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10BP,专家预计MLF及LPR利率均将下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央行政策性降息落地!

6月13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公开市场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1.9%,较此前下调了1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是自去年8月15日起,央行时隔近十个月后首次调降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彼时,央行还同步下调了1年期MLF利率,降幅为10个基点。

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降10个基点,

专家称有助于降低银行间资金成本

时隔近十个月,央行调降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中标利率为1.9%,相比上一个交易日下降1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一次下调是在2022年8月15日,彼时,央行同步下调了1年期MLF利率和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幅度均为10个基点。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短端政策利率,本次下调意味着政策性降息启动。”谈及此次利率下调的原因,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背后有两大原因,一是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力度稳中偏弱,楼市也再度出现转弱势头,需要稳增长政策适时发力。本次政策利率下调,叠加近期银行存款利率调降,将有效带动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下行,进而刺激信贷需求,推动消费和投资提速。更为重要的是,本次政策利率下调,释放了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将有效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推动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

他进一步解释称:“二是近期物价水平明显偏低,其中1-5月CPI累计同比仅为0.8%,扣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更能体现整体物价水平的核心CPI累计同比为0.7%,明显低于3%左右的温和水平,这为适度下调政策利率提供了空间。”

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会带来哪些影响?长城证券分析师蒋飞认为:“当前我国物价延续低位,表明国内需求内生动力不足,工业企业产能相对过剩。同时5月份出口同比转负,外需压力也存在,扩内需必要性进一步抬升。债市仍在走强,资金、债券市场利率不断下行,银行存款利率也屡屡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银行间资金成本,维护资金面宽松。”

“降息存在必要性。”方正证券研究所分析师张伟指出,首先,4-5月PMI持续下行反应需求不足,经济环比持续回落。其次,物价水平偏低也反应需求偏弱。4月CPI同比录得0.2%,核心CPI同比也处于0.6%的偏低水平。4月PPI同比跌幅扩大至了-4.6%。再次,地产行业恢复仍然不理想,地产销售增长乏力,而基建投资也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最后,通胀下行被动推高了实际贷款利率,反过来会压制需求。货币政策主要用来调控总需求,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调低政策利率属于应有之义。

预计MLF操作利率将下调,

目前仍处于降息周期之中

从历史数据来看,资金利率调降,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利率大概率将同步调降。

蒋飞分析表示:“本次7天逆回购利率调降是继去年8月后的首次,预计后续MLF及LPR利率也将下调,目前仍处于降息周期之中。中国经济基本面向好需要依靠实质改革推动经济转型成功,当下降息只是为了维持短期经济稳定,为后续改革提供尽量长的时间窗口。”

同时,王青则指出,预计6月15日MLF操作利率也将下调0.1个百分点,至2.65%。

谈及对LPR的影响,王青进一步表示,考虑到当前企业贷款利率已处于历史低点,且明显低于居民房贷利率,加之近期楼市再度转弱,本月1年期LPR报价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很可能出现非对称下调,即1年期LPR报价可能下调5个基点(0.0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15个基点(0.15个百分点)。

对债市影响几何?张伟表示:“经济在4-5月经历了较快的回落,这是驱动债市走强的主要动力。国内主动加杠杆的部门减少,主动融资需求仍弱,而央行为了促进融资需求回升将会维持偏松的环境,因而债市仍处于牛市环境。”

近日,国有六大行、股份制银行等相继下调部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活期、定期存款利率均有所下调,中长期定期存款下调幅度更大。

明明FICC研究团队表示,存款利率下调为LPR报价下调提供空间,但是考虑到存款成本压降幅度和效果出现的时间,后续MLF降息依然有较大的可能性。

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加强逆周期调节

我国央行每日开展的7天逆回购,即为最常见的公开市场操作。央行行长易纲曾在文章中表示,我国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利率品种包括公开市场操作(OMO)利率与利率走廊、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准备金利率和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来源:《金融研究》2021年第9期

易纲指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以及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和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6月7日,易纲在上海调研时表示,下一步央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加强逆周期调节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本次降息是对加强逆周期调节的落地执行。”张伟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两年的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上,均提及了“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体现“稳增长”基调。

“逆周期调节”是指从一个经济周期的角度,综合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稳定政策,以平抑短期经济波动,从而实现经济的短期平稳运行;“跨周期调节”则是指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经济周期,而是从数个经济周期的角度来施策,以达到熨平经济波动的目的。

中金公司分析师林英奇指出,今年4月的一季度例会中仅提到“搞好跨周期调节”,未提及“逆周期调节”,与2023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的判断一致。此次易纲重提“加强逆周期调节”,体现出经济预期走弱环境下货币政策重新加码的信号,此次降息也是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的体现。

—END—

点亮在看

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