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1喜欢:5
           【 转载】国信医药:中源协和李同恩博士介绍基因测序领域布局的电话会议


10月15日国信医药邀请了中源协和李同恩博士为投资者介绍公司在基因测序领域布局的电话会议。

市场将中源协和定位于干细胞企业,对公司在基因领域的布局了解甚少。公司日前与李同恩博士共同出资投资近5000万元设立中源协和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致力于建设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技术平台、无创产前筛查平台等。李同恩博士(持股5%)承诺5年内不转让股份,且若转让需要新公司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1亿元。

以下是中源协和李同恩博士的电话记录:

(一)中源协和在基因检测在上中下游都有布局。

1)上游,主要是基因检测相关仪器的制造以及以及基因检测相关耗材试剂的研发生产,目标是实现相关机器的国产化;

2)中游,计划依托全国的10几家分公司,以及成熟的销售网络,将基因检测迅速推向全国;

3)下游,主要针对目前的脐带血存储以及生命银行卡持有者等VIP客户,提供打包式基因检测服务,还可以结合细胞治疗等服务,并不仅限于肿瘤治疗。

(二)中源协和基因检测项目:分为产前、青少年、中年和老年诊断。

1)产前,包括唐氏综合症基因检测、耳聋基因筛查等,目前全国产前诊断项目公司主要有华大、贝瑞和康、博奥生物;

2)青少年,包括青少年期糖尿病检测、耳聋基因筛查、全基因组测序等;

3)中年,包括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包括34项芯片检测服务,常见肿瘤都覆盖了)、免疫力评价检测、非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全基因组测序、糖尿病检测等;

4)老年,包括免疫力评价检测、肿瘤易感基因筛查、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及肿瘤个体化用药检测等。

(三)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将采用临床检测和个人委托科研服务两种形式展开。

1)临床检测方面,唐氏筛查、耳聋基因检测就属于临床检测项目,因为其结果(报告)具有临床效力,比如唐氏检测,可以决定孕妇使用流产,所以需要国家颁发的临床牌照。公司拥有两台测序仪(一台一代,一台二代),是投放的而不是购买的(国内除了政府支持的华大基因,其他公司都是采用投放的,即每年使用次数达到3000-5000例,厂商把测序仪免费提供给公司使用),公司正在申请临床牌照;

2)个人委托科研服务方面,由于临床检测受国家管制,目前检测项目只能作为个人科研委托服务,如新生儿天赋基因检测、成人免疫力综合评定,其报告不具有临床效力,只要个人需要出面委托,公司就可以开展业务。
公司科学家团队实力雄厚。带头科学家中科院基因组研究所余军教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引进中国的科学家;杜克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夏文乐教授,09年的时候被评为10大最值得关注的科学家之一,此外公司内也不少海归博士,并定期与杜克大学进行技术交流,送人员去国外培训。

(四)中源协和将建立中华基因组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建立是基于中国人群数据库的中国人疾病相关基因的分析及算法,将来谁掌握了中国人群数据库,就可以对疾病预测方面取得优势。庞大的基因测序统计,可能会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比如判断乳腺癌发生率为87%,从而给予易感人群早期未发病之前的治疗指导。由于国内民族较多,各个民族的基因测序各异,地域形态如高原和平地也对基因测序带来统计困难,因此,基因测序的大量科学的统计壁垒很高。目前做中华基因组数据库的还有华大。

中源协和基因检测业务前景广阔。尽管之前没有全力拓展此业务,2013年年报的基因检测收入已经有2800万,主要是来自儿童天赋基因检测(芯片检测),客户主要是是脐带血的客户,尚未拓展此业务,因此收入贡献不大。公司基因检测方向是唐筛与新生儿耳聋、孕妇糖尿病、孕妇高血压,将与医院进行更深层次的运作。目前唐筛主要还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推广较多,二三线城市潜力巨大。基因检测市场有地域性,华大基因主要优势区域在广东、博奥生物主要优势区域在北京,而公司在天津区域政府公关能力较强,具有优势。且公司将利用多年积累的、布局全国的干细胞存储销售网络大范围向全国推广,协同效应较强

全部讨论

2014-10-24 16:24

唐氏综合症基因检测、耳聋基因筛查等,目前全国产前诊断项目公司主要有华大、贝瑞和康、博奥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