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京高中A来看学生中考成绩vs高三一模:合理看待中考成绩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3

在南京某高中家长群,成员2000+,包括孩子已经高中毕业的、正在读高中的、马上要读高中的,南京知名高中的家长几乎都有,特别是主城区的高中,比如附中、金中、二舅、一中、中华、十三中、九中、秦科高、田家炳、雨高、南外等等,因此,家长们消息灵通,神通广大,堪称什么消息都有。

看到一个家长去高中A招生办,看到的一张图。

我估计是特长生报名,学校跟家长洽谈,该校招生办公室看到的名为“高三一模优生”图,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文科or理科、一模成绩、一模市内排名、中考成绩、中考位次等等。

为啥不是二模呢?

因为今年二模是五一后才考试,这两天才出成绩;而南京市各大高中特长生报名工作在4月底已经结束,跟假期洽谈也就4月份。

目前的高三学生是2021年入学的,查了一下历史录取数据,两个校区,统招生录取的最低分数为632或2537名;621或5166名。两个校区一共录取800人(不含国际班学生)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从家长披露的图来看,一共有75名学生,大概占当年招生的10%左右。

其中,理科生36人,最好成绩全市排第11名,最差成绩排530名

文科生39人,最好成绩全市第一名,最差成绩全市排340名。

这75人中,中考成绩最高649分,排415名;最低分616分,全市排6522名。

中考成绩在全市前1000名的只有两人;

中考成绩中位数是632分,排名2607名。

当然,这里的”差“是相对的。

文科第一名的宋同学,中考成绩如何呢?635分,全市排2129名;据称,这次二模,南京市状元,又是宋同学。

理科最好的第11名,中考631分,全市排2763名,是北校区的同学。

我选择了该校理科全市排名前100的学生和文科排名前50的学生。

成绩最好的王同学,中考成绩649,排第415名,但是,跟这次一模全市文科第16名比,还是相形见绌了。

而文科陈同学,中考只有618分,是依靠特长生进入北校区的,一模成绩位列文科第43名。

所以说,家长同志们,不要对孩子的中考成绩太过兴奋或垂头丧气,中考仅仅是一次考试而已,并能不能决定还在高中学习的位次。

到了高中一切都会重新来过,总有一些孩子会迎头赶上,很遗憾,也总有一些孩子会慢慢被超越,这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以2021年升入附中的785名同学来说,哪怕是通过指标生上附中的,均分也就是比统招生低2-3分,2021年附中统招生最低643分,指标生低3分的话为640,最差排名为1372名。

这里面,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学霸,保守估计80%以上是南京市前1800名。

哪怕牛如附中的学霸们,文理平均下来,大概有50%的学生进入不了南京市前1800名。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坊间认为南京市1800名附近,大概是211学校的门槛。

坊间经常说附中是独孤求败,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附中从中考本事就是掐尖,每年都录取走了南京市最牛的一批学生,但是,纵然如此,依然有接近50%的学生可能上不了211,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

网上说的果壳恰饭地图,其实就是形容战场的一将功成万骨枯;

那些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去附中(,每个高中每年都有这种家长,比如有金中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应该选择附中或29可能更好)是被辜负了声音根本没有人听到。

因为很多时候,就跟听成功的企业家讲授成功经验一样,失败的人,要么不愿意站出来讲自己的糗事(比如中国有无数跟俞敏洪一样,贴小广告被城管虐待的人,只有俞敏洪老师当初宣扬),要么是(社会认为失败的人)没有资格去讲述失败经验。

其实相对于成功经验,失败的教训才是最宝贵的。做医生或质量或安全或工艺的, 一定对此深有体会。因为成功具有偶然性,但是,失败几乎是必然有盲区或天坑。

这也跟很多偏方的疗效一样,那些花费大价钱被骗的人,是很少广告而告知说xxx是个骗子,大家不要上当受骗了。

全部讨论

05-15 07:38

可能是初中女生发育较早,中考成绩好。而男生要到高中才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