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元的梦百合,机会还是陷阱?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1喜欢:1

梦百合股价从21年初最高点37元跌到现在8元左右,将近八成。三年疫情,海运费暴涨又回落,美国的两次反倾销,海外建厂的波折,美国管理层的更换,收购MOR,赔偿官司,银行催贷,沙发品牌的建立,电商直播的推出和梦百合酒店等等,消息有好有坏,一步步走来着实不易。#

作为国内记忆棉的先驱,梦百合有其先发优势。沃尔玛等国外OEM大订单,维系了梦百合前期的稳定性增长。20-21年达到顶峰,相对应股价也到最高点。21年后,其实梦百合业绩没怎么降低,但是海外建厂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增加,财务费用的暴涨,大大的蚕食了梦百合的利润。同时,国内大规模发展代理商,每年几百家,每开一家都有几十万的装修费用,也带来销售费用的增加,预估每年在一亿以上。

梦百合的困境在于大部分销售在出口,反倾销不在海外建厂不行,建厂可以但是公司没钱,靠贷款工厂几年不盈利就带来巨额财务费用,进一步蚕食利润,所以这几年报表很难看。

分析梦百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1. 销售费用 20年销售额65亿,销售费用8亿,23年销售80亿,销售费用17.4亿,将近10亿销售费用的增加销售额15亿,这个成绩是很难让人满意的。喜临门23年销售86亿销售费用17.59亿,但喜临门基本是内销,全靠持续推广来拉动,而梦百合大部分是代工,销售费用很低,投入这么多,业绩不见增长。钱都花哪去了?花的值不值?这个问题是要反思的。

2.老倪作为公司创始人,对梦百合的情感和抱负是有目共睹的。但这几年国内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很大,变革的每一步都很关键。梦百合内部缺乏独当一面的人物,年薪四五十万很难请到优秀人才,事事都是老板做主就不能调动下属的积极主动性,也会养成依赖感。决策失误也很难复盘追责。公司要找到自己的檀子,盼子,黔夫和钟首,都能冲锋陷阵攻城略地。

3. 雪球是股民交流场所,股民赔钱发牢骚是常态,董事长不能亲自下场怼股民,这有自降身份之嫌,出言不当又影响公司形象。雪球也不能当作客服交流平台,有售后问题也来雪球处理。“众有千言,不及一行”,业绩做上去,利润搞上来,比逞口舌之快强的多。

但抛开这些因素来讲,记忆棉床垫有西方市场的主导,在国内大面积的普及也就是时间问题。这对梦百合来讲已经有了溢价能力。

梦百合成熟的记忆棉产品,国内1000多家门店,国外几个工厂和成熟的销售渠道,沃尔玛等客户稳定的代工订单,日渐增长的电商渠道,每年100亿左右的销售额,百分之三四十的毛利率,这样一个公司值多少钱?

梦百合的困境,是钱可以解决的,20亿投入足够。每年做到四五个亿的利润完全是可以的。慕思不动心吗?顾家不动心吗?账上都有几十亿的现金。买20亿的流通股就可以做控股股东。把记忆棉和现有产品整合,渠道重组,对哪个公司来讲都是天大的利好,有望做到国内龙头。这两家的营销和公关能力都是不错的,特别是慕思,两个多月就从“洋老头”的负面新闻里面走出来(网络的一边倒声讨和证监会的问询),表现可圈可点。

这几天梦百合成交量明显放大,是谁在买?比起老倪的回购,倒不如野蛮人出手刺激的快。

回归主题,梦百合按现有模式发展,估计两到三年能摆脱财务困境。如果有得力人才加入,时间会缩短一半。如果有并购重组,那股价立马就腾飞了。

全部讨论

实控人占比33.37%,没有低于1/3,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这种股权结构,几乎不可能有野蛮人出手的。成交量放大,更可能是限售股解禁之后不得不卖出,另外就是炒房地产的游资炒作一下,发现不对又跑了

05-28 11:32

业绩数据是否有水分呢?销售费用是否有利益输送的可能呢?

05-21 13:00

喜临门或者慕思来收购挺好的

05-21 14:08

收购了吧,让更有能力的管理者来经营

05-28 22:30

说的对,卖给美的

写的啥垃圾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