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预期的小米,还有更多的超预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11喜欢:21

在去年11月的时候,专栏里曾写过一篇小米的文章“风物长宜放眼量--小米集团3季报业绩解析”,那时应该是小米集团相对困难的时期,手机业务面临4g到5g的过度,阶段性去库存的原因导致业绩短期不够理想。但显然,风物长宜放眼量,业务调整后的小米今年上半年向市场呈现出了一份超预期的中报。

8月26号市场收盘后小米披露了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小米集团营业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增长7.9%,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57亿元。拆开2个季度来看,一季度及二季度营收分别+13.6%和+3.1%。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时刻,尤其是小米的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背景下,2个季度都取得营收增长实在难能可贵。

对于这份半年报业绩,机构步调显得非常一致,大行几乎都给与了非常正面的评价。高盛、中信证券方正证券中金公司、大和、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相继发布研报,集体给出“买入”、“优于行业”、“超配”等正向评级,并同时提升目标价。而次日市场的反应,无疑是对这份超市场预期的财报的最好回应。盘中最高涨幅逾13%,收涨11.43%;股价创出上市以来新高。

步入正轨的小米,后续的发展相当值得期待;从几个方面综合来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完全有可能继续展现超市场预期的业绩表现。

收入来源多元化、境内外结构均衡

从业务板块来划分,小米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方面的收入。上半年小米营收总额达1032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半年收入达619亿元,占总收入比继续下降至约60%;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282.4亿,占比提升至27.4%;增长最快的互联网服务收入118亿多,占比显着提升至约11.4%,其它收入约占1.2%。而按境内外市场划分的话,海外收入在第二季度收入已达240亿元,同比增长10%,占总收入的44.9%,近乎半壁江山的地位。

相比单业务和单一的市场,小米多元化的业务收入和海内外均衡的收入结构,抗风险能力更强,东方不亮西方亮甚至东西方全亮。

全球手机行业格局,小米坐四望三

从全球手机最新份额来看,第二季度,华为以20%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韩国三星19.5%紧随其后,而苹果排第三,占13.5;小米第2季度出货2850万部,占比10.2%。

不过从大环境来看,首次获得全球份额榜首的华为,目前备受打压,业务处于持续调整,战线收缩;尤其是关键部件如芯片的供应,极为受限,短期内很有可能处于阶段性停滞甚至收缩的可能。而小米从2019年8%的份额跃升至10.1%,且与行业老三的差距从5个百分点缩小至3.4个百分点,基本处于坐四望三的地位。由于疫情影响,全球手机市场继续下滑,同比下滑幅度高达16%。但小米手机业务二季度同比下滑幅度仅为1%多,明显优于行业表现。此消彼长之下,小米未来进一步上升至行业第三的可能性在加大。

中金也认为小米手机有可能会成为全球前三大手机厂商之一;主要有三个因素来支撑,一是欧洲市场高速增长;第二季度,小米在欧洲市场的场占有率达17%,同比增长65%,首次成为欧洲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在西欧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16%,增速第一,其中在西班牙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第一,增速151%,市场占有率达到37%,在意大利、德国、法国均实现高速增长,均位于市场头部。另外在人口庞大的印度市场,小米的市场占有率长期在30%以上;而中国5G更新周期刚刚起步,性价比高的小米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很有将在明年迎来强劲增长。 根据Canalys的数据,按智能手机出货量计,公司第二季度全球共50个国家和地区市占率排名前五,25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三,表现亮眼。

智能手机逐步中高端化,毛利率提升

从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第一季度手机平均售价(ASP)为1038元,而第二季度达到1116.3元,同比增11.8%、环比增7.5%;尤其是随着小米10至尊纪念版、Redmi K30至尊纪念版的成功推出,标志着小米已在高端手机领域逐步站稳。

至于境外市场,定位于中高端的小米手机表现更佳,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高端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高达99.2%。

手机平均售价的逐步提高,一方面说明品牌已逐渐受大众认可,另一方面也可以带来更好的毛利率,保障利润率的提高。在目前手机收入占比仍然比较高的情况下,毛利率的提升可以带来显着的业绩增长。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营收快速增长

该分部收入由2020年第一季度的人民币130亿元增加17.5%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币153亿元,占比也提升至27.4%;该分部收入的大幅增加使得小米对手机的依赖大为降低。

其中表现最好的是智能电视方面,小米智能电视出货量在中国第一、全球第五;在国内已连续6个季度排名首位,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影响下,第2季度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仍逆势增长达到280万台,颇为不易。

互联网业务高速增长、利润贡献大

小米一直宣称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起初在手机硬件占比占绝大多数的背景下更像是一家硬件公司。不过在互联网业务连连高速增长的趋势下,未来完全有可能推动小米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公司。上半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已高达118亿元之多,占比也显着提升至约11.4%。

小米的互联网业务主要包含广告收入、游戏机其它增值服务;上半年尤其是第二季度增长更为明显,广告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3.2%,游戏收入10亿元,同比大增54.5%;其他增值服务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7.0%,主要来自于金融、有品电商、电视会员。

从用户数量来看,截至到2020年Q2,MIUI月活跃用户达3.44亿人,同比增长23.3%,其中智能电视和小米盒子的月活跃用户达3200万人,同比增长41.8%,“小爱同学”月活跃用户达7840万人,同比增长57.1%。截至2020年Q2,IoT平台连接的设备已达到2.71亿台,同比增长38.3%。

互联网业务板块毛利率显着高于硬件收入,尽管占比只有10几个百分点,但对盈利的贡献显着超过了硬件业务。目前互联网服务业务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超过85%,在该业务持续高增的背景下,意味着小米未来的利润增长仍然非常有保障,同时也对手机销量的依赖持续减小。小米互联网的味道更浓了。

产业投资,锦上添花

可以很容易的观察到目前的几个互联网大佬基本都是产业投资的大户,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京东,都进行了广泛的产业投资。而几乎每一家新上市的新经济公司,或多或少都带有这些著名互联网公司的影子。对于产业链与生态圈的投资,小米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截至上半年底,小米共投资超300家公司,账面总价值368亿,同比增长28.4%。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5G、物联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等,都是具备高速增长潜力的行业。

围绕业务板块进行的产业链投资有很多的好处,一方面可以和公司的业务板块起协同作用,促进主业的发展,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享受相关公司的增长带来的价值提升,从财报中可见,小米上半年自处置投资录得税后净收益达人民币11.57亿元。

整体而言,小米以独特“手机x AIOT”这种软硬结合的商业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战略业务协同,发挥乘数效应。智能手机作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与AIoT平台,共同构建智能生活大的生态链,不断扩大用户群体数量。从而使得公司的竞争具备较为牢固的护城河,并且随着用户数量的递增,商业护城河将更为巩固,在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仅仅成立十周年,小米便已闯入世界500强,今年排名第422位,发展之迅猛实在令人佩服。而高端化、全球化,业务收入多元化及软硬相结合的独特商业模式,将继续推动小米集团整体的业绩增长。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迎接小米的仍可能会继续超市场预期的业绩表现。

 @今日话题    $小米集团-W(01810)$  

全部讨论

2020-08-31 12:47

趁着一波上涨,终于开通了港股通,马上把小米安排上。

2020-08-31 11:18

超预期的领域在电动车

2020-08-31 11:09

小米手机虽然起步不算早,但所处的时代刚刚好,很有机会后来居上,引领全球。

2020-08-29 09:16

最后市场认可小米,靠的还是特朗普,运气就是运气,不要总扯到实力上

2020-08-28 22:04

跟着雷军炒股,是一门好生意, 雷总多年天使投资人,眼光错不了

2020-08-28 20:51

未来可期,与小米共赢

2020-08-28 13:47

2020-08-28 13:04

看好小米,就是不知道怎么估值,没估值就不知道该不该买

2020-08-28 11:22

可惜最近一周上涨太多了。怕被收割。

2020-08-28 10:24

那时看到的不多的小米正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