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5喜欢:3
$华瀚健康(00587)$

《从管理层思路看华瀚后市发展》


第一部分 公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2014年起,华瀚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确立了医疗、中药、生物制药三足鼎立的战略发展方向,通过公司医药与医疗业务的协同、协作,构建公司在大健康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一、透过业务看管理层思路
(一)传统中药领域
公司的思路是,巩固传统中药销量,加大独家大品种销量,开拓中药颗粒产品。
公司沙文中药基地建成后,公司的中药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公司加大了盈利能力强的独家大品种芪胶升白胶囊、妇科再造丸等的再评估和推广,同时,利用中药颗粒产品放宽准入的契机,加大对颗粒产品的研发。
(二)生物制药领域
公司的思路是,围绕胎盘原材料,形成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人胎盘血白蛋白注射剂、人胎盘组织液注射剂、人胎盘片等生物制药以及胎盘小分子多肽产品,金紫肽、极肽、 UC小肽等保健品的核心竞争力。
(三)医疗服务领域
公司的思路是,供应链与医院投资并重,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医院投资以三甲综合医院、专科连锁医院为主,构建在整形、生殖、疼痛康复等专科领域的优势。
(四)协同、协作领域
公司的思路是,以自建医院、合作医院,取得生物制药、制品原材料胎盘的采集;以自建医院、合作医院推广使用自家医药产品;以供应链、非常6+1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以学术交流、科室共建、融资租赁等方式深化与医院的合作。
二、各业务板块的发展现状
毫无疑问,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实施战略的路径也是清晰的,但业务发展并没有管理层所预期的顺利。
(一)医疗服务方面
1、供应链业务取得突破
目前,公司与8家合作医院开展了供应链业务,截止2015年12月31日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供应链业务收入4.11亿港元。
2、干细胞储存及其他医疗服务取得进展
目前,公司与21家医院开展了非常6+1模式的合作,截止2015年12月31日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干细胞储存收入1610万港元,提升临床学科及其他医疗服务收入4870万港元。
3、自有医院建设在推进
(1)六盘水凉都人民医院规划为三甲医院,总投资15.8亿元人民币,床位1500张,公司占68%股份。部分科室即将开业。
(2)铜仁市中心医院规划为三甲医院,总投资6.5亿元人民币,床位560张,公司占100%股份。已签订合同。
(3)江苏淮安经开区医院,已签订合同,前期已投入1亿元人民币。
(4)衡阳石鼓君逸康康复专科门诊已经开业。
(5)上海整形美容医院在建。
(6)其他医院也在规划论证建设中。
4、医疗基地及设施在完善
(1)铜仁配送中心已建成。
(2)干细胞库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一期已建成并投入运营。
(二)中医药、民族药方面
1、已上市主要产品有日舒安洗液、日舒安湿巾 、妇科再造丸、芪胶升白胶囊、止嗽化痰丸等。
2、生产能力方面,贵州沙文区生产基地新建了9条GMP生产线 ,可生产81个医药品种,其中,21个妇科产品和28个独家药品 。
(三)生物制药方面
已上市主要产品有易孚、易贝、金紫肽、极肽、 UC小肽 等。
(四)主题健康养老项目方面
目前,公司在贵阳沙文工业区,规划打造生态公园为主题的“汉方.谷”综合健康养老项目,得到了贵阳市政府的支持,现项目在规划报批阶段。
三、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公司在各业务板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但也遇到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医疗服务板块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自有医院方面
自有医院属于重资产投资,需要投入的资金大,回收周期长。公司为了发展医疗服务,除了在银行贷款1.44亿元外,在证券市场频频融资,先是向华融香港和建银国际发行6.8亿港元的可换债券,后又以二股供一股在市场融资31亿港元,2016年7月通过海通国际发行1.5亿美元的债券。
2016年7月,中国银行董事长田国立等到公司考察,应该与公司的融资需求有关。但鉴于医院尚未建成和形成稳定的现金流,通过银行贷款尚需时日。
公司的频频融资,引来了投资者的质疑和用脚投票,股价不断走低。目前公司通过证券市场再融资,比较困难。而医疗服务需要一定的规模才具有竞争优势,目前,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公司医疗服务发展的瓶颈。当然,医院的管理经验、医师人才的储备、患者的信任和口碑都需要积累。
2、 供应链方面
给医院供应药物、耗材等是多少企业梦寐以求的事情,公司虽然在供应链方面取得了突破,但也仅限于六盘水和铜仁市的8家医院,贵州省内省外其他地区还无法突破。其他21家合作医院的合作,仅限于非常6+1,没有供应链业务合作。
3、干细胞储存和基因检测等方面
由于老百姓对干细胞储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这项业务还处于始步阶段。干细胞和基因药物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中药、民族药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招标控费,药品利润率不断下降。已有中药产品无法增大销量,公司欲拓展的中药颗粒产品也没有取得突破。
(三)生物制药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目前,公司虽然对人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的提取纯度达到了90%,但仍然没有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人神生产的前提是,公司必须稳定药品剩余10%的物质含量,由于胎盘原材料个体存在差异,稳定药品剩余10%的物质含量的难度很大。另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把人胎盘血白蛋白注射剂、人胎盘组织液注射剂上升为血液用品,提高了原有标准,公司无法转移到贵州省生产,只能在北京走药品再注册程序。
第二部分 公司转型与市场的冲突
由于在药品研发方面的落后,公司在中药、生物制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遇到了瓶颈,急需转型,给公司发展注入原动力。
医疗服务属于重资产投入领域,国家对民营企业的放开,给民营企业介入医疗服务提供了舞台,谁能抢占先机、抢先布局,取得先发优势,是在该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2014年,公司确立了大力发展医疗服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公司总裁邓杰说,要用2年的时间,走完医药领域10年才能完成的规模。
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中,虽然通过自身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但对于医疗领域投入所需资金,还是杯水车薪。为此,公司在账上有资金的情况下,仍然频频向市场融资,引来了市场的质疑,股价不断走低。空方认为,公司账上有现金,却频频融资,不合逻辑。2016年7月,公司发行年利率为7%的美元债,让空方下了最后决心。应该说,公司与市场的沟通不到位,和空方对公司大跨步转型急需资金的不理解,是造成被恶意做空的主要原因。
公司被恶意做空后,很多不了解公司情况的投资者认为公司是老千,就连很多在雪球上的大V,也认为公司是老千,他们的看法是,公司账户有这么多现金,还频繁融资,就凭这点,一分钟就能断定公司是老千。
那么公司到底有没有做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从做假动机看
公司所处医药医疗行业,正处于中国老龄化加速时期,行业前景光明。医药行业虽然因政府招标,价格有所下滑,但总体还是盈利的。从这个角度看,公司没有作假的动机和目的。大股东如果要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完全可以利用香港的合法规则出老千不断合股供股,而无须面临被刑事追究。大股东为什么要造假要面临被刑事追究呢?在股价下跌时大股东多次增持,公司也回购股票。如果公司要造假,也是很多人参与,肯定不是一个人独享利益的,大股东能从中分得多少呢?如果大股东一方面造假,一方面自己增持造假虚增利润的股票,不是脑子有问题吗?更不可思议的是,还多次让公司管理层行使购股权,那不是把自己的中层干部也坑了吗?虎毒不食子,更不可能自己吃自己吧?
二、从风险收益比看
大股东有学历、有地位,与政府的关系也可以,这些很多投资者都清楚,但对于大股东在实业投资方面,估计了解的人不多。大股东多年从事实业投资,除投资上市公司股权外,还在很多领域投资非上市公司实业,在林业、农业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如大股东投资控股的贵州园方林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巨资投资贵州剑河园方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剑河园方林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为政府控股大型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贵州省人民政府。
让有钱、有实业、有超强经营能力、有社会地位的人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做假,可能性不大。
三、从被做空及股票停牌后的反应看
公司被做空后,公司对做空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澄清,并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和注销了部分股票。因大股东增持超过30%,会涉及全面要约收购,大股东没有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但与大股东看法相同的个人或者机构,应该进行了买进股票的操作。
由于被做空,审计机构要求提供额外资料和增加审核程序,致使公司无法在9月30日前完成年报披露工作,股票被迫停牌。从公司9月30日的公告看,公司使用了“然而”的字眼,显然对安永有不满情绪。但10月19日,公司公告由公司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董事委员会,全权处理安永来函的内容,以及安永以后提出的问题,表明了管理层的坦荡。大家知道,独立非执行董事是外聘监督公司的人,与公司没有利益关系,被聘用的大多是大学教授等名流,对自己的名声非常在乎,有意袒护公司做假的可能性不大。
四、从公司的股东结构、股权架构和大股东投资的非上市公司实体看
公司二股东虎豹企业,是新加坡强势企业,一直派有非执行董事监督公司经营。
公司的股权架构是,公司控股核心企业贵州汉方医药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贵州汉方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然后通过核心企业单独或者与其他企业一起合作投资,股权架构合理。
大股东投资的非上市公司没有医药、医疗行业,与公司没有同业竞争。在过往的业务中,除公司为取得贵阳沙文用地享受优惠政策需要国内企业申请,由大股东持股的贵州汉方(集团)有限公司代持外,没有其他业务交叉。
第三部分 公司后市走向猜想
公司从生产妇女洗涤用品的小企业发展到现有规模,是大股东十几年心血的结晶。不论公司是复牌,还是被摘牌,抑或是私有化,都不会改变大股东继续推进公司发展战略和大力发展医疗服务领域的决心。大股东要发展医疗服务领域,决定了其不会轻易放弃证券市场的融资地位。
一、私有化
目前,不论是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还是在香港上市公司私有化,想回归A股上市,中国证监会采取的是不支持的态度。公司如果要私有化,一是不容易取得中小股东的支持,二是私有化后,没有了融资平台。除非大股东与A股上市公司谈妥后私有化,公司资产装入A股上市公司。但这样对大股东来说,已经没有实际控制权。大股东没有了施展的舞台,大股东会甘心吗?传说曾有大型国有药企及保险公司要求入股,都被公司拒绝了。从这个角度分析,大股东不会轻易私有化。
二、被摘牌
公司会不会被摘牌?从第二部分的分析看,可能性不是很大。公司就是有不规范的地方,也是整改完善的问题。
三、复牌后股价会不会长期低迷
大股东目前持股接近30%,二股东持股接近8%,公司高管持股加上这次相同看法人的增持,加起来应该有20%,而现在仍然持股的人,绝大部分都是长期价值投资者,在股价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不会选择卖出,因此。市场浮动筹码并不多。股价长期低迷,与公司的目标、公司的利益不相符,股票只有走牛,才能够恢复市场信心,才能够在市场继续融资,并不断推进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投入。如果股价继续走低,相信管理层会引入大型国企,改善股权结构,增强市场信心。相信公司复牌后,在深港通、基金互认、保险资金放宽港股投资限制,以及国内资产慌、资金泛滥,需要海外资产配置,香港市场流动性得到改善,和在公司业务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股票会走出波澜壮阔的大行情。

全部讨论

2016-10-21 11:42

陷的太深,这不是做二级市场的思路

2016-10-21 10:57

连发?

2016-10-21 09:28

仅以此文献给有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