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学生体面就业的实际难度怎样?会延迟退休么?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3喜欢:2

前面一篇文章被删除了,但我还是想谈谈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是因为需要有更多的人发声,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另一是因为这和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家庭息息相关,孩子的学业规划和就业心态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贴图,说是某211高校截至5月份的就业率情况,本科好于博士好于硕士,硕士只有十几个点,本科和博士也就三分之一左右的样子。这个数据真伪不知,但应该有一定的现实基础。本科大约有10%的比率会继续深造去攻读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会有8%左右的比率去攻读博士研究生。

今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是8万人左右,虽然就业方向狭窄了很多,但人数相对较少,放低预期的话,就业还是不难的。本科生和专科生今年差不多合计1000万毕业生,扣除100万考研上岸的,还有900万左右需要就业,这个基数确实很大,也很难,需要放低预期,需要比上届的低预期还要再低一些。

高不成低不就的就是硕士生了。该怎么降低预期呢?硕士生们大多可能自己都还没有想好。硕士里面的专业硕士们尤其痛苦,来读研究生是自己出学费的,甚至很多人的住宿也是必须自己在校外租房的。这些人三年花了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的钱,读了个比自己本科学校排名高的大学的专业硕士,如果就业还不如自己3年前毕业的同学,那不仅仅是没面子,而是家庭的经济付出和自己的时间付出都没有回报了。所以就业中最痛苦的是专硕。

很多本科生们其实已经直面现实了,看到网上很多大学生自拍的段子,说是本来想着毕业去做的工作是如何的高大上,如何的体面,后来最后都不得不男生去干快递干保安,女生去做直播做服务员。年轻人们大多都还是直面就业困难了,并迅速做出了调整,很少有选择躺平的,这点就比当年的日本要好很多。

应届大学毕业生们要从事一个能提供基本劳动保障的岗位到底有多难呢?如果把基本的劳动保障简单的理解为“四险一金”,那就比较容易从量化角度去分析。

“四险一金”指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包括生育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这四项基本保障。当然有些单位还额外缴纳企业年金和补充住房公积金,这些单位的保障就更好了,当然也更稀少了。

首先来看,我国的就业总人数是多少。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在2023年末总计有74041万人就业,其中城镇就业人数为47032万人,占比为63.5%。

那么就以城镇就业人数来看缴纳“四险一金”的人数有多少。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其实和就业率关系不大,全国去年末有10.66亿人参保。涉及就业人数相关的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2.44亿人和3.02亿人,也就是说,如果以城镇就业人数为基数,只有约50%的员工被购买了失业保险,只有大约64%的员工被购买了工伤保险。你想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纳金额是相对较低的,目前应该连快递员都是缴纳的,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保障,恐怕这些单位应该也不会是大学生就业的理想之地。

由于医疗保险的数据是每年更新,且有细分项目的各类数据,因此用来做分析是非常可靠的。我们知道,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是很高的,截至2023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34亿人,覆盖率在95%以上,但是,其中职工医保的参保人数仅仅有3.71亿人。

所有在职职工都是要强制缴纳基本医保的,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几乎所有员工都会缴纳,只不过有些是按照工资基数缴纳,有些是按照最低基数缴纳。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按照当地社保平均基数基数自己缴纳职工医保,只是在全国3亿多灵活就业人员中,参保职工医保的人数只有5272万人(2022年数据),绝大部分灵活就业人员是按照城乡居民医保来缴纳的,这样缴纳的费用会更低些。

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2年的年度数据中,包含了在职参保人数和退休人员参保数据的细分,其中在职参保人数有2.66亿人。这个在职参保人数不仅是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人员,还包括了部分自己缴纳费用的灵活就业人员。也就是说,扣除了灵活就业人员之后,在企事业单位缴纳在职职工医保的人数仅仅有2.13亿人。

这可能就是就业的真相!全国有14亿人,登记在册的就业人口有7.4亿人,城镇就业人口有4.7亿人,缴纳工伤保险的有3亿人,缴纳失业保险的有2.44亿人,缴纳在职职工医保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只有2.13亿人。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想就业的应该就是这2.13亿人在岗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吧。

今年有1179万大学毕业生,如果再加上往届留存下来的,会超过1200万人,其中有100万人会继续读研读博,至少1100万人需要在社会上找工作。我们再来看看企事业单位在不整体扩招的情况下,会有多少岗位空闲出来。

还是根据国家医保局的数据,全国企事业单位每年退休人数增加300万左右,由于每年会有退休人员去世,根据中国近几年的死亡率数据推理,假设最多每年能有200万退休人员去世,那么每年因为人员退休而空出的职位数应该最多500万。

中国的经济每年在增长,因此在职员工的总量每年也是会增长的。还是根据最权威的国家医保局的数据,最近十年在职参保人数上涨了30%,每年复合增长不到3%。若看最近三年,则三年累计增长了5%左右,每年1.6%都不到。由于基数越来越大,这1.6%左右的增长意味着一年可以新增500万的参保人员(里面包含了部分新增的灵活就业人员)。

因此,500万退休加500万新增,一年可以补充新鲜血液大约1000万人左右。这样1000万对应1100万大学毕业生,虽然有压力,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变量就是这500万的新增,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密切相关。

这是总量上的分析,也就是说,总量上新增就业是基本能满足大学生就业的,总量压力是不太大的。但是,结构上的压力可能会大很多。500万新增里面包含了部分的灵活就业,这部分比例最近几年增长较快。

还有,专业硕士的招生人数达到了每年80万左右,若没有这80万,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压力都会增加很多。

另外,还可以从医保基金收入或社保基金收入情况分析出在职员工的收入情况,这里就不细细罗列数据了,否则担心发不出来,结论就是薪水增幅在放缓。

还有人在担心退休人员越来越多,社保基金压力越来越大,会不会延迟退休?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每年500万左右退休人员是保障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压舱石,一旦延迟一年,就会使得当年就业压力骤增,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何况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保持每年500万的新增就业是很高难度的。在未来十六年内,大学毕业生每年都会有所增长,出于就业维稳的需求,个人认为全面延迟退休的概率是较低的。道理很简单,在61岁老人和22岁青年之间,你是单位主管你会选谁呢?

可能真的还需要一代人,差不多到2040年代的时候,中国才可能像今年的日本一样,就业市场从买方转变为卖方市场。有一些孩子可能今年要考大学,或者是这几年要大学毕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其实是可以考虑在日本留学的,据说毕业后留在日本就业的概率是很高的,尤其是从今年开始。

除了留学之外,年轻人还可以在中资海外企业发展,助推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此外,还可以在新兴产业领域多闯一闯,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可以考虑将来创业的问题,毕业即创业,也未尝不可。年轻人要敢于试错,学历的重要性在降低,将太多时间浪费在考公考研上,并不可取。

全部讨论

06-15 15:4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