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下场买国债,真的会引发大通胀吗?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最近有个话题特别火,就是央妈准备亲自下场买国债了。这个消息一出,网上就炸锅了,有人说这是财政赤字货币化,要变成无锚印钞,无限印钞了,后果就是财富贬值大通胀。但是也有人说,这是为了丰富咱们的货币政策工具箱,跟量化宽松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咱们先来了解一下国债。国债就是一个国家政府的债务。看看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国债规模,你会发现,这些年不管是哪个国家,国债规模都在飙升。最能借钱的两个国家就是美国和日本,一个债务规模高达35万亿美元,一个债务规模高达1000多万亿日元。跟40年前相比,日本的国债规模扩大了10倍,国债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国家GDP的260%。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国家全民不吃不喝,两年半才能把债给还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国家要借这么多钱呢?这就涉及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区别了。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就应该什么都不管,让市场自己去运行,出问题了自己去调整。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不对劲啊,既然你说你的供给就能产生相应的需求,那你怎么解释有这么多劳动力,但是没有工作的问题?还有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经济危机,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市场的自我调整能力好像也不怎么样啊。所以,就出现了凯恩斯主义,他就认为这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需要政府出手干预。

一开始这个策略还很有效,但是慢慢的也出现了问题,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空转。比如咱们的3年期国债固定利息为3.2%,5年期国债固定利息为3.37%。既然有利息,那就有利可图,尤其是市场上其他地方都不赚钱的时候。那资金很大概率就会一窝蜂的去买国债。

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大量资金在金融系统里空转,或者发行各种各样的衍生品来炒国债。发国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国债发多了,就意味着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那国债的价格就会下降,那实际的收益率就会变高。比如你发了一堆国债,但是因为发的多,本来100块就能卖出去,现在只能降到95才能卖出去,那发行国债的人实际上要付的利息就会多很多。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它影响着市场的利率。理由就是国债收益率就这么些了,你搞其他生意或者投资的话,低于这个利率就没有了任何的吸引力。所以国债发多了,国债收益率提高,也会导致社会的融资成本上升。

有没有办法解决呢?那就是央行买国债。金融机构和银行不是不愿意放贷而炒国债吗?那央妈直接给你买了,印钞机一开,108块买进,你要是还玩国债,三年后也就只能拿到109块,那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就非常低了,基本上无利可图,那资金炒作国债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倒逼银行和金融机构积极放贷,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还有一个好处,央妈大量的买国债,也就是需求增多,供给就相应的减少,国债价格就会上涨,那国债的实际收益率就会下降,相应的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以及政府的融资成本就会下降。

至于无锚印钞嘛,那可以说是无稽之谈。以前我们以外汇储备做锚,也就是外贸顺差收到多少美元,我们就对应发多少人民币,但是现在这锚定物已经从美元变成了美元加银行等机构对央妈的债务了。银行找央妈借的钱,实际上就是社会上的资金需求,这也是一种锚。

看明白这些,我相信你就能看明白现在央妈这么做的原因了。一个就是作为货币政策,比如降息等手段的补充,让资金不要空转,另一个作用就是活跃经济。至于通胀嘛,那是后面才需要考虑的,现在首要解决的就不是通胀的问题。

总的来说,央行购买国债并不是无锚印钞,也不会直接引发大通胀。这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目的是为了调控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当然,这也需要我们理性看待,不要盲目恐慌。毕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