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3
对于普通的科研人才,其实不应该太严格。
基础学科例如数学 物理 等,指望每个人都有拿诺贝尔奖 菲儿茨奖,是不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可以用 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例如超过100次(为了防止作弊,最好是统计被国外引用的次数),来确认这个人是不是人才。 只看发表论文数没啥意义,无聊的论文,发完了都不一定有人看,更不用说被引用了。
如果达到这个标准,说明确实是人才,就不用用其他绩效考核了。在大学给个副教授的职位,别在考核其他绩效了。养起来不过分。非升即走这个制度是有问题的,真正的人才可能会被排挤。 真正做学问的,很多不一定情商很高,就别难为他们了。真做出来其他成就,再提高待遇。

全部讨论

05-11 14:52

确实,看引用数相对公平一点。
如只看数量,会发现好多空子可以钻,比如某IEEE遥感类排名1区的期刊能看到明显的xx大学的关系论文,其水平我目测只能发4区...

看引用数,会不会他们很快就把这个数据用烂了,比如互相引用刷数据?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