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股份,不可不爱

发布于: Android转发:5回复:9喜欢:12

说实话,本人也经营小型养殖场,深知养殖的风险,对养猪业以前一直认为是基础第一产业,产业链条中处在最底层,是个苦逼的脏活,累活。所以对牧原,新希望,温氏在非瘟以前一直存有偏见,同普通投资人一样,划为强周期的产业属性一类,直到非瘟开始,猪股飞天,才重新疏理投资逻辑。
先来看行业,从最底层的逻辑出发,需求,绝对的刚需,最基础的消费需求,时间往上几千年,往后还会几千年,人类没有酒喝之前就先吃肉了。有永久的时间轴深度,需求对象来说,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不可三日无肉,每年消耗7亿头,万亿级市场,具备巨头企业诞生基础,有足够的需求广度。
需求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这就是一个好行业。
至于过去3年一周期或4年一周期,并不影响需求的长期趋势变化,波峰和波谷拉长时间轴是可以平滑的。也就是波动周期并不影响企业的长期价值能力。
再来看看行业变化趋势,过去发生在煤炭,钢铁,水泥行业的故事,也曾经是价格混乱,波动剧烈,经过十几年的供给侧改革,现在变得井然有序,龙头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金奶牛,而对于猪企,中国农村生产结构变化,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原来的散养模式正在被颠覆,养殖技术革命和疫病防控能力,环保压力等要求也让养殖供给侧改革悄然发生,行业集中度正在正向发力,而非瘟只不过让集中加速了。未来的趋势必然也是经营的波动周期会越来越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价格区间。
再来看看牧原本身的内核。
2018年年报,牧原员工一个人可以担负2700头至3600头的养殖产能,支撑如此高效产能的背后是技术,有400多项猪场建设专利,机械化早就过时,智能化,智慧化,机器人管理。原来养猪也可以这么高大上,就是科技效能的集中体现,连猪呼吸的空气都是lCU级别的,生在牧原的猪真的是有限幸福的猪。就技术而言,牧原的成本优势尽显。
再来看看发展趋势,非瘟影响,2018年出栏1101万头,2019年预计也是这个数据,但最近的调研信息,每月仔猪出生已达200万头以上,存栏已达1000万头,也就是2020年出栏2000万头静态看都已没悬念了,生产直接翻倍了。
从员工规模,现有规模5万人,而一线员工可负责2700至3600头的规模,加上其它环节配套,标配是人均1000头的口径,也就是5万人是为规模达5000万头所需的员工数量,调研信息是公司到年底员工要增加到8万人,也就是公司还处于大举扩张期间。为出栏5000万至8000万头储备人员。
这两年是天灾送给牧原的厚礼,这几个月利润率达到200%以上,是不可持续的。新的科学养猪,公司信息可以头均降低成本300元,这是什么概念?算一下帐,正常现在盈亏平衡点是12元/公斤,100公斤出栏,成本是1200元/头,降300元,也就是牧原的成本只有900元/头,当别人只能盈亏平衡时,它的利润率是33.3%,按正常长期每头盈利300元,也就是猪价长期价格中枢15元/公斤,别人利润率只有27%左右,它的利润率是66%,现实行业中有几个产业可以和它比?酒王茅台的净利率也只有53%!
再来算算规模账,2020年均价25元/公斤,2000万头按100公斤/头,保守2020年净利260亿,未来三年达成5000万头,长期均价15元/公斤,净利450亿左右。
长期每年400至500亿的净利润,实实在在的现金猪王,现在的价格,就问你心不心动,值不值得。
对牧原未来场景展望,从养猪起步,做中国肉食乃至世界肉食王者!一个巨头正迎着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出发,摘取属于它的王冠!

全部讨论

2020-02-16 10:24

算错了,5000万头,每公斤15元,利润是250亿左右,不是450亿。

2020-02-16 10:16

万亿市值

2020-02-16 09:40

$牧原股份

2020-02-16 00:58

温氏呢

2020-02-16 00:25

2020-02-15 22:39

走向星辰大海

2020-02-15 22:34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