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0喜欢:0
$华泰股份(SH600308)$
中华全国总工会
2024年4月9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山东省)
周景蓬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科长,正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

全部讨论

“纸”上领军、躬身创新的“九三人”
2023-05-01 18:04关注扎根造纸技术创新领域
他披荆斩棘、不言蹉跎
几十年如一日
于“纸”上躬行
构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体系
助推民族纸业高质量发展
张凤山
东营市广饶县人,博士
九三学社东营经济开发区
支社副主委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高级技师
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
我国造纸行业技术领军人才
先后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造纸蔡伦奖
山东省政府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等荣誉称号
Part 01
带头创新实干、屡破技术难关
多年来,他深耕造纸行业
带头开拓创新
攻克多项技术难题
实现企业高效高质清洁生产
和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他研发的多项科研成果
都已推广应用至生产一线
并带来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开展“废纸胶粘物控制酶的
创制及其产业化应用”技术攻关
打破了进口酶垄断
推动企业造纸工艺和产品质量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发明特种功能涂料
首次在大型高速涂布机上
实现热升华转移印花纸的生产
研发推广“废纸制浆关键技术”
“高速新闻纸机生产
文化纸集成技术”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实现产值200多亿元
Part 02
聚焦技术研发、注重人才培养
作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路人
他勇挑重担
带领团队先后建成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造纸行业首家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山东省废纸综合利用
工程技术中心
山东省造纸废弃物综合利用
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
2019年华泰股份参与完成的
“制浆造纸清洁生产与
水污染全过程控制
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获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依托张凤山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扎实开展技能人才培训
培养造纸工、化验员、化验员
等高级工116名、技师32名
高级技师5名
为造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注入“源头活水”
目前已引进培养
市级以上重点人才61人
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
全国技术能手3人
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
授权专利124项
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4项
Part 03
积极建言献策、展现使命担当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和政协委员
他始终牢记参政议政使命
积极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
坚持下沉基层开展调研活动
及时掌握社会动态
为企业科技创新建言献策
为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他先后提出
《关于推进民生工程服务标准规范的提案》
《关于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的建议》
等多项提案和信息
被各级采纳并得以落实
先后被九三学社东营市委会授予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工作先进个人”
一个个数字
一个个项目
一项项荣誉
是对张凤山付出的肯定
更是激励
“我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
强烈的责任意识
继续立足岗位
发挥自身优势
为企业和社会发展
贡献更多力量
展现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的
新作为和新担当。”
张凤山如是说

【葛海军,华泰集团有限公司造纸工,高级技师。第七届山东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先后荣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世纪90年代,葛海军进入华泰集团,从造纸工到安装突击队员,葛海军每到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在不断地提升知识技能。葛海军能够熟练掌握打浆、流送、压榨、干燥和压光等多工种的造纸操作技能,是华泰集团为数不多的多工种复合型技能工人。他参与过万吨轻涂纸项目、25万吨新闻纸生产线、70万吨铜版纸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制浆、抄造及工艺优化的宝贵经验,多次参与研发新纸种、设备革新改造,解决造纸机急停、工艺调整优化等问题,他凭借敬业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他尽职尽责、任劳任怨的一贯表现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大家。
与纸结缘,善于创新。葛海军勤奋好学,肯吃苦,多次参与市、县大型职工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东营市造纸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十一五”以来,华泰集团涉足新闻纸行业,从国外引进大型生产线,安装工作亟需人才,因葛海军业务技能突出,被选拔进安装突击队,先后到芬兰美卓和德国福伊特学习造纸工艺设备维护和制浆工艺流程及设备维修维护,他做了满满11本的笔记,为华泰大项目的安装及后续的设备维修维护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他先后自行设计或参与技术革新12项。如:成功改造了70万吨干部引纸系统,将引纸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到了现在的7分钟;在铜版纸生产中采用浆内增强新技术,添加增强剂,提高了纸页强度,从而提高纸页的灰分近2%,降低纸张生产成本约50元/吨。
勤于钻研,勇于担当。葛海军勤于钻研,参与开发新文化纸纸种期间因为原纸横向裂纹造成的断纸相当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发挥,葛海军主动请缨组成攻关小组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尝试提高打浆能耗,降低游离度,减缓浆料在成型区内脱水,杜绝了裂纹的出现,用三天时间便解决了问题,圆满完成了纸张供应任务。还据此制定出了根据纸张定量调整游离度工艺标准的操作方法,大幅度降低了断纸次数和纸病数量,提高了再卷效率,年增加产量8000吨左右。据不完全统计,他参与完成的设备技术革新与改造项目高达48项,为企业增效6000多万元。
执着奉献,坚守“工匠精神”。他每天早来晚走,车间出现生产问题,他随叫随到,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公司多次重大项目安装调试工作和设备故障问题解决中,他都是拼上、豁上、靠上,经常是几个晚上不休息,直到设备正常运行,质量指标达到要求。2016年3月份,术后4天不顾家人反对和医生劝阻回到工作岗位,参与车间设备抢修,并连续工作28小时,被同事们尊称为“铁人”。葛海军注重自身水平的提高,不仅自学《造纸工艺与技术》、《纸张颜料涂布与表面施胶》等,还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带徒41人次。每月定期组织抄造工段技能分享会,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无私地分享给同事,他所在的铜版纸抄纸工段成为车间技术最高、整体团结及文化素质最好的集体。

APP内阅读
全国劳动模范魏国华:以“纸”书写匠人精神
闪电新闻2022-06-29 23:46山东广播电视台闪电新闻客户端官方账号关注
听文章:让阅读更简单
03:15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9日讯6月29日,“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山东好人月度发布(4—6月)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东营)现场交流活动在东营举办,全国劳动模范魏国华参加活动并进行了事迹分享。
魏国华,华泰集团有限公司电仪总工程师,高级技师,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齐鲁工匠、山东省首席技师、东营市劳动模范、东营市首席技师、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等称号。
魏国华以爱岗敬业,求实创新的态度和敬业拼搏的精神,致力于大型造纸生产线电气、仪表自动化设备的大型项目建设与技术革新改造,多年来为公司累计创造效益上亿元。他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与国家、企业发展同进步,从一名普通电工一步步成长为高级工匠。先后承担集团公司2400、2640纸机及年产16万吨、25万吨、40万吨、45万吨新闻纸、20万吨SC纸、70万吨高档铜版纸等17个大型项目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面对进口的先进设备系统,他迎难而上,以过硬的技术、一丝不苟的态度解决了安全急停、网络通信等外国工程师都束手无策的问题,创造了多项自动化开机调试的世界纪录,成为造纸自动化方面的专家,赢得了外国专家的尊重,被称为是“国际一流造纸生产线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守护员”。
学习路上不止步 攻坚途中不畏难
魏国华同志凭着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精神,与国家、企业发展共进步,从一名普通电工一步步成长为技术精湛的高级工匠。魏国华1992年进入华泰集团工作,先后到华南理工大学、西北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承担了集团公司2400、2640纸机项目自动化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随着公司引进国外先进纸机和设备,魏国华两次到德国学习,多次到ABB、SIEMENS、HONEYWELL等公司进行专业培训。很多进口设备没有中文资料,只有英语、德语等外文版本。为了掌握原理、处理故障,硬是凭借着翻字典,查手机,阅读、翻译了大量自动化设备的相关资料,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标注。成为造纸设备自动化方面的专家,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尊重,并被吸收为德国SIEMENS和芬兰ABB公司专家组团队成员。
面对先进进口设备的系统问题,他敢于迎难而上,靠在现场,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不言放弃。他时刻24小时待命,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寒冬酷暑,无论是吃饭、睡觉,哪怕是在生病的时候,接到通知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多年来手机从来没有关过,甚至洗澡都会放在身边。之前没有手机,就主动在家里安装上留言机,生怕漏接每一个电话。有时下班回家吃饭接到通知,放下碗筷就走;有时遇到难题,连续加班几十个小时;有时一个车间的故障刚解决完,另外一个车间又打电话过来。随着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地投资增上大型造纸生产线、建立林浆纸生产基地,魏国华作为总部及河北华泰、安徽华泰、广东华泰、日照华泰四个子公司的自动化技术顾问,经常奔波于各基地解决疑难杂症,提供技术支持,先后解决重大技术难题100多项。
认真做事,可能会把事情做成,用心做事才会把事情做好。多年来,魏国华始终用工匠精神要求自己。华泰集团自动化系统设备先进、种类繁多,国产、进口都有,出现问题多种多样,对技术知识面的掌握范围要求很高。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抽丝剥茧的故障处理方法,重点故障重点对待、重点解决。有时候故障太多、范围太大,找不到思路,就把一切都置之度外,全身心地投入到抢修中、逐项排查、不给自己留余地,对待故障咬定青山不放松。造纸自动化程度高、多系统复杂交织,涉及多个厂家,疑难问题多,很多次国内外专家都无法解决的故障,魏国华凭借锲而不舍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都得到了解决。许多进口设备由于技术封锁和集成化程度高等原因,基本上出现问题都是进行原件的替换,备件价值昂贵且供货周期长,国内又没有替代品,处处受制。面对这种形势,魏国华在长期的维护中,总结出了一套进口电气设备和电路板的维修技巧,维修精确到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有时还进行芯片级的维修。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外的垄断,逼迫它们降低姿态、降低价格,成果显著,在造纸自动化行业里赢得了中国人的尊严。
勇于创新不停歇 实干担当求突破
在工作中,魏国华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处理设备故障还是维修设备,都追求精益求精。对维修的设备,每一个元件、焊点、螺丝都认真处理;对故障频繁的设备,就进行创新改造,降低故障率,把零故障作为最终目标。魏国华通过修旧利废,小改小革,技术创新,为公司节省了上千万的备件采购成本。从大型多系统通讯到电子元件维修,都做到了精益求精,保证了公司极高的运行效率。有时接连几个子公司的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他简直成了“空中飞人”,曾创出连续六天六夜没有休息的记录,最长的睡觉时间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三个小时,但他丝豪没有怨言,还经常把自己比作“消防员”,抢修机器是他的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魏国华还特别注重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成果的积累、转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他独立完成了80多个技术革新和项目改造,每年为企业增效8000多万元,节约经费1000多万元。同时,魏国华还先后主导或参与完成重要技术成果22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科技厅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东营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3项通过东营市科学技术局的技术成果鉴定,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1篇。
同时,在减轻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率等方面魏国华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针对造纸环境差、化学品腐蚀精密电气元件的问题,他提出的电路板使用绝缘漆防护的建议,大大降低了故障率。他率先将互联网技术引入造纸行业,通过物联网和手机APP,实现了自动化设备维护上的远程监控;率先引进无人机进行高压线巡检。还有很多类似看似简单却饱含着思考创意的新技术、好建议在集团公司被大量推广使用,为企业节省了巨大开支,创造了巨大价值。
心怀感恩育新人 甘于奉献做表率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作为华泰集团的自动化专业首席讲师,魏国华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将自己所学知识及所积累的经验深入浅出、毫无保留地进行讲解和传授,鼓励并带动职工一起提高。他创新采取了特色培训、实战培训的培养模式,推行全员当老师、全员当学生,先后组织培训81场次,培训1900余人次,带出了一支素质合格、技术过硬的自动化专业技术队伍。其中高技能人才45名,省级首席技师5名,市级首席技师8名,县级首席技师6名,东营市金牌工匠2名,乐安工匠3名及多名技术能手。组织多次大型技术比武竞赛活动,对公司电仪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魏国华牵头的工作室成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在他的带动下又先后创办了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常怀感恩,不仅挂在嘴边更落实在行动中。面对荣誉的获得,他更多的是感恩于公司、国家的培养和同事的支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谦虚的态度,珍惜获得的荣誉。他深知自动化没有终点,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稍有懈怠就会落后,始终坚持铺下身子,扎根一线,加强学习,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进行革新创造。在为公司培训人才之余,魏国华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先后被山东技师学院、山东工业技术学院、东营职业学院等三座学校聘任为客座教授,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投身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队伍中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纸”书写匠人精神,魏国华所在的华泰集团,如今拥有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上百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浸透了魏国华和同事们的心血与汗水,也见证了魏国华团队一路走来的坚守与创新。把职业当事业,把岗位当舞台,魏国华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责任和担当,在本职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以实际行动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赢得无限的喝彩和掌声。

“点子”变“金子” “工人”变“工匠”
工人日报-中工网通讯员 王乐彪 记者 车辉
“魏国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全国劳动模范魏国华为领衔人,由公司首席技师、高级技师、技师、技术能手等从事一线技术骨干人员组成的团队。目前团队核心成员7人,骨干成员12人,工作站的建设旨在围绕公司人才战略,团结组织公司的高技能人才,反映技能人才愿望,维护技能人才权益,发挥技能人才作用,提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技术业务水平,积极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有序推进公司各造纸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老旧设备的替换升级和技术攻关,引进先进节能技术,淘汰高能耗工艺,助力企业实现低碳、绿色转型,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在工作室创建和运行过程中,各级工会从不同层面、全方位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确保了工作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运行几年来,在职工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效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热情。
精益求精,配优排疑解难的“攻坚队”
作为奋战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工作室成员刻苦学习,认真钻研,与国家、企业发展共进步,不断提升能力素质。专业结构布局合理,搭建生产服务“铁三角”。工作室成员涉及三大专业,以自动化控制专业为主,机械设备,造纸工艺专业为辅,工作室设立在车间内部,立足于生产、服务于生产,为全员技能提升,技术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平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和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增强,不主动拥抱新知识,就无法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多年来,工作室成员先后到华南理工大学、西北科技大学、武汉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进行学习,提升电气专业技能和自动化理论知识。
理论实践深度融合,跑出要素转化“加速度”。工作室先后承担了40万吨、45万吨新闻纸及20万吨SC纸、70万吨高档铜版纸等17个大型项目自动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解决了项目中出现的安全急停、网络通信等技术难题,完成了80多个技术革新和项目改造,每年为企业增效8000多万元,节约经费1000多万元,创造了多项大型进口纸机自动化开机调试的世界记录。随着集团公司在全国增上造纸、林浆生产基地,工作室成员经常奔波于各基地解决疑难杂症,提供技术支持,时刻24小时待命,先后指导解决技术难题100多项。事不避难揭榜迎题,展现技能人才“宽肩膀”。自动化水平的前期提升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安装调试的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专家手中。工作室传承魏国华99年破解2640生产线试车阶段投料仓接口处频繁断头难题的精神,立足追求设备零故障运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周期不出故障,解决进口设备技术封锁问题。对于大型造纸传动系统和工业机器人,还有纸张质量控制系统等非常复杂的设备,工作室充分利用自我维修,维护的机会,组织员工现场观摩学习。通过实战培训,提高职工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家集思广益,解决了许多令国外专家都头疼的疑难杂症。原来必须高价购买国外供货商服务的设备,经过培训、学习,交流,就像啃骨头一样,慢慢掌握了“精髓所在”,锻造了一支在行业内“叫得响”的华泰集团电仪员工队伍。
薪火相承,搭建职工成长的“大课堂”
工作室体系化培养。魏国华牵头成立创新工作室,注重技术传承,建立师徒制传承模式,创新修旧利废实训模式,注重收集公司更换下来的备件作为全真模拟的实训台,在磨砺技艺的同时,通过自主维修,减少了设备运行维护费用,解决备件价格昂贵,供货期长的问题。
同时,自2018年起工作室牵头组织“技术论文和技术创新大奖赛”,引导职工将日常工作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技术总结形成论文,组织评比推荐在专业技术刊物发表。目前已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6篇。先后培养高技能人才45名,省级首席技师7名,市级首席技师6名,县级首席技师16名,东营市金牌工匠2名,乐安工匠3名及多名技术能手,带出了一支素质与技术过硬的自动化专业队伍。工作室被评为省级劳模创新工作室、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职工普及化培养。为进一步提升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作室采用仿真软件教学,不断完善培训器材和技能竞赛仪器,创新采用人人当老师、人人当学生的培养方法,紧紧围绕生产设备,操作流程,重点设备重点培训,先后组织培训81场次,培训1900余人次,从设备的维护到维修,员工技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提高,维修效率大幅度上升。以工作室为阵地,积极引进国际ABB、西门子领先技术,牵头开展维修电工、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技能比赛,以赛促学,在全公司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工作室连年承办华泰集团电仪技能竞赛,对选拔出的优秀技能人才给予集团荣誉和现金奖励,极大促进了广大职工参加竞赛的热情,参加的职工人数逐年增多。随着企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面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需求,工作室引入新技术新手段,通过搭建云上课堂,实现全国4地分公司职工同上一堂课,疑难实训同解一个题,达到数据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提升了整体电气自动化职工技能水平。
匠心筑梦,打造技术创新的“孵化器”
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引进先进节能技术,淘汰高能耗工艺,助力公司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技术,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推进技术融合。工作室大胆引进了无人机进行高压线巡检,透平风机节能新技术,游离度仪在线检测技术,以及LDE新光源等节能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水平,每年为公司节能降耗上千万元。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2023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名单。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造纸5G全连接工厂”项目入选5G工厂试点,实现了国家级5G工厂零突破。魏国华带领其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成员,充分利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打造“智慧造纸5G全连接工厂”,为整个造纸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注重改革创新。工作室开展人人创新、时时创新、跨界创新的各种活动,加大创新力度,围绕公司提质、提产、节能、减排,全面多方位服务。工作室成员主导或参与重要技术技术成果34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9件,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9件,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得山东省科技厅计算机应用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得东营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3项通过东营市科学技术局的技术成果鉴定,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7篇,有5篇获得奖项。针对重点突破。
下一步,劳模创新工作室将在集团和各级工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公司发展的重点工作,从技能提升、技术革新、理念创新等几方面入手,把工作室打造成一个技术突破、人才培养的智慧中枢,带动产业工人把“点子”变“金子”,由“工人”变“工匠”,为绿色低碳造纸保驾护航。

马上就要五一了,看看华泰有多少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牛不牛!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二十大代表,各种荣誉代表,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研发实力的华泰确实牛!众所周知行业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最多的就是华泰股份了,华泰有多少填补国内空白,特别是电子级食品级双氧水市场占有率惊人,华为小米用包装纸……!另外高质量发展的华泰股份已经从新闻纸脱胎换骨蝶变成高端文化纸特纸生产企业了

李老板很多年前就是全国劳模

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工艺技术科科长周景蓬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他研究的“木质素分离纯化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这是一项变废为宝的技术。”周景蓬说,项目采用膜工艺,将造纸黑液中的木质素分离出来,用于生产胶黏剂、分散剂。“别小看这木质素,项目成功后,能够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是,项目还能有效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以前,木质素一般是随着造纸黑液被烧掉,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提取木质素的传统工艺是向黑液中加入硫酸,使之沉淀,但提取出来的木质素存在纯度低与活性差等问题。于是,周景蓬与其创新团队突破传统工艺,展开了这场技术攻关。
“造纸是传统行业,看似夕阳,其实处处藏着转型的新机。这更需要我们大胆创新,闯出一片新天地。”周景蓬与其团队成功研发转移印花纸,就是一次勇敢的转型。
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对新闻纸市场造成了较大冲击。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纸生产基地,华泰转型迫在眉睫。周景蓬与团队开始探索研发新产品——转移印花纸。这是一种主要用于服装印花的特种纸,在此之前公司从未涉猎过该领域。“硬着头皮也得上。”周景蓬一边学习、查阅资料,一边不断试验、寻找可能性。功夫不负有心人,转移印花纸终于做出来了。
周景蓬说,初期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数据和效果都很理想,可搬到生产线上就变了样。“现代化大型纸机车速快、产能大,一分钟生产纸张超过一千米。不成功的产品上了生产线,会造成巨大损失。”这压得周景蓬喘不过气来,经常失眠。但他依旧坚定信念,稳下心来,认真反思总结,继续攻关。
“这次失败,教训深刻。在接下来的试生产,我们要做好5种以上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让技术安全落地。”周景蓬在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帮助下,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如今,转移印花纸的年产能已达到2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此外,他们团队还积极研发包装纸、建筑模板纸等30多个纸种,改变了新闻纸一业独大的情况,助力企业开拓了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