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招牌为何300年不倒?--同仁堂(中药重点公司分析系列)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17

因为感觉大家应该对“同仁堂”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比较了解,无需过多介绍。所以这篇原本就想着只从同仁堂的财务数据入手把这几年的经营情况分析清楚即可。

但是经过查看同仁堂的历史,发现还是很有必要从头说起的。

同仁堂作为中国典型的中医药的优秀代表,它的历史即是它的竞争优势,只有理解了为什么它历经300年仍然是中华第一老字号的原因,真正了解了品牌的价值,大概才能清楚同仁堂的投资逻辑。

同仁堂的前世

同仁堂品牌创始于 1669 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三百五十余年的悠久历史。

据传,少年康熙曾得过一场怪病,全身红疹,奇痒无比,宫中御医束手无策,康熙心情抑郁,微服出宫散心,信步走进一家小药铺,药铺郎中只开了便宜的大黄,嘱咐泡水沐浴,康熙按照嘱咐,如法沐浴,迅速好转,不过三日便痊愈了。为了感谢郎中,康熙写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并送给他一座大药堂,起名“同仁堂”。

到了康熙四十五年(1706),乐显扬(同仁堂初创人)三子乐凤鸣将同仁堂所制362种成药分门汇集成书,名为《乐氏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就是出典于该书序言,而后成为同仁堂的传统古训。

同仁堂人始终遵循“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道德准则,将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一直传承了下来。

据史料记载,自1723年(清雍正元年)起,同仁堂就开始为清宫供御药,前后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为其奠定了强大的文化根基与品牌价值。

同仁堂的今生

自创始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乐家共有十三代传人经营同仁堂

一九五四年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七年 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中药西制的先河。

一九七九年 同仁堂厂、店牌号得以恢复。

一九八九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一九九一年 同仁堂制药厂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

一九九七年六月 由集团公司六家绩优企业组建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七月,同仁堂股票在上证所上市。

同仁堂金字招牌为何可以三百年不倒?

同仁堂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句古训告诉了你原因。

从开业之初,同仁堂就十分重视药品质量,并且以严格的管理作为保证。创始人乐显扬的三子乐凤鸣子承父业,1702年在同仁堂药室的基础上开设了同仁堂药店,他不惜五易寒暑之功,苦钻医术,刻意精求丸散膏丹及各类型配方,分门汇集成书。乐凤鸣在该书的序言中提出“遵肘后,辨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同仁堂制作药品建立起严格的选方、用药、配比及工艺规范,代代相传,培育了同仁堂良好的商誉。

在许多老北京人眼里,同仁堂的命脉就在这个“仁”上。同仁堂不管炮制什么药,都是该炒的必炒,该蒸的必蒸,该炙的必炙,该晒的必晒,该霜冻的必霜冻,绝不偷工减料。

例如像虎骨酒和“再造丸”炮制后,都不是马上就卖,而是先存放,使药的燥气减少,以提高疗效。虎骨酒制成后要先放在缸里存两年,再造丸要密封好存一年。

再例如制作乌鸡白凤丸的纯种乌鸡由北京市药材公司在无污染的北京郊区专门饲养,饲料、饮水都严格把关,一旦发现乌鸡的羽毛骨肉稍有变种蜕化即予以淘汰。这种精心喂养的纯种乌鸡质地纯正、气味醇鲜,其所含多种氨基酸的质量始终如一,保证了乌鸡白凤丸的质量标准。

三百多年来,同仁堂遵循古训,为了保证药品质量,坚持严把选料关不敢放松。形成了较强的行业口碑和消费者心智品牌护城河,在消费者的眼里,同一种药,只要是“同仁堂”品牌的,就代表着质量更胜一筹,药效更好。

这一点与茅台的品牌力有点儿像。这两个品牌能够从历史的长河中留存下来并且成为现代社会行业知名品牌,有一个共同点: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视质量为生命,代代相传。

同仁堂的明星产品有哪些?

公司拥有800余个药品品规,常年生产的中成药品规逾 400 个。

主要产品按照心脑血管、补益、 清热、妇科进行划分。

心脑血管类代表品种包括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愈风宁心滴丸、偏瘫复原丸等;

补益类代表品种包括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阿胶系列、五子衍宗系列、归芍地黄系列、柏子养心系列等;

清热类代表品种包括感冒清热系列、牛黄解毒系列、牛黄清胃系列、连翘败毒丸系列等;

妇科类代表品种包括同仁乌鸡白凤系列、坤宝丸、调经促孕丸等。

前五名的主要品种为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金匮肾气系列。

前五名品种营业收入占公司医药工业收入的50%左右。销量较大。

其中安宫牛黄丸是公司的拳头产品,安宫牛黄丸是我国第一大中成药名药,获批生产厂家有120家有余,但是北京同仁堂安宫牛黄丸市场份额能达到60%。

公司的销售模式有两种,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

医药工业:是与经销商合作销售产品。

医药商业:是通过开品牌药店面向大众。

公司产品主要通过零售药店销往终端,通过医疗市场销售的产品份额总体较少。

截止2022年底同仁堂商业共设立零售门店942家,其中有595 家设立了中医医疗诊所,有 707 家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有医保定点药店占门店总数的 75.05%。

总结同仁堂的竞争优势:

品牌优势 :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品牌,闻名国内外,是一个能够占据消费者心智的品牌。

品种优势 :拥有超过400个品规的产品,品种资源丰富,覆盖心脑血管、补益、清热、妇科、儿科等领域,形成对品牌的有力支撑。

渠道优势:同仁堂在全国各地拥有大量的零售药店和医疗保健机构,能够直接接触消费者,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渠道销售产品。

下面看几组数据对近五年公司经营情况做个了解

销 量

收 入

单从销量来看,近五年不稳定,整体是同比下降的状态。

但是收入端看到整体收入是处于稳定增长状态的。也就是说有涨价的因素也有单价较贵的药品销量上涨的因素。

收入按行业分主要是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这两类,医药工业业务又主要细分为心脑血管类、补益类、清热类和妇科类等四类。从年报披露数据看,心脑血管类产品是公司医药工业业务的主要驱动力量,其他三类产品近年来营收处于波动状态。

医药商业业务则主要依靠门店数量增长带动。

盈利能力稳定,毛利率和净利率均能稳定并略提升,ROE长年稳定在10%以上。

同仁堂的财务数据不能说是特别好的,但类比同类中医药生产公司,同仁堂的财务指标是质量比较好的。货币性资产充足,有息负债较少,现金流健康,商誉较少可以忽略不计。不必担心财务踩雷的风险。

关于中医药行业,从市场环境,到市场需求,决定了是未来具备较大成长空间的行业。

关于行业部分可以看前面的文章了解:

个人认为如果要投资中药行业,同仁堂是必选之一,投资市场有一句话:“做投资,要投两类公司,一类是改变世界的公司;另一类是世界改变不了的公司”

同仁堂茅台不疑均属后者,这种公司是经过几百年的文化沉淀下来的公司,而文化是非常难改变的。

这种公司未来有倒闭的可能吗?我想这个问题在我的有生之年里应该不用去考虑。

但是不管再优质的公司,也不能在估值太高的时候下手,这一定是投资铁律。

关于同仁堂的估值下一篇里聊一聊。$同仁堂(SH600085)$ #中药牛市# @今日话题

(以上均代表个人观点,供参考)
(以上相关资料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企业年报数据)

原文链接:中药系列

全部讨论

虎骨酒,用的什么骨头🦴,同仁堂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吗?

01-15 14:16

同仁堂,

01-14 00:38

01-10 15:30

都特么放量大跌了,还不能消停会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