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9喜欢:12

波音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吃瓜]

2017年:波音飞机交付量763架

2018年:波音飞机交付量806架

2019年:波音飞机交付量380架

2020年:波音飞机交付量157架

2021年:波音飞机交付量340架

2022年:波音飞机交付量480架

2023年:波音飞机交付量528架

两起空难对波音简直是灭顶之灾,但这是结果,深层次原因是波音过于注重财技,忽视了制造业本身及研发。

波音净资产为-172.3亿美元,没错,是-172.3亿美元。

一个企业,一年赚10亿,然后分红+回购有20亿,长此以往,公司负债必定越来越高,直到变成负。波音也是这样干的。[捂脸]

比如2017年,波音回购92.36亿,分红34.17亿,合计126.53亿,而当年净利润为84.52亿。

如果波音没出事,业绩稳定,那其实没问题,无非是负债越来越大了嘛。但再好的公司你也无法保证不会出现任何黑天鹅。

两起空难+疫情,一下就让波音陷入了极深的泥潭。2020年开始,波音就再没回购过股票了,2020年分红了11.58亿,2021年-2023年0分红。

为什么波音要回购+分红这么大力度呢?因为要保护股价的上涨。股价上涨了,管理层股权激励自然更好。

大洋彼岸的股权激励,是【业绩+股价】双重考核,而我们这边只是业绩考核。

所以逻辑就是:大力回购+分红→股价涨→股权激励漂亮,但会导致财务压力加大(但只要不出现黑天鹅事件就没事)。

倒霉的就是波音出了2次空难,再加上疫情,一下把波音搞懵逼了。

【业绩+股价】双重考核,其实是非常科学的,怪只能怪公司管理层自己太贪婪。你看现在美股的油气公司,人家也大力回购+分红,但财务极其好看。帕卡,超级卡车公司,一样非常好看。

【业绩+股价】双重考核,还有一个好处,公司一般都不敢玩价格战,因为价格战下无赢家,一旦价格战,股价很可能下跌。

现在的波音,困难是一定的,但停止分红和回购,回到工程师文化,几年时间就恢复过来了。

$波音(BA)$ $麦当劳(MCD)$ $帕卡(PCAR)$

全部讨论

随着C919的产能上升,必然会加速波音的灭亡!

即便这样,波音依然无法被替代,不坐波音坐什么飞机?其他飞机难道就能比波音可靠?

05-21 20:46

空客占比世界第一 基本没有事故。波音世界第二占有率你去看看波音这几年出了多少事故。你们美分做个人吧。睡今天敢给波音洗白见一个骂一个

05-21 20:14

波音是美国的金融化以及去工业化的趋势下的体现。不是那么好改的

05-21 21:31

919的发动机国产化了没有,有了解的吗

05-22 07:55

几年时间?大企业起死回生成功的可没几个。要不剥离重组新公司还有可能,技术还在的。你没看现在老美登月都不行了,当年可是像回家一样

问题是美国没有工程师了,工人很多吸毒

05-21 21:11

数据来了

05-21 22:15

老美金身已破,美吹只要被发现就被爱国群众一顿猛批,时代不同了,老妹已经是过去式了

05-21 23:19

一架飞机需要多少厂商配合生产,据说是两万多家。一个波音亏,其它公司都赚钱,拉动多少就业和GDP,更别说它还有军工属性,国家需要,亏点小钱完全毛闷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