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又一轮过山车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喜欢:3

千呼万唤始出来,26日晚上,我和很多洋河股东一样,时不时点进资讯媒体看看洋河财报出来了没有。

七点半,八点,九点,十点半,十一点,一直没出,心想明天27号出也不算违规,可能是27号才出?

于是在十一点多躺下睡觉,睡前还刷了一下:还是没出。

在凌晨2点多起夜,顺手拿起手机了刷一下:呀!出了!!

2023年营收增长10%,利润增长6.8%,营收331亿,净利润100亿。

脑袋一嗡,我的预测是净利润差一点应该也有105亿,好一点的话有108亿,毕竟前三季度净利润就102亿了,按往年第四季度净利润都有个3亿左右的,怎么回事?

匆匆打开年报一看,2023年第四季度竟然破天荒地亏损了,净利润-1.87亿,扣非净利润-3.22亿,Oh,谢特!

2024年一季度营收增长8.0%,净利润增长5.0%,扣非净利润增长6.5%,Holy,谢特!!

打开隔壁老窖的一看,23年年报营收+20%,净利润+27.8%;24年一季度营收+20.7%,净利润+23.2%。不是,哥们,这么牛吗?再看看汾酒和古井,一个比一个牛啊!

由于我对洋河2024年一季度的预期是10%~15%的增长,失望之下,就有了此贴:

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天,我很早就起床打开电脑看财报了,仔细地看了洋河的年报和一季报,做好了数据摘录和整理,因为下午老婆有重要的事,我得做好后勤工作,所以就没时间发文了。

晚上很晚才回来,在网上看到老唐要清仓洋河,有点诧异,看到讨论的人很多,我意识到这是真的,自从老唐转移阵地后就没关注老唐了,我投资洋河确实缘起于老唐,那是2019年8、9月份的时候,是我开户入市的第一年,四五年的时间,想想既短暂,又漫长。

说回洋河吧。

洋河2023年第四季度之所以亏损,是由于销售费用的剧增,2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才35.6亿,而23年单单第四季度销售费用就高达18.2亿!使其费用成本超过营业收入,24年Q4营业利润为 -3.36亿,由于1.42亿的所得税返还,净利润最终调整为-1.88亿(也就是说不退税业绩更难看)。

而2023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主要也在于销售费用大增,从去年的41.8亿,激增29%到今年的53.8亿(主要是广告促销费用大增,从去年的24亿增加到今年的近35亿),税金及附加是第二影响因素,同比增长了20%。好的地方也有,比如管理费用同比减少了9%(管理费用比例已经连续三年下降,从2020年占营收的8.2%下降到了2023年的5.3%)。

然而,销售费用的巨大投入也拉不来营收的增长。

在2022年的年报中,管理层表示:“2023年力争取得营收15%的增长。”那时同步出来的23年一季度报显示洋河营收同比增长15.5%,净利润同比增长15.7%,当时的一季度的成绩不错,让管理层有这个底气定出15%的增长目标,当时不管是管理层还是投资者,都是乐观的(包括我),只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形势开始出现转向,洋河经营遭遇困难,增长逐渐乏力,鬼故事开始频出,年度产销量大幅下降(23年营收还增长了10%,说明结构优化了,通俗点讲就是产品均价提高了),最终没有完成年度业绩目标,营收只增长了10%。

当时文字中尽显乐观,也开始装起来了,朴实无华,枯燥乏味。

呵呵,今天再看,真的小丑….

洋河23年年报唯一的亮点就是分红率从往年的60%提升到了70%,算是一个惊喜(不全是惊吓…),我本来预期今年依旧60%的分红率,即每股4.2~4.3元的分红的。

洋河确实表现很差,洋河这几年做得不好,在头部酒企中是差等生,这是事实。以后白酒行业中的趋势依然是“少喝酒、喝好酒”,在产销量逐年下降的当下,竞争是存量的竞争,白酒行业势必分化严重,结构性复苏和消费升级趋势不改,竞争激烈是必然的。

洋河这几年的表现在头部白酒集团中是差等生,烂透了。但是,拿到白酒行业外,它摇身一变,又成了优等生。就像一个NBA板凳球员,来到CBA,打得TMD像个乔丹。

20%的净资产收益率,极少的应收款,大量的预收款及强势占用上下游资金,0有息负债,账上类现金资产达到了总资产的55%,172亿(24年Q1)不贬值的存货,有地处经济强省江苏的地方国资委作为其大股东,湿地名酒,三届八大名酒称号,绵柔鼻祖,开创以味定型的先河,一年给国家纳税85亿(占营收25.7%)。

这样的洋河,放到大A股,还是妥妥吊打98%以上的企业的(别不信,你找出100家比洋河好的企业出来看看)。

2023年年报中,管理层感觉就低调了许多,也是,这种表现想装杯也装不起来,张董今年就收敛了不少,排比句也少了许多,24年的业绩目标也务实了:“力争营收增长5~10%。”

合理。

洋河24年一季度营收已经取得了8%的增长,我觉得这个年度业绩目标还是很务实的,大概率能达成,我预计2024年全年业绩取8%的增长,即2024年营收355±5亿,净利润108±2亿。

保守点,取2023年100亿的利润。

对应现在100块的股价,1500亿的市值,15倍的PE,6.7%的投资收益率,4.66%的股息率,我选择继续持有,未来不排除继续加仓的可能,但我对价格会比较苛刻。(另外,由于刚结婚,家庭要用钱比较多,我可能没闲钱投资了,所以,我没加仓不代表我不想或不敢加,而是我真的没钱加了。)

各大名酒企业都有自己的气质,它们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洋河给我的感觉就是“稳”,业绩不会大起大落,让我有种安心的感觉。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买“五泸汾古”了,今天说实话吧,因为懒,没研究太多,还没达到能买入的把握。但不排除以后买入的可能,只要我觉得认知到位了,有把握了。

企业的价值是其整个生命周期产生的现金流的折现值,对于一个存在几千年的成瘾性行业,一个有着几十年上百年历史的品牌酒企,我对洋河的未来是不担心的,只不过是茶杯里的风暴,什么杨/张董、王董、张董,不过是历史的过客,国资才是主人,拿着洋河这种企业,股市关闭十年,我也夜夜安枕。

我坐着过山车,从2019年开始的低谷坐到了2021年初的高潮,又坐着从高潮下落到今天的低谷,未来是否还有高潮?

太阳底下无新事,你觉得呢?

本人持有37%的洋河,观点必然偏颇,请谨慎看待。

$洋河股份(SZ002304)$ $贵州茅台(SH600519)$ $腾讯控股(00700)$

全部讨论

04-29 08:13

文章中鬼故事三字应换成真故事,市场作为企业的称重器是有效的。

04-28 23:07

洋河

04-28 21:40

白酒中的鸡肋 题材中的王者 跟这个企业的定位一个吊样 高不成低不就 说好听点就是中庸 难听点就是摆烂仔 高度再上升一下就是懒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