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2016 投資回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7喜欢:4
2016 上半年的天氣與股市一樣頗為波動,一月時香港氣溫曾跌至只有寥寥數度,而恒指亦由二萬二千點跌至一萬八千點附近,期內盈富基金連股息下跌 2.9%,而 Eric 保守組合與大市同步下跌 2.5%,與眾多高手相比,實在是相形見拙,不值一提,不過結果好壞也要好好回顧檢討,方能持續改進。

現金及債劵配置維持在高水平,佔整個投資組合一半以上,故此考慮這個因素後,股票部份的回報其實跑輸大市,強差人意。雖然期內回報最高時距去年高位僅數個百分點,但卻因六月沒有做好風險管理,就在英國脫歐塵埃落定之際,組合主要持股市值大幅下挫,結果反倒跑輸大市,這絕對值得好好反省一下。

期內進行了一些短線操作賺點「茶錢」,以及在高位進一步降低地產股比重。英國脫歐公投之前,雖然那時仍然相信脫歐不會成事,但鑑於手上持有不少英國相關企業 (如長和、長建),曾經考慮過購入衍生工具對沖一旦脫歐的風險,最終卻因為太久沒接觸這些工具而作罷,甚至還在公投前的低位增持了好點 (還好不是公投前的反彈中增持[滴汗]),種下後來回報下挫的伏線。

公投翌日早上看着 BBC 直播點票,亞洲金融市場隨着票數起伏而大上大落,而初段留歐票數更曾領先脫歐票數,其時市場一片上揚,及至後來形勢再為逆轉,英鎊大幅下挫至三十多年低位,匯控及渣打曾經暴瀉一成以上,英國開市後當地銀行股更下挫兩成以上,一片風聲鶴唳,而手上的長和系亦無一倖免,直至數天後跌勢方喘定。

究竟 Brexit 對長和系影響有多大呢?以$长和(00001)$   為例,歐洲業務佔了 2015 EBIT 的 56%,而當中英國業務佔了 37%,就假設英鎊兌港元貶值 20%,EBIT 下跌 7.4%,而以英鎊計息的債務支出亦會相應減少(以港元呈報),就算繼而拖累歐元貶值 10%,EBIT 共計下跌一成左右,誠如李嘉誠早前接受訪問,英國脫歐不是好事,但也不是世界末日,而且長和在當地業務以公用及電訊事業為主 (還有港口、零售),回報相對穩定,霍大班也笑說難道英國人不用飲水開燈嗎?長和太複雜,只跟大家來個非常非常簡化的計算,2015 長和備考核心 EPS $8.32,假設整體溢利下跌 16% 至 $  7,現價 P/E 不過 12 倍左右,以李生的旗艦公司而言,相信值得大家研究一下。

另外$电能实业(00006)$   又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接近 20 倍 P/E 看似異常昂貴,公司市值 1464 億,但淨現金近 600 億 (公司正在洽商大型收購,失敗的話或以特別股息形式派出),雖然同樣受到 Brexit 影響,假設英國業務盈利下挫兩成多,那末公司一年溢利約 70 億,究竟值多少就見仁見智了[鼓鼓掌]

數日前已再度增持長和系,也許半年後會覺得自己太衝動,不過 Eric 仍然對長和系的長期發展抱有信心,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現時投資組合主要持股 (排名不分先後): 
0001 長和 - 相信危中有機
0006 電能實業 - 等待大型收購/ 特別股息
0044 港機工程 - 這數年也應該不用看了 [摊手]
0087 太古 B - 繼續穩穩定定的收息
1038 長江基建 - 年中因估值偏高在高位減持,後來又在低位買回來了
1113 長實地產 - 因長和合併賣剩的碎股,早前反彈浪中曾經下盤沽出,但卻沽不出 [滴汗]
2588 中銀航賃 - 且看資金優勢能否持續吧
4222 iBond 2017
4228 iBond 2018
4231 iBond 2019

全部讨论

2016-12-07 10:13

$中银航空租赁(02588)$ 我亦持有

2016-07-03 10:26

eric兄,长和现在可管进,为何市盈率这么低还是没有人敢买

2016-07-02 10:37

很詳細eric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