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2
$小米集团-W(01810)$ 这次调研我们主要想了解小米su7真实的销售情况。
了解小米su7当前各种“捷报”各种“喜讯”有没有水分?
或者有多大水分?
在这个行业待久了,对各种权威机构的权威数据实在不敢恭维。
我们养成自己动手做调研的习惯,也是被逼无奈:如果有真实可信的数据垂手可得,谁愿意辛苦地自己做调研?
但是,当你看到同一时间,不同机构的榜单各不相同时,你能怎么办呢?
当你看到A榜单的冠军在B榜单连前五都进不去的时候,你想了解真相,除了自己动手外,又能怎么办呢?

安徽优瑞家科技有限公司在一栋老式办公楼楼内,这是他们自有的物业。
来到办公室,一股熟悉的味道迎面扑来:
很典型的运营商党建办公室风格,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不过的工作环境。
一般来说,私营企业能单独隔出一间近百平米的党建办公室,规模都不会太小。
但是,确实没想到这是一家有近3000职工的超大型通讯企业。
这个规模不要说当下,即使在手机行业鼎盛的二十年前,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他们在华东地区有130多家小米门店,而运营小米品牌只是他们公司版图的一部分,这个体量还是让我们印象深刻。
而有这个规模,再看看他们办公室的装修风格,能感受到公司文化还是比较内敛低调的。
旁边的荣誉墙上展现着公司的辉煌,一张在钓鱼台宾馆发言的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应该就是他们的创始人了,因为上面还有和雷老板的合影。
这位优秀的安徽企业家在把通讯板块交给年轻人后,又带着一帮人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军“能源电池行业”。
只要生命不止,就永远不会停下前行的脚步——徽商典型的徽骆驼精神特质在他身上展现地淋漓尽致。
接待我们的马总是公司的创业元老。简单和马总寒暄后,我们直入主题:
小米su7每天大概能销售多少台?这是我们最关心的!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调研中,我们一般都会采用私人身份获取采样点数据,大多都是会员间介绍,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并且需要让他们充分相信:如果文章中只要是涉及到他们的信息一定会经过他们同意才会发表。
我们非常理解这些被采访者的担忧:不说真实数据对不起朋友相拖;说了真实数据,又怕厂家不高兴。
:“su7现在一天大概能走多少?”
我重复了我关心的问题。
:“大概每天平均30台左右吧”
马总回答
:“是现在吗?”
如果是开售前几天的销量,在那样的人流势能下,30台的销量也没什么奇怪。
:”是的,万象城基本上现在能稳定在30台左右”
马总的回答愉悦中带着自信。
这确实是一个惊人的数据,
如果能稳定这样的数据,一个单店一个月能销售一千台汽车?
这倒是另外一个让我们意外的地方,
汽车零售这个行业,多年来,一直有这些潜规则:
一辆车不挣钱卖给你没关系,但是你要做金融,走保险,否则,销售美女们就会很不开心。
但是,厂家都一样,一旦产品好卖,就一定会扩大终端规模,
一旦规模扩大,难免良莠不齐,难免有些经销商急功近利,挣快钱!就会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
所有的厂家对这样伤害品牌形象的事,都深恶痛绝,但,这个圈子几十年来都是这么“玩”的,挑战这一“优良传统”,让消费者把钱“更透明”的花在产品上,是需要“一些想法和勇气的”
一个基金经理告诉我:
雷老板在开售前,最担心的就是车卖不好;
开售后,一看火爆的局面,更担心了,担心交付不了。
这确实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如果不能保证如期交付,造成大量订单流失,对小米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据说小米的产线保底目标是到年底10万台下线,现在已经是两班倒状态,但是,造车毕竟不是造手机,10万台的目标能否实现,对小米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还得到一些较为乐观的说法:小米产线两班满产约1,8万台,产能在不断爬坡,6月产能可能接近1,6万台,如果按照这个增幅,他们可能提前一个月,完成保底任务。
而这又带来另一个担忧,在如此极速扩张产能的压力下,他们如何控制好品质?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赛道,是一场持久战。
小米su7毫无疑问取得了开门红,年底如果SUV再上线,将会加速他们在新赛道上的奔跑步伐,但是,在疾速奔跑中,如何保持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可能是比产能交付更大的挑战。

全部讨论

看上险量不就好了,造假成本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