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5例死亡!意大利6100万民众瑟瑟发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大树维维安

经观财经眼专栏作者

意大利在颤抖,欧洲在崩塌。

今天一大早的新闻说,意大利又新增了确诊5322例,累计确诊41035例;新增死亡427例,累计死亡3405例。

纵有“发达国家”阵营中相对完善的“发达医疗”体系加身,也说跪就跪,3405条人命,说没就没了。

不仅如此,意大利部分疫区的致死率甚至“破7”,超过某“发展中国家”病源地的两倍。

别忘了,意大利总人口才6100万,与湖北相当,却在短短数十天内,创下超越全中国的死亡数字。

这么一对比,意大利相形见绌,像是把“输入型病例国”的“身份”彻底玩脱了。

说来也讽刺,戴口罩的黄种人,这次再也不是罗马街头的“病毒符号”了。往日喧嚣的罗马街头,如今连活蹦乱跳的意大利人都躲藏的严严实实。

还有,借疫情嘲笑中国的意大利市长,你大概可以闭嘴了吧。

不过,唇亡齿寒,我们也没有嘲笑意大利同胞的意思。

甚至,既然意大利也求援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们也能力所能及的支援一下。

不过,支援归支援,意大利人的结,还得自己解。

01

7%!这么高的致死率,病毒变异了吗?

根据WTO的描述,意大利肺炎的“感染力强”,但致死率,却明显高于欧洲邻国的3.4%。

意大利人爱“中招”的原因是个啥?

一,卫生习惯不好,二,老龄化严重。

意大利男人的卫生习惯不好,是众所周知的,比德法等国都爱抽烟酗酒,平常就是各种急慢性“肺炎”的常客。

生活不自律,早晚要中招。

当然,老龄化问题,才是更加社会性的。

电影中的意大利人,大多是一群风流倜傥的帅哥。

他们西装革履,活力四射,自带文艺复兴的古典气息。

但脱离了电影,意大利应该是正宗的“轮椅之国”。

意大利的早期1000多例死亡中,高达90%都是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据联合国2015年的一份报告,意大利人口中高达28.6%都是60岁以上人群(在全球仅次于日本的33%)。

虽然意大利有全民健保,但是经费一直短缺。国家公卫预算占比GDP的6.8%,比法国和德国等欧盟国家都来得少。

问题来了,如此“老迈”的意大利,是怎么规划他们的公共卫生事业呢?

根据目击者观察,确诊病人只能被安置在医院的手术室、走廊和恢复室。只有少数的病人可以待在负压病房,或有机会使用通风设备跟呼吸器等设施。

这样一来,年轻人还能拖一拖,老年人,搞不好就耽误了抢救。

意大利的问题,很多欧洲国家都有。

老龄化问题,从来都不是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慢性问题,永远都是慢性问题中的急性问题。

你不可能阻止国民变老,但必定要未雨绸缪。

比如,任何一种传染病,社区传播都是最棘手的,而这又是老龄化的复合风险区。

意大利切断了和中国的联系,却在发现第一批病例后还大摇大摆当做偶发的“输入案例”而应付,没打算认真启动社区追溯和排查,更没把患病者的年龄和生活史当回事。

甚至,意大利人还想拖……问题是,老龄化和高自由度的社会,蝴蝶效应无处不在,拖得起吗?

错过了最佳防疫时间点,意大利这次真不冤。

老龄化社会,更多应急医疗资源不可或缺,特别是呼吸机,氧气机这一类,意大利不仅储备有问题,调度更是不及时。

再者,意大利的中老年患者由于缺乏养老保障,同时患有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比例,要明显高于西欧国家。

这又增加了救援的时间成本,制约了救援进度,加大了治疗难度。

据称,为了保证治疗即时性,意大利还赶鸭子上架,让一批还未毕业的医学生就走上了前线,甚至免去了他们的职业考试。

人才断层,也是社会年龄结构不合理的一个重要表现。

老龄化问题摆在眼前,处理不好,意大利引以为傲的社会医疗体系很有可能就此垮塌。

02

当初,在中国闹的沸沸扬扬的“抢口罩”问题,意大利也有。

德国、法国疫情也很严重,为了口罩,德国甚至截胡了亲密友邦瑞士的口罩,弄得瑞士召集德国大使抗议;法国也取消了英国的百万口罩订单,让英国人很生气但没用。

在口罩荒影响下,各国都吃相难看,暴露出医疗物资严重短缺的问题。

意大利国内的购物网站上,口罩单价从10分欧元涨到10欧元,足足涨了一百倍。

意大利没有口罩不要紧,最要命的是,还孤立无援。

作为欧洲疫情的绝对重灾区,封城之前的意大利曾数次向国际社会及欧盟求助。但是驻欧盟大使马萨里在一篇文章中坦言,除了中国在双边层面作出了回应,没有任何一个欧盟国家积极响应。

这就很尴尬了。

意大利,还算是当年铁板一块的“欧共体”的一份子吗?

或许,在欧盟眼中,“投诚”总是不带诚意的意大利人,早已经被踢了出去。

犹记得中国爆发疫情时,韩国,日本、巴基斯坦,俄罗斯等国纷纷伸出援手,老朋友巴铁甚至清空了国内的防护服库存,没给自己留条后路。

相比之下,意大利的对外关系,值得商榷。

要模仿脱欧的英国,自立门户,还是要乖乖跟着欧盟的号召,委曲求全?

意大利选的站队方向可能是前者,但意大利人可能高估了自己的经济和外交能力。

比如在意大利焦头烂额的时刻,美国甚至从背后“插”了一刀,从意大利空运走了50万个检测采样拭子。

在这里,不讨论华盛顿的“丑陋嘴脸”,单看意大利的形象,就像是手无寸铁。

环球疫情面前,欧盟国家各自为阵不奇怪,但物资短缺,死亡率又高的意大利没有受到丝毫同情,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

03

说一千道一万,意大利人自己也不争气。

意大利的第一所方舱医院,直到今天才投入启用。

在此之前,病房和床位短缺,政府没有征用和改造的能力,毫无办法。

最应急的措施,居然是350个用来留置病人的帐篷。

政府三令五申要“封城”,但实际上意大利没有居委会,也没有志愿者来促成这件事,只要没有军队力量出现,民众都当作是政府的“最终警告”而当耳边风。

既忙,且乱,整个社会缺乏统一指挥与调度。

有很多意大利人做了一些应援标语,上面写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社交媒体上也是如此,但至于到底该“怎么好”,意大利没有具备号召能力的执行者。

而且,意大利人自身对疫情的重视度,真的很差。

意大利代利亚市长就吐槽,发现居民近日照常外出烧烤,公寓开派对,每天买菜跑步等,“从来没见过我们市这么多人跑步,也没见过邻里关系这么好”!(见经观财经眼第三条,市长视频)

巴里市长Decaro甚至亲自来到2Giugno公园驱赶在公园里聚集的人群,最后还亲手关闭了公园的大门。

意大利人始终还很拒绝戴口罩。

他们义正言辞,没病,我为什么要戴口罩?

实际上,在戴口罩一事上认知偏差的西方人,不止意大利有。

比如法国,就规定了口罩属于处方药。

这些国家中,超过七成的国民,完全不同意中国人认为口罩可以防止传播的观点。

但事实上,中国用现身说法告诉了人们,口罩是必须的,也是有用的。

但问题是,对置若罔闻得意大利国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有用吗?

疫情面前,意大利人从上到下,除了精神紧张了一些,行动依旧很慵懒,符合他们的一贯风格。

6100万人口,死亡数超中国,绝非偶然。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移步至微信公众号“经观财经眼(公众号ID:jgcjy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