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Q1财报点评:两个未被市场完全识别的逻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11

$携程(TCOM)$ 今日公布2024Q1财报。其中两个未被市场完全识别的逻辑,值得点评一下。

1. 酒旅业务的看上去很美,但吃起来很难——这意味着,携程十数年搭建的护城河,比公众乃至竞对想象的深的多。

实际上,在本地生活赛道,一有个稍微有点反公众认知的事实:其中最大的盘子,不是餐饮、到店,而是容易被忽视的酒旅业务。

国海证券《本地生活行业系列研究三部曲》中的数据来看,酒旅在本地生活的大池子中占据了一半以上的体量,能够让互联网巨头们避之不提的核心逻辑,就是本地生活的新玩家似乎很难撼动传统OTA平台在酒旅行业的地位。

携程最新的财报显示,营收规模自疫情后实现了连续7个季度的同比正增长。

笔者一直有一个看法,任一消费行业或者服务行业,能够经受住电商、短视频冲击一定有潜在难以突破的行业壁垒,从结果看OTA平台就是其中之一。字节、美团的本地生活战争,始终没有触及到携程的业务表现。

这也从侧面证明,酒旅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以内容导向的长尾需求行业。需求侧的逻辑除了广泛供给和价格外,也看重企业的专业性。携程作为OTA平台绝对的头部企业,长时间浸润在文旅市场一定对消费者需求,供给侧优化有独到的认知,这一点是新兴互联网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弥补的专业壁垒。

售前(价格),售中(定制专业的文旅服务内容)二者同样重要,前者是“深坑”,后者是“高墙”。携程无论是酒旅供给侧的广泛覆盖,还是内容侧的传统服务定制,抑或特定围绕县域旅游、航旅融合、乃至对供给侧酒店景区的数字化支持,截至目前,都仍具备独一无二的经验优势。

2.基于中国故事的国际化,是携程的“新北极星”,也将是互联网行业的“新北极星”——这将是互联网经济下一个10年周期的新叙述主线之一。

我们去年提到了理性繁荣的概念,出行人次规模增加,人均支出减少,消费决策变得更为陡峭。如果拉长周期,虽然当前5年乃至10年,国内文旅消费市场还会受益于规模扩张形成共进的态势,但终局一定会面临如同传统消费品一般的困境:有限市场的内卷竞争。

正在行进的中概互联财报季中,主流主题还是处置低效资产、降本增效,增量新要素,整体环顾依旧暗淡。

那么谁有能力在逆周期下,因循供给侧的优势(如传统制造业),提前一步布局海外更辽阔的市场,谁就是长周期视角下的那颗闪亮的北极星。

当时当下面向全球消费者,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是不变的议题:目前来看,把本地供给优势复用是制造业的解题思路,诞生了类似SHEIN、TEMU等一批优质出海企业。

携程一季度财报向我们证明了,内容服务也可以延续这个思路,从酒旅供给、票务服务、再到面对入境消费者的定制化服务。Trip.com有点类似于服装制造行业的SHEIN,将国内供给侧优质的服务、内容、经验以数字化的形式提供给了全球市场。

一季度,得益于国际OTA平台Trip.com的优势,携程入境游预订同比增长超4倍,Trip.com的总收入同比增长约80%,成为携程新的增长极。

共识匮乏的年代,多数时间是等待北极星的升起。当一盏盈盈之光开始闪烁时,我们需要对它施加更多注意力。未来的主线,在星火中燎原。

@今日话题 $美团-W(03690)$ $同程旅行(00780)$

全部讨论

旅游发展大会太特殊了,中央首次以旅游主题召开的会议,对旅游大利好

05-21 20:36

铁公鸡

05-21 18:06

真能挣钱

05-21 18:00

不错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