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把招聘这件事干好,就足够了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3

 #财报大炼金#    #中概股#  之所以关注Boss直聘,其实也是比较偶然的;平时有事没事就会买买书看看书,然后雪球上有人推荐一本关于媒体人李翔对谈公司创始人赵鹏的访谈的书,看后觉得很不错,“像农民种地一样 默默干一件正事”,我也很欣赏这种理念,所以在其刚上市时就开始研究;希望Boss直聘真的能够像赵鹏的目标一样,做一家可以改变行业生态的公司。

01 上市后首份财报,不用再烧钱啦

北京时间27日傍晚,Boss直聘披露了今年6月份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内容,总体来看这是一份含金量相对比较高,亮点颇多的财报。

首先是营收端取得增长,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265亿元增长174% 至11.68亿元;从营收的持续高增可以看出,Boss直聘进入了一段比较理想的发展状态。

深入的探查可以发现营收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付费用户与KA客户的显著增加;截至上半年,BOSS直聘付费企业客户总数达到361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5.9%。而其中12个月内付费超过5万元的“KA企业客户”数更是上涨146.6%,高于公司付费企业客户增速;这个增速大幅领先行业对手,说明公司产品的有效性。

另外,平台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3040万,同比增长44.8%。

当然光营收增长也不行,不赚钱的增长是纯粹的烧钱模式;boss直聘虽然在利润上仍然表现为净亏损14.14亿元,但这个主要是由于主要源于股权激励的支出;如果按Non-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口径,经调整扣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则已实现盈利,即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2.46亿元。而后续已经不存在上市的费用支出和其它费用,因此可以大概率的判断,boss直聘已进入产生利润的时期。

高速增长的营收、可预见的盈利,多个因素都在表明,boss直聘开始进入了一个良性发展时期。

02 不一样的Boss直聘,不一样的人才招聘

2014年boss直聘服务才开始上线,为何不过区区六七年间便已占据行业领先地位,成为中国最活跃的互联网招聘平台,甚至超越行业前辈。

答案在于,boss直聘一开始不一样。

boss直聘之前,虽然网络已颇为普及,但国内线上招聘的方式一直采用的“海投简历+面试”的传统模式,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匹配度不高;招聘单位的人力主管面对如山的简历焦头烂额,而求职者很多时候简历投出后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招聘预算不高,品牌和信任度都比大企业低等,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更是难上加难,行业痛点一直存在且没有有效的解决。

这给了boss直聘机会,放弃了雷同的职位搜索模式,转而变为“智能匹配”,这也是当前如日中天,从一种互联网大佬中突围而出的字节跳动的产品“今日头条”和“抖音”选用的技术路线。通过创新的“移动+智能匹配+直聊”模式,为招聘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更精准的匹配结果,缩短了求职者和应聘者的沟通桥梁,让双方直接对接,大大提高效率;尤其是对那些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而言,即高效又能节省招聘成本;这使得boss直聘的用户数直线上升,从此奠定江湖地位。

当然,这些智能匹配的前沿技术需要大力投入;boss直聘本季度的研发费用2.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高达113.7%,占营收的比重达21.4%,这已经是公司连续第10个季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超过20%。可以说对技术研发非常的慷慨,非常舍得投入。

BOSS直聘管理层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强劲和高质量的增长证明了我们有效的‘直接招聘’模式。同时,BOSS直聘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赵鹏表示,“作为一家人力资源服务领域技术创新型企业,我们将持续关注广大中小企业、大学生、蓝领等群体旺盛的招聘、求职需要,不断通过技术、产品与人力的投入,向用户提供更安全、更普惠、更高效的服务。”

可以说boss直聘的模式解决了行业的痛点,改变了行业的生态,也成就了自身。

03 招聘行业未来大趋势:To B是主流

从当下整体的社会环境来看,国有企业一方面可提供相对长期和稳定的工作机会,另外招聘更多是应届毕业生,HR部门收到的简历已经足够,所以对外部招聘企业的服务需求相对较少;而中小企业,尤其是遍布各个区域的私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就是“招来就能用”,所以找到适合相关岗位的人才是其招聘重点。

按网上可搜索到的工信部数据,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家,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户,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中国社科院资料显示,53%以上的小微企业常年存在招工需求,79%的小微企业存在阶段性招工需求,但其中只有11.7%的小微企业招工需求得到满足。而Boss招聘的重点服务对象恰恰也是以广大中小型企业为主,也相应的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数字化的浪潮也促使了企业在toB领域的投入会越来越多。企业服务是行业下一阶段竞争的重点。BOSS直聘方面表示,在招聘需求随经济复苏释放的同时,平台上的大中小型企业展示了强烈的数字化转型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巨头阿里旗下的钉钉和字节的飞书都在今年宣布进军HR SaaS赛道;相比其他SaaS垂直赛道,HR SaaS性价比更高。这也证明业界已经充分认识到,通过HR这个入口,可以在做招聘闭环之外,涉足人才管理、发薪、入职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做SaaS服务,可以说是又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而在企业服务赛道做深做广,无形中就等于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未来十年的船票。

BOSS直聘CFO张宇表示,“我们非常高兴我们的服务为越来越多的客户创造价值,也更加相信中小企业服务市场的强劲潜力。”

对于boss直聘而言,需要顺应行业未来大趋势,不能仅仅拘泥于招聘这一环节,整体业务需要向全行业、全地域、全品类发展,未来的星辰大海在于企业服务。

04比肩国际一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BOSS直聘还是小弟弟

boss直聘目前市值为148亿美元。如果把目光放远些,从国际视野来看,boss直聘其实还是小弟弟。例如日本最大的在线招聘平台Recruit的市值超过800亿美元,比中国所有与招聘有关的上市公司之和还要高几倍。而日本的企业总数远远比不上中国,适龄劳动人口仅有不到7500万人,中国是其10倍以上。

大家也可以看到,在这轮中概的下跌风暴中,boss直聘走的相对平稳,某种程度上也是体现了投资人对boss直聘前景的认可。根据投研机构披露的持仓报告,二季度黑石基金、T.RowePrice、UBS AM、摩根大通、富达资产、景林资产、老虎环球、花旗银行、高瓴资本等主流科技公司投资机构先后建仓BOSS直聘,不知道他们又是看中了什么呢?

也许是boss直聘创始人赵鹏所说,他只想干一件正事,就是在这个行业里创造令人尊敬的成就,那就足够了。而对投资者而言,我们也不需要投资太多的企业,只需要找出几家行业里令人尊敬的企业,在合适的价格去投资并坚守也就足以。

boss直聘是不是能成为行业里令人尊敬的企业,这一点似乎还有待企业发展来验证,当然也考验投资者的眼光。

 @今日话题    $BOSS直聘(BZ)$   $万宝盛华人力资源(MAN)$   $光辉国际咨询顾问(KFY)$  

全部讨论

2021-09-01 23:23

就业就是民生之本,也是未来的发展根基,实现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就可以带动消费,拉动经济正增长,boss直聘提前的布局看来还挺正确的,提前布局中小企业,蓝领领域,未来中概股发展里面比较稳得一股

2021-09-01 22:49

看几家大型机构的建仓就是个很明显的风向标,中国这么大的市场,现在这么强调内循环、和稳就业,方向是很稳当的!

2021-09-01 22:30

对于平台型企业来说,其实商业模式非常重要,模式跑通、形成规模效应,盈利只是时间问题。这在boss直聘身上同样适用,智能匹配解决痛点、带来大量的求职者和企业,最终通过平台服务商业化变现,现在盈利只是个开始

2021-09-01 22:01

BOSS直聘的匹配模式,确实一定程度上对“找到对的人”有帮助,单纯的投简历被动等待的模式显然走不通了。现在用户增长、企业增长也说明你大家开始认可这种方式了。

2021-09-01 20:25

这家公司的赛道还是很优秀的,模式很有创新性,对于智联与前程有优势!

2021-09-01 20:23

這個市值誰買誰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