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股市周期下的投资之“道”与“术”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道德经》里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道”是认清客观事物的理论,“术”是实践理论的方法论和工程体系。大部分投资者分不清投资的“道”与“术”的区别。科班出身的投资人,学了一大堆传统金融学的专业知识,谈起股票是头头是道,依然做不好投资;草根出身的投资人基于技术分析的一顿操作,却不能说清楚背后的基本原理和决策依据。这两种投资人没有把“道”和“术”有机结合起来,长期来说,都不能在市场上持续生存。

在第二篇文章《物理学视角下A股的”七年之痒“周期模型》中,系统阐述了A股“七年之痒”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复杂系统理论,并基于该理论阐述了模型的基本框架和主要思想。我还利用该模型对当前A股市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2023年大概率处于新七年的起点之上。但是,有了“七年之痒”模型之“道”,是不是就找到了市场赚钱的“必杀技”呢?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就像香农提出了《信息论》,但并不是每个公司都能开发出5G技术;Google2017年提出了著名的人工智能Transformer模型,并公之于众,但只有Openai公司做出了ChatGPT。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曾用足球来比喻理论与现实的关系:“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要做得像梅西那样好也不容易”。

“七年之痒”模型显然是“道”层面的认知,而这个投资之“道”要在“术”的形式层面去承载,在实践中落地,需要解决一系列战略选择、策略制定、参数选择、工程实现和组织执行问题。这综合起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投资体系层面,另一个是组织支撑层面。只有在这两个层面上都做好了,才能将理论落地,实现在市场中持续稳定盈利。

下面将讨论“七年之痒”模型下的投资体系。投资体系是指在理论和模型指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战略选择策略制定参数选择和工程实现将目标落实到路径的投资方法论。在“七年之痒”模型下,投资体系指与该模型相匹配的方法论体系,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选择投资周期;

2确定持有时长;

3了解当前投资方位;

4选择投资策略;

5确定战略投资方向;

6规划资金和仓位管理;

7实施战略资产配置;

8进行风险控制

这个体系是与A股的“七年之痒”模型匹配的方法论,因此在阐述这八方面之前,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七年之痒”模型。

正如第二篇文章所说:“七年之痒”模型是以A股市场为分析对象,以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构建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根据该模型,股票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互,在时空上呈现出非线性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这个非线性发展过程在七年大周期中大概率按如下图展开:

该模型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在七年的长周期中,市场可被分为四个大阶段:衰退、萧条、复苏和繁荣。在中周期上,萧条阶段又可细分为“价值股回归”、“价值股繁荣”和“中期熊市”三个中阶段;复苏阶段则可细分为“重新出发”和“渐入佳境”两个中阶段,最终进入“繁荣-过热泡沫”阶段。当“过热泡沫”难以为继时,市场将跌入衰退阶段。中阶段中还包含着一系列的小阶段,这符合复杂系统的分形规律。

第二,每个中阶段都有不同的投资者类型、构成和数量,这构成了市场结构的基础,并随着阶段的变化而演化。同时,每个阶段的监管取向也不同,这是市场制度的基础。最后,每个阶段进入市场的主流信息也不同,这些信息成为市场的主要矛盾,主宰着市场的运动发展方向。

第三,元旦和春节前后是短期资金撒出的敏感期,如果市场过热,会在这个期间呈现高波动性。

这三个特性对于后续的投资体系选择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特性,如果您对此感兴趣,可以阅读第二篇文章《物理学视角下A股的”七年之痒“周期模型》。

提出“七年之痒”模型的目标有两个:

掌握市场周期控制投资节奏以防止大幅下跌就是解决什么时候投,什么时候不投的问题。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市场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在波动,我们需要分辨出哪些波动是趋势的改变,哪些是日常波动而可以忽略不计。

从中周期的角度看市场运动发展的主要矛盾然后基于这些主要矛盾选择战略性投资机会就是解决“投什么”的问题。然而,市场变化非常快速,美林投资周期玩成了美林“电风扇”,因此识别主要矛盾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尽管这些挑战很大,但是有了“七年之痒”模型,我们可以发展出相应的投资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资产的长期增值和保值。

回顾了“七年之痒”模型的三个主要特征和提出了两个主要目标后,结合模型主要特征,提出投资体系的“八要素”,以最终实现两个主要目标。

第一选择投资周期。市场以大约七个中阶段形成一个大周期进行循环。在这七年中,有衰退大熊市阶段(第七个中期阶段,即第七年),也有萧条期的中期熊市阶段(第三年)。在这两个熊市中,我们的战略决策是空仓防风险,以规避大的下跌风险。这样做,能够大概率规避七年中的两次大下跌,从而实现更高的年化收益率和总收益。

第二确定持有时长。基于“七年之痒”模型,市场在七年大循环中分为七个中阶段,可投资的阶段分为萧条期的前两个中阶段(局部反弹、局部过热),复苏期的两个中阶段(重新出发、渐入佳境)以及繁荣期的一个中阶段(过热泡沫)。由于A股的投机资金巨大,元旦和春节期间,年末投机资金部分撒出导致波动巨大。因此基金要在年末规避风险而降低仓位,确定股票的持有时长基本在6个月~1年之间,等到新的一年一季度调整完成后再重新买回进入新的持有周期。

第三了解当前投资方位。投资决策中首要的前提是确定当前处于什么中期阶段,因为市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市场结构、主要矛盾和市场方向。只有明确市场的中期阶段,才能明确主要矛盾,确定战略资产配置的方向以及与之匹配的风险控制措施。

第四投资策略选择。市场存在周期性下跌,因此要想降低资产收益波动率,进行风险规避和对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不同中周期市场结构和主要矛盾不同,不同类别的资产表现也不一样,因此需要进行战略资产配置组合,同时也要适度进行资产轮动。“七年之痒”模型提供了我们认识市场变化的利器,让我们有可能规避系统性的回调和选择阶段匹配的核心资产,因此我们坚持“微观价值投资、宏观风险对冲”,"价值投资+"的守正出奇投资策略。这种策略的选择和坚持,既体现了我们以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理念,也体现了我们对市场的敬畏和尊重。

第五:确定战略投资方向。战略投资方向的选择既体现我们的价值理念,也考虑我们的能力圈和深刻的市场洞察。我们坚持两类战略核心资产:第一类是具有良好赢利能力、现金流和资本回报的消费类公司,这是价值投资者的选股思路;第二类是影响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技术创新,如新能源和人工智能。这是产业投资者的选股思路。两者都要具有“长波厚雪,大行业大赛道”的特性。基于我们的长期研究,我们选择“消费+科技”作为我们的战略投资方向,这是我们的长期主航道。

第六:规划资金与仓位管理。基于“七年之痒”模型,市场在七年中有两次大的下跌。因此,在这两个阶段中,我们制定了空仓9个月的规则,以规避大的下跌风险。同时,在萧条阶段和复苏阶段,基金的仓位逐步上升,以反映市场不断提升的韧性。

第七:实施战略资产配置。在不同时期,市场的主要矛盾和信息不同,基金的战略资产配置也不同。在萧条期,基金站在价值投资者立场,主要配置在以消费类为主的蓝筹股上;在复苏和繁荣期,基金站在产业投资者的立场,配置在科技创新的大行业大赛道的核心资产上。这种资产配置思路是基于阶段匹配的战略选择。

第八:风险控制。市场在不同阶段,历史负担、市场结构、市场方向不同,因此市场韧性、主要矛盾也不同。因此,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基金在仓位管理、战略资产配置、买入卖出规则以及止盈止损的阀值都不同。

全部讨论

01-12 01:40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