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学习笔记17——学习如何读财报(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老师用了很大一个篇幅,把燕啤的202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详尽的解读了一遍,信息量非常巨大。但是,作为学生,我要从中学习什么呢?通过老师的解读,看看燕啤三季度的情况,以及未来的情况?显然不是。我要学的是,老师读财报的底层逻辑,即要读出什么东西?为什么要这样读财报,依据是什么?只有弄懂了底层逻辑,经过练习之后,我才能举一反三,以后才可以自己学会解读。这叫学“渔”,而不是要一条“鱼”。否则,就是学了一点知识,要了一条“鱼”而已,没有学到“渔”。那真是暴殄天物,糟蹋了老师的好东西。

读财报到底要读出什么?不是要读这家企业多么有钱,而是要读出这家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赚钱能力如何?要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样才可能获得先机,等别人都看到的时候,你已经早就在那里等待了。假如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那就意味着和普通人一样,那就没办法获得先机,你也就没有机会了。

好了,那就跟随着老师,读一读燕啤现在和未来的赚钱能力,到底怎样?要看现在及未来的赚钱能力,不同的行业,企业所处的不同阶段,要看的关键要素是不一样的。比如,资源型的企业和技术类的企业,看未来赚钱能力的关键要素肯定是不一样的。资源型的企业,你可能要看的关键是,这家企业的资源储备量,开发和销售的成本如何等等;技术型的企业,关键点可能要看技术的先进性,商业转化之后的客户需求,商业转化的成本,以及投入产出期等的。企业所处的阶段不同,关键要素也不同。比如,初创型的企业,要看什么?商业模式、需求、技术及团队等等,这是风险投资要研究的事。而对于一家消费型的企业,比如啤酒行业,所处的阶段不一样,看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比如,1992-2002年这10年间,本土及合资、外资企业开始收购兼并,跑马圈地,并逐渐形成以燕京、华润、青岛为代表的几大本土巨头,百威和嘉士伯在中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2003-2013年,几大巨头继续整合兼并,跑马圈地,扩大市场占有率,最后形成相对稳定的五大巨头——华润、青岛、燕京、百威、嘉士伯。2014到现在,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各自的市场份额已相对稳定,再继续博弈下去就变成了消耗战(在市场已经被瓜分的情况下,再去占领对方市场的话,成本会非常高)。那么,这段时间企业的重点会放在什么方面呢?提价或变相提价(发展中高端产品)。所以,不同阶段,判断企业未来赚钱能力的关键要素就不一样。比如,2003-2013年,就看哪个企业跑马圈地的能力强,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快;2013年以后呢,那就的看哪家企业中高端产品发展的好,成本低,毛利率高。这代表这家企业的赚钱能力。

那么,具体到燕啤,这个阶段要看什么呢?看赚钱能力,而且关键是看毛利率。所以,回过头来看如何读财报,不是拿到财报就漫无目的的研究,而是先有底层的思维逻辑,即你知道要看什么,要从财报中找什么,然后才通过财报来印证。这个思维,比读财报本身重要的多,对吧?

好了。具体燕啤的赚钱能力如何,我将放在下一篇详细解读。每篇的文字尽量不要写太多,避免看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