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股债再平衡有时有效有时无效?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4回复:101喜欢:93

 

股债再平衡策略是我们常用的资产配置策略,有网友问我为什么为什么有时有效有时又无效了?在什么条件下有效什么条件下无效?

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每年50%的股票基金,50%的债券基金,股票基金选用晨星奖的积极配置,债券基金选用晨星奖的纯债基金,每年3月31日公布后就换入当年最新的获奖基金,到次年3月31日再换。
 


8年多股票基金累计437.37%,债券基金累计66.04%,如果是再平衡的,也就是每年做一次仓位调整,使得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比例保持50:50,那么8年多累计是227.90%,如果从一开始保持50:50,不做调整,那么最终的收益率=(437.37%+66.04%)/2=251.71%,不做再平衡的收益率反而比做再平衡的收益率高?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无效的再平衡呢?我们先把问题简单点,假定股票基金第一年的收益率为m1,第二年为m2,债券基金第一年的收益率为n1,第二年为n2。一半股票基金一半债券基金。

我们先来计算不做再平衡的最终的组合收益率,股票基金2年的累计收益率=(1+m1)*(1+m2)-1,债券基金2年累计收益率=(1+n1)*(1+n2)-1。不做再平衡的最终收益率是这两个收益率的平均值:
=((1+m1)*(1+m2)-1+(1+n1)*(1+n2)-1)/2=(m1+n1+m2+n2+m1m2+n1n2)/2

如果每年年底做一次股债再平衡的,那么先要算出第一年的平均收益率:
=(m1+n1)/2
第二年的平均收益率:
=(m2+n2)/2
两者累计的收益率:
=(1+(m1+n1)/2)*(1+(m2+n2)/2)-1=(2m1+2m2+2n1+2n2+m1m2+m1n2+n1m2+n1n2)/4

把后者减去前者,如果大于0,说明再平衡有效:
=(2m1+2m2+2n1+2n2+m1m2+m1n2+n1m2+n1n2)/4-(m1+n1+m2+n2+m1m2+n1n2)/2
=(m1m2+m1n2+n1m2+n1n2-2m1m2-2n1n2)/4
=(m1n2+n1m2-m1m2-n1n2)/4
=(m1(n2-m2)+n1(m2-n2))/4
=((n1-m1)(m2-n2))/4
要使得这个数字大于0,势必要第一年股票基金收益率大于债券基金,第二年股票基金收益率小于债券基金;或者第一年股票基金收益率小于债券基金,第二年股票基金收益率大于债券基金。也就是说最好是一半时间股票涨幅超过债券,一半时间债券涨幅超过股票,再平衡的效果会好。说个极端情况,如果每年股票基金都战胜了债券基金,那么再平衡的效果也不会好的,这和我们的常识也是吻合的。

我们再看这8年多里面,有6年的股票基金战胜了债券基金,只有2年多,具体的说只有2016、2018这两年是债券基金胜出的,今年才过了1/4的时间,最终还不好说。

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晨星奖的股票基金表现比较突出,在大部分年份里战胜了债券基金,使得再平衡的效果变弱。如果认清了这个问题,作为个人投资者,只要能接受类似2018年的回测,全仓股票基金也不是不可以;同样,配置了债券基金的目的也不是使得收益率更高,更重要的是使得在大熊市里的回撤更小。至于哪一种更好,要我说无法比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讨论股债再平衡得到的一些结论。

精彩讨论

Mute理财日记2021-04-04 08:39

如果只是看收益,那就太小看股债平衡策略了。
有时候人们还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了,总以为自己能低点买入,高点卖出。现实是大多数人都会在高点买入。
股债平衡策略非常简单,简单到你几乎感觉不到它有什么优点,也正因如此,你也找不到什么缺点,执行这个策略,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正确的。

Ares萧公子2021-04-04 01:43

这个具体还是看投资期限和目标来选择吧,根据长期历史来看收益率肯定股票为王这点毫无疑问。20岁给你100万 让你60岁退休拿出来养老,目标就是最大增值,40年的投资期限的情况下不全仓股票基金是不合理的。如果100万是一两年后拿出来首付或者创业的话 目标就是稳健了 全仓股票基金就是赌博了 这个时候绝大多数仓位应该投债券基金。

胜者无勇功2021-04-04 07:17

我的理解是:股债平衡策略的目的不是提高收益率,而是降低回撤,更重要的是防止黑天鹅事件,是保障本金安全的措施。

慢慢增值2021-04-03 18:05

如果根据估值变动比例,可能更好。比如估值在历史低位时全部配置股票基金,随着估值抬高,逐渐配置债券基金

楚门世界的韭菜2021-04-03 18:47

股债再平衡相当于择时,有择时就有对错。

全部讨论

2021-04-03 20:04

总结的挺好的,我最近一直在考虑要不要配点债券。

2021-04-03 20:03

既然最终是择时问题,为什么不在牛市时平衡一次,熊市时平衡一次,其他情况不动弹?

问题是,过去8年来,依靠主动选股(或者买基金)能实现年化22.61%的投资者并不占大多数。此外,债券部分还有优化空间,并不一定单纯持债。

2021-04-03 18:32

二个品种的长期涨幅接近时,再平衡的效果才好

2021-04-03 18:09

看了一下好像除了14,16年主动基金没跑过沪深300,其他年份的基金都跑过了。

2021-04-03 17:37

金老师,“要使得这个数字大于0,势必要第一年股票基金收益率大于债券基金,第二年股票基金收益率大于债券基金;”这一句打错了吧?第二年是债基收益率大于股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