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45回复:257喜欢:41
原帖已被作者删除

精彩讨论

快乐投资I2020-01-03 08:16

电子商务在过去几年,受益于中产阶级规模的增长,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物流网络的崛起,个人收入的增加等趋势,成为了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专家预测在未来,中国电子商务还将持续增长,尤其考虑到现在的在线零售消费额仅占不到零售消费总额的20%。
对于想涉足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中国最大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按活跃用户量计算),到底哪家更值得投资呢?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
只投资电子商务还是想要更多?
从市场份额来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分别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按活跃用户数计)。前者每年约有7亿活跃用户,而后者则有约5.36亿的用户人群。
与拼多多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远远超出了电子商务的范畴。除了电商,他们的业务还包括(仅举几例)- 实体新零售“盒马”,物流服务“菜鸟”,人工智能云计算“阿里云”,在线视频平台“优酷”等。如果选择阿里巴巴,那么投资者就不仅仅投资在电商,还涉足该公司旗下所有的业务。
投资者需要考虑,到底是只投资纯电商还是想包罗更多业务。
只投资中国市场还是放眼世界?
另一个考虑因素-到底是投资中国企业还是跨国公司?
自2015年拼多多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专注于中国业务,目前也只服务于中国市场。至少在不久的将来,这家年轻的公司还将持续专注在中国,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他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而作为中国电商鼻祖,阿里巴巴已逐渐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他已通过各种渠道将触角伸向了世界,例如东南亚在线零售商Lazada,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将中国商品出口到海外的电商平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UC浏览器等。
所以到底是投资在以中国市场为重的公司还是服务全球的企业,也需仔细斟酌。
结论
尽管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同为中国电商巨头,但他们之间仍然存在很多差异。
对于只希望接触中国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拼多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对于另一部分投资者而言,想要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公司,阿里巴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农夫山泉有点甜I2020-01-03 08:28

我经营淘宝数年,淘宝拥有的流量 绝非一个拼多多能比的,拼多多店铺我已关了,答案很明确,阿里巴巴龙头地位无法撼动

功夫熊猫S2020-01-03 08:07

在美国,亚马逊几乎形成了电商的一家独大,没有和其体量抗衡的电商了。在中国,长期看这个市场也难以形成错位竞争。
我们抛开拼多多平台的品牌和质量问题,从发展路径来说,拼多多已经难以复制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崛起伴随着中国一代人的消费升级,从最早追求便宜的淘宝,到后面的天猫。而淘宝平台本身也向质量和品牌进行转型。可以说阿里巴巴是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民可支配消费力的提高,一起成长起来的。

从用户重叠度看,拼多多用户和淘宝的重叠度很高,达到了80%。那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一部分用户到底是长期选择两个平台,还是最终会转向一个平台?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提到,拼多多要复制阿里巴巴的成功几乎不太可能,同时拼多多和淘宝的产品相似度还是比较高。从重叠度看,拼多多4.2亿活跃用户中,只有7000万没有安装淘宝。长期看,这些用户大概率依然会选择淘宝。拼多多通过渠道错位推动了这些用户的网购习惯,但大部分用户依然会选择产品品质、产品数量和服务体验更好的淘宝。

习惯春天2020-01-03 19:03

舆论战:假货之争

自拼多多横空出世以来,虽然有人故意引导舆论,使外界认为拼多多的崛起将威胁京东,但实际上威胁最大的是淘宝。回顾2018年,双方的战场主要聚焦在舆论和模式上。

2018年1月,阿里巴巴在《2017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中宣称“随着阿里打假,假货向微商、拼多多转移”。虽然淘宝早已视拼多多为眼中钉,但此前双方的竞争并没有公开化。现在回想起来,2018年初的这份报告就像是阿里对拼多多的宣战书。去年一整年,拼多多负面新闻不断,假货、涉黄、商户维权等等。不善言辞的黄峥不得不多次通过媒体进行澄清。

张勇曾表示拼多多的发展不符合规律,充其量只是在帮助淘宝教育用户,开拓农村市场。但另一方面,他们同时又上线了“淘宝特价版”;手淘也在8月进行了改版,“猜你喜欢”信息流版块被提升至首页第二屏,并且新增“我的频道”页面,帮助用户将喜欢的行业收藏在首页,导读栏形式也被明显简化。这些调整都可以看做淘宝正在学习、模仿竞争对手。

拼多多这边同样经历了“口是心非”的过程。黄峥在公司上市后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拼多多不会做天猫化的升级,否则平台可能早于假货先死掉。但他们随后即在7月底向包括耐克、网易严选、欧米伽、索菲亚等多家品牌商发出招商邀请。8月31日,涵盖国内外497家企业的“品牌馆”正式上线。无论是迫于舆论、资本的压力,还是主动改变了当初的计划,拼多多开始走上了淘宝消费升级的老路。至少外界感觉是如此的,但又或许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专注高转化率的低价,拼多多的战略重心从未改变。

在经历了口水战、商业模式的较量后,2019年双方的竞争焦点又将在哪里?

产业链上游供应链改造或将成为新战场

无论前端的营销方式如何改变,零售的核心始终是供应链。当淘宝和拼多多的模式越来越像的时候,双方都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锁定在了对供应链的改造上。种种迹象表明,两家公司的竞争将升级至对供应链的赋能和改造。

去年12月12日,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计划”。该计划聚焦中国中小微制造企业成长的系统性平台,拼多多希望扶持1000家覆盖各行业的工厂品牌。据悉,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新品牌计划”已收到超过1300家制造企业递交的申请。1月9日,“新品牌计划”迎来第二期。

淘宝同样是在去年底开始向上游布局。2018年11月26日,淘宝将“天天特价”品牌升级为“天天特卖”,并且宣称价格战已经过时,价值战才是未来,未来3年将打造1万家天天特卖定制工厂,用数字化驱动产业变革。“天天特价”是一个2010年就上线的老平台了,在这个时间点突然对它进行调整,原因不言而喻。

双方讲的故事都大同小异。很多中小制造业长期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代工,在国际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缺乏营销手段,转型升级难。因此,平台期望通过自身的数据、物流能力改造、赋能这些制造商,帮助他们完成数字化改造,提升他们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极致性价比的商品,并且打造C2M模式。

这样的故事一点都不新鲜,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阿里、京东早就有类似的做法。不过,此前由于京东定位高端,所以阿里更多的是和大品牌合作,比如天猫、菜鸟和美的合作。这次为了对付拼多多,淘宝将目标锁定在中小商家身上。

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则旧闻:

阿里巴巴宣布:从2015年4月开始,在国家质检总局等各政府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支持下,阿里巴巴推出全行业活动“中国质造”,“中国质造”接连落户莆田、广东,成功扶持莆田鞋业逆袭、助推广货网上行,加入“中国质造”的企业已经遍布全国20多个产业带。

同样的事情,其实在4年前的时候阿里就做过了,只是并没有坚持下来。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是因为阿里跟着京东转型消费升级,专注于招商品牌,把更多流量资源给能够掏广告费的大品牌。主推低价的聚划算也是在此期间,逐渐没落。

也正是因为阿里电商业务战略的重大失误,才有了拼多多的崛起。等看到拼多多崛起,发力上游供应链厂家的时候,才想起了跟进狙击。

阿里慌了方寸,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打法套路。

淘宝的问题并不是能否干掉拼多多,而是能否干掉自己

目前两家公司都拿出了几个成功案例来显示自家平台在赋能中小制造商方面的优越性。淘宝搬出了一个叫“S你”的袜子品牌作为宣称,号称3天卖了153万双袜子。拼多多这边的招牌则是“家卫士”——一家扫地机器人生产商。2018年,家卫士专供拼多多的286元扫地机器人,已经卖出了十几万台。

个别成功案例不能说明太多东西。让我们换个角度,从双方缺点来判断他们的前景。

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拼多多在技术、数据等方面的积累显然落后于淘宝。虽然用户增长迅猛,但毕竟淘宝是一个老平台。拼多多或许有机会在用户体量上超越淘宝,不过淘宝10多年来的数据积累并非可以在短时间内被赶超。

此外,阿里巴巴完善的生态体系也是拼多多可望不可及的。菜鸟网络、云服务、蚂蚁金服等业务板块均有机会在这次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淘宝也绝非没有缺陷,在东哥看来,他们的不足恰恰是自己一手“打造”的。

在平台上孵化出新的品牌,这件事对于淘宝来说并不陌生。自从这家电商平台上线以来,由于其低门槛、低费用的特点,使得开淘宝店在当时成为众多创业者的首选。另一方面,电商发展初期,平台上商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伪劣商品不断,大量品牌商并不愿意入驻淘宝。在这一背景下,淘宝不得不选择大力扶持原创品牌,尼卡苏,阿芙精油、茵曼、斯波帝卡,欧莎,韩都衣舍等一系列淘品牌由此崛起。

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清楚。为了应对京东等新平台的崛起,淘宝开始消费升级,孵化出了天猫。平台上的流量开始重新分配,大商家取代淘品牌成为阿里的新宠。淘品牌的发展也由此进入瓶颈。近几年的双11女装排行,韩都衣舍是为数不多排名靠前的淘品牌。

按照这个逻辑来看,如果未来淘宝为了对抗拼多多而扶持更多中小商家,那么流量的天平是否会再次倾斜?这是否又会影响到天猫上大商家的利益?一旦淘宝减少对天猫的流量支持,京东是否会获得机会?

另外,“天天特卖”感觉上类似于沃尔玛的“天天低价”策略,而这和阿里巴巴的现有体系又有所冲突。

零售行业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当前端的零售商在进行促销活动时,产生了巨大销量。可后面的制造商却不知道这是促销,误以为是产品销量好,于是扩大产能和库存以应对。当促销结束后,订单量急剧减少,造成制造商堆积了大量库存,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消化。

沃尔玛通过“天天低价”政策成功避免了因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需求变动,从而实现供应链的平稳。在我看来,如果淘宝真的将“天天特卖”成功做大,赋能广大中小制造商,像沃尔玛那样每天都提供海量的物美价廉的商品,那么势必将影响阿里巴巴另一个招牌节目——双11。

从交易额来看,阿里对双11的依赖越发明显。2017年,双11交易额为1682亿元,占阿里整个2018财年(截至到2018年3月底)GMV的3.49%,高于前一年的3.20%。其实在过去几年,双11贡献的交易额比重一直在上涨。

促销会导致价格波动,这和“天天特卖”的初衷显然有所违背。从这个角度来看,淘宝可能会面临两难选择,到底是提供消费者“天天特卖”细水长流式的生活体验,还是每年11月剁一次手的“买买买”?相比之下,拼多多并没有这方面的负担。

2015年前后阿里为什么要“放弃”主打低价的“聚划算”,就是因为低价做太多了,用户就不会去买更高单价的品牌了。在左右手互搏的时候,不得不妥协掉。拼多多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崛起的!

今天为了狙击拼多多,阿里又重新捡起了低价商品业务,把更多流量分配给“天天特卖”,会不会影响天猫业务,这是肯定的。但对于阿里战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淘宝的强大,没有淘宝的流量输血,天猫也无从发展。

最后总结一下,淘宝既干不掉拼多多,天猫也没有足够的实力一直压着京东,更难想象两件事情同时发生。毕竟流量只有那么多,如果阿里为了对付拼多多而扶持更多中小企业的话,大商家或许会不满,那么天猫的话语权将减弱。

或许淘宝有能力实现“天天特卖”业务的成功,但这样一来,双11是不是会被抛弃?无论是天猫还是双11,阿里巴巴此前的成功可能会成为他们继续前进的阻碍。

浪子爱学习2020-01-03 09:34

我都早早回答上去了,“汉草花露水”你怎么就拿我一样的问题回答上去?

全部讨论

2020-01-03 08:15

电子商务在过去几年,受益于中产阶级规模的增长,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物流网络的崛起,个人收入的增加等趋势,成为了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预测在未来,中国电子商务还将持续增长,尤其考虑到现在的在线零售消费额仅占不到零售消费总额的20%。

对于想涉足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中国最大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按活跃用户量计算)。
到底哪家更值得投资呢,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

1、只投资电子商务还是想要更多?

从市场份额来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分别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按活跃用户数计)。前者每年约有7亿活跃用户,而后者则有约5.36亿的用户人群。

与拼多多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远远超出了电子商务的范畴。除了电商,他们的业务还包括(仅举几例)- 实体新零售“盒马”,物流服务“菜鸟”,人工智能云计算“阿里云”,在线视频平台“优酷”等。如果选择阿里巴巴,那么投资者就不仅仅投资在电商,还涉足该公司旗下所有的业务。

投资者需要考虑,到底是只投资纯电商还是想包罗更多业务。

2、只投资中国市场还是放眼世界?

另一个考虑因素-到底是投资中国企业还是跨国公司?

自2015年拼多多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专注于中国业务,目前也只服务于中国市场。至少在不久的将来,这家年轻的公司还将持续专注在中国,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他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而作为中国电商鼻祖,阿里巴巴已逐渐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他已通过各种渠道将触角伸向了世界,例如东南亚在线零售商Lazada,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将中国商品出口到海外的电商平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UC浏览器等。

所以到底是投资在以中国市场为重的公司还是服务全球的企业,也需仔细斟酌。

结论是:尽管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同为中国电商巨头,但他们之间仍然存在很多差异。

对于只希望接触中国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拼多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对于另一部分投资者而言,想要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公司,阿里巴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2020-01-03 09:25

1.背景:在人口老龄化,新生儿下降和经济长期下行。
你可以看出来,这是存量经济争夺的大背景。
京东为什么干不过阿里巴巴,刘强东给你答案了,京东没有逛的感觉。 这就是阿里巴巴的护城河。
京东,唯品会,一号店铺,拼多多,说不准哪一天还出个美多多。有可能他们都倒下,阿里巴巴不会倒下。
当拼多多不补贴,不在电台打广告,不病毒式营销,不知道能活多久,更别谈未来十年。
十年发展更快是看谁布局了未来十年,就像马云当年布局云计算,大数据所以今天收获。今天的阿里巴巴,布局的更广更大,未来10年收获更多。
拼多多目前来看还是为了活下去。

电子商务在过去几年,受益于中产阶级规模的增长,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物流网络的崛起,个人收入的增加等趋势,成为了中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专家预测在未来,中国电子商务还将持续增长,尤其考虑到现在的在线零售消费额仅占不到零售消费总额的20%。
对于想涉足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中国最大的两家公司阿里巴巴和拼多多(按活跃用户量计算),到底哪家更值得投资呢?有两个因素值得考虑。
只投资电子商务还是想要更多?
从市场份额来说,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分别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和第二的位置(按活跃用户数计)。前者每年约有7亿活跃用户,而后者则有约5.36亿的用户人群。
与拼多多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远远超出了电子商务的范畴。除了电商,他们的业务还包括(仅举几例)- 实体新零售“盒马”,物流服务“菜鸟”,人工智能云计算“阿里云”,在线视频平台“优酷”等。如果选择阿里巴巴,那么投资者就不仅仅投资在电商,还涉足该公司旗下所有的业务。
投资者需要考虑,到底是只投资纯电商还是想包罗更多业务。
只投资中国市场还是放眼世界?
另一个考虑因素-到底是投资中国企业还是跨国公司?
自2015年拼多多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专注于中国业务,目前也只服务于中国市场。至少在不久的将来,这家年轻的公司还将持续专注在中国,因为在这片土地上,他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而作为中国电商鼻祖,阿里巴巴已逐渐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他已通过各种渠道将触角伸向了世界,例如东南亚在线零售商Lazada,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将中国商品出口到海外的电商平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UC浏览器等。
所以到底是投资在以中国市场为重的公司还是服务全球的企业,也需仔细斟酌。
结论
尽管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同为中国电商巨头,但他们之间仍然存在很多差异。
对于只希望接触中国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拼多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对于另一部分投资者而言,想要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公司,阿里巴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2020-01-03 12:15

电商可分为平台和自营两种模式。阿里&拼多多等平台盈利模式类似线下购物中心/小商品城:为商家提供销售场景,向B/C端商家收费,收入来自店铺租金、交易佣金和广告营销收费。
阿里——品牌商适配原则:流量聚集仍为一个主要战略。阿里平台擅长的商品为“服饰及小件消耗日用品”,讲求一个“起量”逻辑,把量做起来,在阿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量起来以后,继续做直通车,钻展等活动,都有着相应的优势,阿里流量具有较强的头部效应。而因为阿里本身的品类特色就是“消耗品”,那么在品牌定位上,强调“提高使用频次”,也有重要的潜在作用。总而言之,在阿里平台经营的品牌商,流量聚集是主要战略。阿里强势品类为“服饰及小件消耗日用品”。
拼多多——品牌适配原则:本质上是长尾需求的整合,需要更多适合长尾的易耗品品牌。拼多多的主力商品品类包括食品,母婴,女装等,都是非常高频的品类。而不论是所谓三四线城市占其消费主力也好,还是说所谓便宜的商品也好,拼多多以社交电商为矛,实现的本质上都是长尾流量的整合。经销商通过社交电商的模式,以低价销出大量的低值易耗商品,满足低线消费者对于价格的诉求,而长尾供应商也因此接到大量的订单。我们认为,未来适合拼多多渠道的品牌商,是擅长低值易耗商品,本身适应于长尾消费者,却有能力整合品牌力,做出品控的品牌商。如食品,内衣裤,床上用品,生活用纸等品类的品牌商,在维持低价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品控,积累口碑。
管这几年拼多多崛起了,但是在淘宝强大的基础下,拼多多显然还是难以匹敌,相反阿里更看重京东作为多年来的对手!@公孙学投资 @好凤凰 @巴菲特之道 @卧龙潜行

2020-01-03 08:24

阿里的电商体系已经很成熟,成熟到强大的程度。平台可以提供数据、金融、品牌、信用、知识、物流等全面的服务。你到阿里卖双鞋,平台能告诉你一万双鞋,哪个店信誉好,哪个鞋好看、哪个耐穿,哪个适合你,哪个最近买的人多,买了鞋的人还买了什么、看了什么,你钱不够可以借呗花呗,买了不满意可以评论,退货、投诉。不客气的说,阿里有八万员工,高手如云。每天在为消费者解决网购问题,这个平台不仅强大,甚至伟大。

2020-01-03 08:52

个人认为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中有无法回避的瑕疵。拼多多并不真正拥有用户,而是依靠铺贴换取的流量。拼多多所在的下沉市场也会被阿里巴巴挤压。许多人认为拼多多会成为Costco这种严选模式电商,但是在通过对于Costco的研究后,发现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异。而阿里巴巴财报的背后,更是验证了以下一些观点。

阿里巴巴在下沉市场的进击

在拼多多上市时,其目标客户是“真正的中国人”。那些北上广深喝着星巴克的中等收入阶层,在中国是少数。事实上中国有90%以上的人口没有喝过星巴克,13亿人口没有出过国,10亿人口没有坐过飞机。中低收入人群,依然是中国人口的主流。

拼多多的产品,从一开始就是针对这些用户,从下沉市场抓取大量的底层用户流量。然而,从商业的角度出发,用户对于消费升级和品质的追求才是人性永不改变的部分。这些下沉市场的人,也在追求更好的产品品质以及品牌,单一靠性价比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阿里巴巴的渠道下沉,大概率会给拼多多带来巨大冲击!

如果我们把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三家公司的年度买家用户加总,已经超过了中国的总人口数。许多人说,电商可以出现错位竞争,不同平台解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我们从过去几十年实体零售的进化看,其实很难出现需求的错位竞争。

在美国,亚马逊几乎形成了电商的一家独大,没有和其体量抗衡的电商了。在中国,长期看这个市场也难以形成错位竞争。

抛开拼多多平台的品牌和质量问题,从发展路径来说,拼多多已经难以复制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崛起伴随着中国一代人的消费升级,从最早追求便宜的淘宝,到后面的天猫。而淘宝平台本身也向质量和品牌进行转型。可以说阿里巴巴是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民可支配消费力的提高,一起成长起来的。

从用户重叠度看,拼多多用户和淘宝的重叠度很高,达到了80%。那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一部分用户到底是长期选择两个平台,还是最终会转向一个平台?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提到,拼多多要复制阿里巴巴的成功几乎不太可能,同时拼多多和淘宝的产品相似度还是比较高。从重叠度看,拼多多4.2亿活跃用户中,只有7000万没有安装淘宝。长期看,这些用户大概率依然会选择淘宝。拼多多通过渠道错位推动了这些用户的网购习惯,但大部分用户依然会选择产品品质、产品数量和服务体验更好的淘宝。

未来十年拼多多无法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从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看,光淘宝新增的GMV体量就差不多等同于拼多多一年的GMV了。而且从单用户人均GMV的角度看,阿里巴巴远超拼多多。更重要的是,电商只是阿里巴巴商业形态中的一环,还有新零售、云服务以及基于蚂蚁金服的金融服务。阿里巴巴解决了商业中的所有链条,反过来给其平台的电商赋能。

为什么拼多多无法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从阿里巴巴最新的财报中看到,淘宝77%的年度活跃用户增长来自下沉市场。这些新用户的将直接和拼多多的现有用户形成竞争。但是从商业的本质来说,一定是城市向下降维到农村,而非农村应用升维到城市。拼多多存量用户未来很有可能成为淘宝用户,并且伴随着他们长期的消费升级,从价格消费转向品质消费,最终脱离拼多多平台转向阿里巴巴。

拼多多并不是Costco

有人会说,拼多多走的是Costco严选模式,真的如此吗?Costco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会员费来赚钱,而不依靠商品的差价。公司在2018年的毛利率不到11%,不但远低于沃尔玛的25%和Target的30%,而且过去几年逐年走低。公司大部分商品的差价极低,越来越低,以给用户最佳的体验。

2018年,公司的会员费收入虽然仅仅占到收入的2.2%,但是却贡献了70%的税前利润!会员费给公司带来了持续现金流,优质的体验也让用户愿意不断续费,这也导致Costco的会员费续费率过去5年每年都在90%以上!公司接近5200万的付费会员,成为了其长期增长的支柱。

从商业的本质来说,一家公司无论怎么做,都是要赚钱生存下去的。一个长期不创造自由现金流的公司,是没有办法持续下去的。Costco通过会员费模式,成为了其商业模式中的支柱。而拼多多模式中是没有任何会员付费环节,本质上最终还是要赚取用户差价的。

从拼多多市场营销费用的角度去看,认为拼多多应该比任何公司都有赚钱的欲望。过去几个季度,公司的市场营销费用已经超过了收入。这意味着用户数增长的背后,依靠的是大量补贴带来的“良好体验”。显然,从商业逻辑看,这是不可持续的。

为什么拼多多无法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数据来源:汇丰研究报告

我们再来看看拼多多低SKU的策略。低SKU背后应该是一种严选模式。Costco整体的SKU只有3700个左右,而沃尔玛超过了20000个SKU。相反Costco单店销售额非常高,导致其单个SKU的数量就非常大。而且为了压低整体价格,Costco会采用独特的大包装尺寸。我们经常在Costco看到100个冰激凌、32瓶矿泉水、一大包混合巧克力的大包装。

相比其他的超市,Costco可以让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商品的采购,而且每一个商品都有很强的品质保证。同时,又因为产品包装较大,但用户的销售额并不低。我每次去Cosctco购物时,都需要排队结账比较长时间,所有人都是买了很多东西。

Costco已经验证了,低SKU背后是品质的保证,而非廉价。产品在品质上有保证,大幅削减了用户的搜索成本。目前看,拼多多低SKU看重的还是廉价模式,通过大批量的采购,提高商品周转率和定价权。从本质上,并非走的是严选模式,而是传统的低价模式。这条道路的终点又在哪里呢?

拼多多一定不是Costco,只是一个通过价格吸引用户的电商平台。

对于拼多多的数据质疑

关于拼多多的真实数据,一直存在着各种质疑。笔者曾经做了一个调查,发现身边的确还是有不少人用拼多多的,但是拼多多真实的用户数以及销售量,一直是有争议的。通过百度的搜索,其实能找到专业为拼多多刷单的平台。刷单主要分为两种:扫二维码和搜关键词。

扫二维码非常简单,只要在刷单任务大厅点击“领取任务”,就能获得一个二维码。用户只要用拼多多APP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目标商品页面,完成购买并付款。整个过程,从下单到付款都是真实的,但是并没有真实的发货。商家直接发货一个“空包”,既有详细的物流快递编号,但没有真实的商品。

为什么拼多多无法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这也是为什么拼多多的Take Rate不增反减的原因,并没有体现任何互联网企业的规模效应。我们知道任何商业,都会伴随着巨大的规模效应。我的规模越大,赚钱就越容易,无论是我客户的粘性还是对于商家的定价权都会变得更大,那么我们的Take Rate应该不断增加。而在拼多多,我们看到目前是负相规模效应,伴随着平台规模越大,Take Rate就越低。拼多多反而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不赚钱的公司。

从商业的常识看,用户购买来自“补贴”,数据有销售有一定的真实性问题,这些都导致拼多多业绩上的亏损。

当然,如果一个公司的业绩数据造假,那就是有诚信问题了。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是诚信,无论是对持有人,还是对客户,或者是对员工。当然,我们对于这些没有深入研究,也不做多评价。

拼多多长期能赚钱吗?

关于这一点,回到我们对于互联网企业方法论中非常重要的一条:你到底拥有的是流量还是客户?当今的互联网企业,许多看似很热闹,其商业模式却永远无法赚钱。本质是这些公司拥有的仅仅是流量而非用户。流量意味着,用户在你这边消费,是因为有其特殊原因。比如说平台给的补贴。既然一个商品平台可以贴钱买,那我自然而然原因在你这个平台消费。这并不意味着,有一天你的补贴取消后,我会持续在你这边消费。

相反,拥有用户意味着有很强的粘性和忠诚度,这些人在这里交易,支付是看重平台自身的价值。商业的本质就是拥有用户,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今天,微软依然能重新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依靠的就是用户粘性。这些用户无法摆脱对于微软系统的使用习惯。那么多年,我还是用微软的Word打字,用Excel做表格,那么你要收费我都是愿意的。前面说的Costco,拥有的当然是用户而非流量。即使你的会员费稍微贵一些,我也愿意承担,甚至不会因为隔壁BJ的把会员费降低,我就抛弃。

视频网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美国的奈飞,拥有的是客户。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其付费用户数都是长期增长的。当然背后离不开奈飞对于内容的高投入。这些用户认为,奈飞的内容都是精品,我可以在奈飞上看到最好的内容,不会因为隔壁的HBO又出了权力的游戏第八季,我就放弃奈飞了。但是国内的视频网站,目前看起来拥有的还是流量。用户在多家平台切换,能不付费就不付费。他们可能更多为某个独家网红剧付费,等风头过了,又不续费了。

大家会发现,拥有流量的平台,怎么样都是在烧钱,长期很难实现稳定的自由现金流。

拼多多,拥有的是流量而非用户。虽然目前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越了京东和天猫,但这些用户是完全看重性价比的,一旦平台的各种低价补贴消失,用户粘性并不会很强。

为什么拼多多无法成为下一个阿里巴巴

数据来源:汇丰研究报告

真正不断进化的是阿里巴巴

我们曾经做过中美电商的对比,从几个维度看中国电商的空间都要远大于美国。第一个红利是传统零售业态的不成熟。中国改革开放是从80年代开始的,真正意义的零售业态也是从80,90年代刚开始。到了2000年以后,中国家庭才开始真正摆脱贫穷,进入小康,也逐步有了中等收入阶层。所以一开始的零售业态是非常不成熟的。而2000年以后,电商就逐步开始了。基本上是在零售业态没有建立壁垒之前,就开始对其进行冲击。

第二个红利是劳动力红利。这里我想说的不仅仅是劳动成本低,而且效率更高。这些人不仅成本便宜,工作还认真卖力,出工又出活。说到人口红利,中国拥有的不仅仅是廉价,而是素质高,工作动力强。这导致整个中国物流的效率高,能将货物及时投递到家家户户。同时,人口集中化的生活方式,也让电商物流的投递效率更高。

第三个红利是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这里又牵扯到两个因素,一个年轻人口的数量,另一个是流量成本。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兴产业,更符合年轻人的潮流。而中国在移动互联网爆发的阶段,正好在人口红利末端,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度就会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相比于美国几乎亚马逊一家独大,中国出现了各个层面的电商,上面的阿里,中间的京东和拼多多,再下面一些的唯品会甚至刚刚上市的云集,还有类似于宝尊这类做某一块环节的公司。我一直认为,中国电商总市值可能会大幅超越美国。

巨大的市场也意味着长期的竞争,竞争很多时候对于消费者是好事,但是对于商家未必。那么什么样的电商能长期维持其护城河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一个企业持续进化的能力。我们看阿里巴巴,其最初的形态和今天有了天壤之别。一路伴随着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从最早的淘宝到后来发展出了天猫,到支付宝的支付系统,到菜鸟物流,以及今天整合线下的新零售。阿里巴巴在不断的竞争中,持续保持进化。这种进化力,也和亚马逊非常类似。

拼多多的未来何去何从,需要其能在目前的模式下持续进化,通过进化去将流量转化成用户,建立真正的用户粘性。我们看到拼多多在做一些改变,然而这些改变更多是跟随阿里的新零售思路,没有太多创新。一旦无法保持进化力,拼多多顶着250亿美元的市值,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 @巴菲特之道

2020-01-03 08:41

拼多多&阿里

首先从所处领域上去划分,阿里和拼多多都是典型的电商模式,区别在于一个是传统电商,一个是社交电商,核心区别在于获得流量或者说崛起的范式方法,在手段选择上存在差异,而美团属于服务电商电商平台,交易的标的多为非标的服务类产品,诸如餐饮等服务内容。

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电商平台,在交易标的上存在标准商品和非标服务类产品的差异,而阿里和拼多多的核心获取流量的模式机制有所不同。这是表层比较的差异,而在更为深层次的差别上,阿里的整体商业模式是典型的平台模式,用阿里参谋长曾鸣的观点就是典型的S2b2C的商业模式,阿里复杂搭建一个大的生态平台,为各种小b提供服务,最终让这些b在一个名为阿里的平台上进行商业活动。

如果细细分别,曾鸣这里提到的b是有细微差别的,可以分为B和b1以及b2,其中b1名为商家,更多是一种依托阿里平台提供商业服务的中小企业,也包含一些个体户企业,他们的突出属性是非制造业企业,更多是中间商角色,通过代理各种类型的产品的销售,或者本身就是电商代运营公司的身份,在阿里平台上开设淘宝C店或者天猫品牌授权店(非主流),或者就完全依托阿里平台做一个增量的品牌,所谓的更多淘品牌,伴随阿里而生的中小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而这里的b2则表示更多的服务类型的企业,非直接提供电商交易业务的企业,主要是为b1和B提供服务的企业,比如流量服务企业,拍摄产品宣传图片等的生态类企业,他们依托阿里平台实现自己作为商业服务企业的价值。

而B类企业,则更多体现在天猫上的传统品牌企业和制造业企业,更多体现在一种存量的实体企业,一般无法被归在中小企业序列,很多时候属于大企业,诸如美的、格力,宝洁等类型的企业,属于优质的品牌企业。

而阿里平台商业模式的根基是绝对的数量,对于大量的长尾的中小企业收取的流量导入费用,以及基本的交易提成,组成了一种以量取胜的平台模式,也包含了对B企业收取的品牌入驻费用(可以有多重呈现形式)和流量导入,以及交易提成的收入,共同组成了阿里的商业模式。

在这种商业模式中,阿里的商业模式在于两种不同类型的B(b)和b1(b2)端企业的同时兼顾,商业模式具备服务多元角色的复合特征,因此是真正意义上的平台,而且从数量上说更多的b1和b2才是阿里平台的核心客户,核心服务的对象,也是核心收入来源,也是阿里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中的对象,广大的中国中小企业。

可以说,阿里重在服务中间商型和服务型企业,通过构建的生态平台规模化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而拼多多在兴起早期,仅仅是借助社交关系红利,建立起了一个聚集下沉市场用户的需求集中平台,并不断扩大服务这一人群的商品品类和内容,来扩大自己的平台影响,在商品品类层面避开了阿里的传统强项服饰和京东的家电数码产品,在食品类和泛生活用品类,利用团购的低价模式站稳了自己的脚跟。

如果继续扩大品类,拼流量掌控后的和阿里巴巴一样的平台模式,或许拼多多的命运最终也会像当下的唯品会一样,成为一个服务于巨头战略竞争的棋子,最终在战略选择中失去自我,沦为牺牲品的老路,而黄铮没有选择这样的随波逐流的发展模式,而是选择了另外一种模式。拼多多定位为一个渠道品牌,而非一个简单的电商平台,其支撑这一定位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在拼多多兴起之后的战略选择上,黄铮选择了Costco模式靠拢的发展路径,如果将Costco的商业模式,从表象的会员制模式延伸到其商业的本质内核,可以总结为一个渠道品牌,为核心的用户群体提供满足需求的好的,和少的商品,提供最为便捷的服务体验,从而赢得用户的真正爱戴,如果在这个角度去解释拼多多当下所做的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基础信息如下,其一,重点传达自身掌握了大量的活跃用户,并且投入大量的大数据智能研究,分析用户的需求,从而形成用户需求规模集中;其二,进行品牌扶持计划,筛选和补贴一部分优质的品牌企业,当然前提是符合自己所掌握的用户群体的商品服务需求的品牌,进行重点扶持和补贴,形成自己的子弟兵;其三,进行品牌工厂计划,对于一些能够全面满足拼多多平台上商品需求的工厂进行品牌赋能,进行重点扶持,包括一些农产品产品的扶持,制造业品牌扶持,从而优选扶持一大批自己渠道独有的供应商。

如此解释拼多多的商业逻辑,是将自己定位为一个渠道品牌,然后通过掌握的前端消费需求,向后端进行集中采购来匹配供需需求,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渠道品牌做的事情,更多体现对特定用户群体提供精准有效服务的模式,而非以来平台绝对的多货源,多用户,多服务商家,收税的模式。

相较于阿里的主要客户是b1和b2的中间商类的服务型企业,拼多多更多希望能够获得产品直接生产端的制造业企业和农产品类生产企业,并且进行精选,来满足C端“会员用户”的需求,从而让自己的拼多多更多被消费者理解为核心用户提供集采集供服务的渠道品牌。

如果用一个不算很严谨的说法,阿里更多服务零售企业,而拼多多更多服务制造生产型企业,或者说是他们最为希望保持和拓展的核心客户。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无法进行对位发展的,阿里不可能过度的去除中间商,直接去和品牌商,以及优选制造和生产企业,进行集采服务,因为这样意味着自己失去更多的b1客户,也将让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在品牌赋能方面,在制造企业筛选方面,阿里不可能有超过拼多多的投入热情度。

而同时,拼多多也不可能在自己还不是一个生态型企业,在流量还主要依赖社交关系手段,并且还依赖腾讯微信平台进行扶持的情况下,就提供更多的基于流量一般意义上的分发的商业模式,而将自己做成一个流量的二道贩子模式,这不符合自己在腾讯生态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京东也产生的定位上的重叠,不利于自己的长久发展。

总结起来,拼多多更多向S2F2C模式,而阿里更多向S2b2C模式,二者差别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的主体上的细微差别。 从大数据维度,两家公司都在体现自身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方面的优势和投入,拼多多的千人千面系统,以及阿里的大数据云计算系统,二者者虽然都投入了大数据很多,但是服务的方向是有细微差别的。

阿里的大数据服务,更多聚焦平台上更多的流量与更多b和B提供的标准商品之间的匹配效率的提升问题,因为每提升一点儿匹配效率就意味着自身收入的增加;而拼多多的大数据智能系统在于挖掘用户的共性需求,并且形成集中的规模,最大限度集中需求端的订单需求,然后进行集采集供服务,数据智能更多体现在用户需求挖掘和集中层面;而美团点评更多的是在提供服务产品商家交付流程的整体效率,包括高峰时期的用户需求预判,配送交付服务的服务匹配效率,以及更多用户需求的挖掘和多元匹配方面。

拼多多在筛选需求,阿里在配对撮合.阿里是典型的互联网需求世界的地产商,通过为更多的商家提供租赁服务来实现商业价值(流量平台);拼多多更多像一个分销商,为一部分忠实的核心用户群体提供便捷的商品集采集供服务的分销商(渠道品牌);以十年为期发展,阿里巴巴发展最快,模式决定. @巴菲特之道

2020-01-03 08:28

我经营淘宝数年,淘宝拥有的流量 绝非一个拼多多能比的,拼多多店铺我已关了,答案很明确,阿里巴巴龙头地位无法撼动

2020-01-03 08:46

阿里巴巴(淘宝+天猫):C端B端均实力强大。(1)C端一方面能通过“聚 划算”等模式吸引低线地区的电商红利人口,另一方面淘宝、天猫国际、天 猫超市等不同定位的细分平台可以从多方面满足不同需求的消费者。(2)B 端“菜鸟”搭建起物流体系,且阿里巴巴参股多家快递公司,能做到对快递行业的有效掌握;云计算可以对供应链上的B端公司持续提供支持。
拼多多:C端优势强于B端。(1)拼多多的优势在于“高性价比”商品能够 快速吸引低线地区的电商红利人口,且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 商品的需求也很旺盛。(2)拼多多目前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供应链控制能力相 比而言偏弱。

2020-01-03 08:43

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远远超出了电子商务的范畴。除了电商,他们的业务还包括(仅举几例)- 实体新零售“盒马”,物流服务“菜鸟”,人工智能云计算“阿里云”,在线视频平台“优酷”等,
而拼多多自成立以来,该公司一直专注于中国业务,目前也只服务于中国市场。主要是聚焦低价商品:差异化定位,在大平台都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定位三四线城市用户,提供最低价的可用商品,找到空白市场。典型商家:尾货甩卖商家(诉求清库存),工厂商家(诉求低毛利走量)=> 缺低成本用户流,典型用户:三四线城市新网民,价格极其敏感,用微信但不用淘宝 => 缺低价商品信息,找到了低成本的增长模式:微信拼团(利用微信规则漏洞及腾讯阿里的竞争关系)(获客成本有多低?)。起步阶段合适的商品品类选择:低客单价低品牌化的高频消费品(如水果快消),作为中国电商鼻祖,阿里巴巴已逐渐成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他已通过各种渠道将触角伸向了世界,例如东南亚在线零售商Lazada,阿里巴巴电商平台(将中国商品出口到海外的电商平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UC浏览器等。所以到底是投资在以中国市场为重的公司还是服务全球的企业,也需仔细斟酌。
结论
尽管阿里巴巴和拼多多同为中国电商巨头,但他们之间仍然存在很多差异。
对于只希望接触中国电商行业的投资者来说,拼多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相反,对于另一部分投资者而言,想要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公司,阿里巴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