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增长跟随哪个指标,才能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我们的收入增长多少,才能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这个问题未必如看起来那么好回答,在探讨收入如何增长以维持生活水准时,不同人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可能是不一样的,或者说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叫“维持现有生活水平”。

最直接的指标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统计局给出的定义:CPI是度量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动的相对数,反映居民购买的商品及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通俗点,CPI是衡量一篮子消费品和服务随时间推移价格变动的指标,也是被用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最常用指标。

最近10年的CPI平均增速在2%上下,如果我们以CPI为基准,理论上,只要个人年收入的增长率与CPI的增长率持平,也就是收入年增长2%左右就能够保持生活水准不变?

然而,CPI不是完美的衡量工具,它的统计方式与多数人的实际消费模式和消费分布不同。

CPI篮子中大约30%的权重被赋予食品,剩余的约70%分布在居住、衣着、交通通信、医疗、娱乐等7类上。特别说明,CPI中的居住类包括水电气价格、房屋租金等,但并不包括房价。

显然,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食品30%的占比高了,再直观点,猪肉这一单项在CPI中占比约3%,你一年的支出中有3%花在吃猪肉上吗?

除了占比高,食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也遥遥领先于CPI篮子中的其它7类。最近20年,拜“猪周期”所赐,食品价格的年同比增幅曾逼近25%,而在同一时期,居住类价格的同比增幅从未高于10%,其他六类的同比增幅更是从未高于3%。

权重大加上波动高,中国的CPI数据事实上为食品价格波动所主导。所以人们戏谑,CPI只关注你的肚子,只要你能吃饱,那就意味着生活尚可。

更真实口径的通胀,要聚焦于货币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说过:“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

简单说,通货膨胀发生是因为供应的货币数量过多,导致货币的增长速度超越了市场上的实际需求。因此,通过计算货币的供应量,我们就能对通货膨胀的程度有一个基本的估计。

我们主要关注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2,它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储蓄存款等。如果M2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能出现通货膨胀,即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最近10年的M2平均增速大概是10%多点,当然这不全等于通胀程度,因为经济的真实增长同样要求货币供应的相应增长。因此,为了更准确衡量通胀状况,我们需要从M2中扣除经济增长带来的正常货币增长部分(用GDP的真实增长率表示),得出“M2增速-真实GDP增速”。

“M2增速-真实GDP增速”算是全社会口径下的价格变化衡量指标。或者也可以用名义GDP增速替代M2增速,得出“名义GDP增速-真实GDP增速”,这也是GDP缩减指数的定义,式子中的名义GDP增速包含了价格变动因素,真实GDP增速则是社会的真实产出。

“M2增速-真实GDP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真实GDP增速”的计算内在逻辑相似,实际上拉长时间跨周期来看,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整体上也大抵匹配。

现在,我们有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标准来分析我们的收入增长:

首先是最低标准。CPI篮子的统计基本代表了生活的最低标准——以“吃饱饭”为代表的必要支出,因此我们的最低标准就是收入跑赢CPI。近几个月,CPI一直在低位运行,上个月(23年12月份)的CPI同比下降0.3%,那么意味着最低标准下,只要你的收入与去年打平,甚至还能比去年过得更好。

然后是正常标准。生活不只是“吃饱饭”的问题,还在于更广泛的生活质量,对于我们的大多数,“维持现有生活水平”需要收入增速大于“M2增速-真实GDP增速”。“M2增速-真实GDP增速”的最新数据是4.5%(9.7%-5.2%),你是否感觉到压力了?

除了最低和正常标准,我们还能不能有更高追求

对于财富增长主要来自资产的人群,比如企业家、投资者等,追求的是能够吃掉货币增发带来的福利,因此他们的财富增长应当达到或超过M2的增长速度,以保证其资产的实际价值。

综上,想要“维持现有生活水平”,不同人群需要不同的收入增长目标。

对于“躺平”人群来说,跟随CPI增长速度可能足够;对于追求更广泛生活质量的人群,需要以“M2增速-真实GDP增速”为目标;对于以资产性收入为主的资产配置者,他们的目标是财富增长速度超过M2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