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研发段位分档:谁是青铜?谁是王者?哪些公司研发与业绩共振增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研发支出,一个与企业创新能力息息相关的财务指标。

往大了说,营收、净利、增速,多的是比其更能高效直观验证企业指质地的财务指标;往实用性说,也有价格、市盈、同行业估值性价比这类可以验证企业在市场中卖价的超实用指标。

那么关注研发支出,意味着什么?

企业生命力与研发费用之间的关系

从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2022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排行”,第一名,华为研发投入金额超1400亿元,比排名后两位的阿里巴巴腾讯加起来还要多;从资金总额上看,前十民企的研发费用总和为3808.9亿元,占了前1000家民企研发投入总和的35.26%。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基因科技、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带动下,无论是高科技行业,还是医药、汽车、制造、金融、消费品行业,创新驱动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研发费用投入、技术人员配置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从榜单上头部公司的研发比重上可见一斑。

而根据犀牛之星研究院整理的全国工商联发布的近三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和“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榜单,可以更早的发现研发费用和企业业绩的正相关表现:

标出的是近三年来在排名或研发榜单只出现过一次的公司,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受政策比如房地产行业的恒大、中南控股;另外一类是受行业竞争格局影响,或家电零售的苏宁、国美,在这种不可抗不可逆的绝对冲击因素下,才赫然总前十强榜单消失。

而除此之外,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即便是风雨摇曳的行情,近三年间的前十强和研发投入前十榜单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基本规模和行业的排名和研发支出,一直保持着正相关的稳坐前十榜首之中。

明确其重要性和正相关情况后,我们将目光移至主场北交所。

研发投入与业绩共振增长的公司

以下分两部分讨论,一为已上市公司上市后研发情况、业绩、行情几个指标之间,有没有明显的牵动作用;二则是对研发比重头部的公司和整体相比,有无特点可言。

已上市公司

根据犀牛之星研究院统计,截至11月26日,北交所已上市公司共计128家,从近两年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看,板块内上市企业呈现逐年提高的上升趋势。

从最新研发占比情况(2022年中报)看,研发强度最高的前三名是数字人诺思兰德微创光电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数字人和微创光电在2022年中报的营收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因此研发费用占营收比数值才出现急速提升,所以很难说占比最高的这些公司对创新研发的态度保有更进取态度。

只论研发占营收比很大概率会存在数据对了,但结论不准确的可能。

故此犀牛之星研究院,结合营收的增长情况、研发具体费用及变化,得出一份更综合的排名。

首先,研发支出与占比综合排名比较高的企业有这些:

那么,保持良好的研发投入费用成本和占比后,这些企业在业绩以外,成长性和市场表现上,有没有亮眼的表现呢?

从行业上看,研发支出和占比比较大的企业基本集中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软件、电子设备制造行业。

从经营情况上看,这部分企业的2021年营收均数为8.23亿,2022年中报营收均数为2.83亿;北交所所有企业的2021年营收均数为6.57亿,2022年中报营收均数为3.77亿。

从成长性上看,这部分企业的复合增速为平均营收增速20.56%,归母净利增速58.93%;北交所的复合增速为平均营收增速17.17%,归母净利增速30.09%。

从部分与整体的比较之中,研发强度比较大的企业在经营成果上短时间内比较难显现出来,但在成长性上,这部分企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结语

作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北交所本身就以中早期创新型企业为主。

目前北交所内的企业创新发展整体态势强劲,但也存在研发强度不高、布局不够、科技领军企业数量不足等问题。

比如从研发强度的持续和综合程度看,北交所都并没有太亮眼突出的企业,排名较强的十余家企业假设放在大A市场中,也处于几乎没有竞争力层级,因此可以发现这些企业仅能在成长性上稍显优势,具体的经营情况和二级市场内则几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聚焦自主创新,是我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而研发无疑是重中之重,研发投入则是可以探究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的重要一环,如何更新更强,答案其实都在财报里,有没有,信不信,等不等的到,对投资者来说都是考验了。

全部讨论

2022-11-28 19:19

别费劲了,都是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