10 12:15

不必担心,有息负债不多,每年财务费用都是负的。

沉下心来静思06-10 12:10

其他龙头负债远比伊利高,咋没人黑,特别金龙鱼和顺丰负债比伊利高不少,但是盈利能力差伊利太多了

财报视角看公司06-10 11:53

$伊利股份(SH600887)$
伊利的大存大贷,特别是巨额的短期借款,在每个季度初借每个季度末还的骚操作,就是我最早给指出来的。
这个问题,我还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提问过小潘同志,我看到其它问题小潘都给了回答,我的问题没有任何回复,不过我也预料到这个结果。
这个风险既然存在,那就是一个雷。但是,在A股市场哪里又没有雷呢?
这个风险我也想了很久,最后发现是多虑了,只要你不被诸如小谢巴芒之流给忽悠了,真的去相信所谓的狗屁价值投资,你就会发现这其实压根不是啥风险。
对于伊利的大存大贷,巨额的短期借款,我告诉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防雷方式,就是紧盯央行的货币利率政策,如果央行一直保持低息的政策,你就放心的持有伊利。如果哪一天,央行开始涨息了,你们就要警惕了,当然即使开始涨息,你也有充分的时间走人,除非你傻乎乎的守着价值投资,一直不卖,那你就真的很危险了!如果你们不相信,仔细看看房地产那些企业,都是在美国基准利率几乎为0的时候,借了巨额的美债,突然之间,美国的基准利率从0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升到了5.25%,这些房企就纷纷暴雷了,恒大如此,碧桂园如此,连浓眉大眼的万科都如此。

是我的棕色熊熊鸭06-10 12:07

低息贷款,增加流动性有什么不好

一只泡泡龙06-10 12:46

逢低买入,增加股数,这才是我们目前该做的事。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全部讨论

不必担心,有息负债不多,每年财务费用都是负的。

$伊利股份(SH600887)$
伊利的大存大贷,特别是巨额的短期借款,在每个季度初借每个季度末还的骚操作,就是我最早给指出来的。
这个问题,我还在股东大会上直接提问过小潘同志,我看到其它问题小潘都给了回答,我的问题没有任何回复,不过我也预料到这个结果。
这个风险既然存在,那就是一个雷。但是,在A股市场哪里又没有雷呢?
这个风险我也想了很久,最后发现是多虑了,只要你不被诸如小谢巴芒之流给忽悠了,真的去相信所谓的狗屁价值投资,你就会发现这其实压根不是啥风险。
对于伊利的大存大贷,巨额的短期借款,我告诉你们一个最简单的防雷方式,就是紧盯央行的货币利率政策,如果央行一直保持低息的政策,你就放心的持有伊利。如果哪一天,央行开始涨息了,你们就要警惕了,当然即使开始涨息,你也有充分的时间走人,除非你傻乎乎的守着价值投资,一直不卖,那你就真的很危险了!如果你们不相信,仔细看看房地产那些企业,都是在美国基准利率几乎为0的时候,借了巨额的美债,突然之间,美国的基准利率从0在不到一年时间就升到了5.25%,这些房企就纷纷暴雷了,恒大如此,碧桂园如此,连浓眉大眼的万科都如此。

其他龙头负债远比伊利高,咋没人黑,特别金龙鱼和顺丰负债比伊利高不少,但是盈利能力差伊利太多了

06-10 10:56

大存大贷,这一点最让人担心,没有一家不出事的。说白了就是做的银行的业务,短融长贷期限错配吃利差,银行有坏账计提,这里没有坏账计提。这现金资产着实有点大,公司财务能管好么?

06-10 12:46

逢低买入,增加股数,这才是我们目前该做的事。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06-10 10:35

伊利的信誉特别好,发债特别容易利率也特别低,因此更加无需担心负债问题

06-17 16:28

感谢分享。这几天看伊利近几年的年报,最大的疑虑也是这个。配置一些消费品其实就是为了省心,伊利这个看起来不省心,还是算了。这些供应链金融估计都是为了保证业绩增长的,而且万一行业接着下滑有可能导致供应商票据违约,伊利账上现金要被银行直接扣掉。不喜欢资产负债表太复杂的消费品公司。

为了产业链健康稳定,帮上游农户借点钱,顺便赚点利率差,三赢的事。

06-10 16:36

这五年伊利无法实现内生性增长,所以2021年融资120亿 一边融资,一边大额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