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家人的亏欠及国家的责任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自己所在这个社会,了解中国人的思想。金观涛、刘青峰两位这本《中国思想史十讲》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窗口,也要特别感谢这本书的荐书人。

中国文化是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超越突破类型,家庭是实现儒家伦理的最基本单元,最小单位是家庭,构建家庭的纽带最强是孝道。孝的实质是什么?孝其实是一种亏欠感,一种感恩,一种等价交换思维。从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逐渐长大,我们看到的都是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让我们有了成长受教育的机会,后来父母为我们张罗婚事、置办家底、带孩子,所有的一切让我们对父母有感恩,有了我们对他们付出的亏欠感。我们需要报答偿还这样的恩情,这便是我们要孝敬父母的深层逻辑。

过去孝道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德的提倡,所以我们的历史有鹿乳奉亲、卧冰求鲤等二十四孝的故事;它是有制度保证的,社会共识和行政里规定具体怎么执行。不管你当多大的官,甚至是祖母祖父去世以后,丁忧,回去守孝三年。父母膝下三年你是离不开他的,他要离开你,你就活不成,所以父母去世以后,不管你做多大的官,都必须回去守孝三年。实在是不行,还有一套程序叫“夺情”。张居正最后他也不想回去丁忧三年,皇帝也不想让他回去,这时候就夺情,继续留在朝堂。

古代的社会里孝不仅是行事准则,更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最常见的就是推举孝廉。汉朝的推举孝廉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被我们熟知的是孔融。(曹操也曾被他爹推举为孝廉。)

 

孝在道德上被推崇,制度上有执行明细,做得好,更有无限前途。想起那句话,要宣扬一种行为,无非是用利益去诱惑,用行动去强制,用精神去号召。现在部分家长一心想着给孩子最好的,缺失了偿还思维,只要能给,都会全力给予孩子,让孩子觉得所获得的一起都是理所当然,没有制造该有的亏欠感,等孩子成长后一起都是自我。

家国同构,家庭又是国家的组成部分。同理,国家在个人成长中提供了场地、资源、环境。我们一出生就占用着国家的资源,享受着医疗教育成长条件.....伴随着祖国这艘大船全球化航行,才有了今天中国传奇的企业家,才有了世界的弄潮儿。没有独木的英雄,只有时代成就的英雄,和一个个国家的弄潮儿。我们一生都对脚下这片土地有着亏欠。我们对它就肩负起了责任。


最近网上很火的一段话: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巴比伦人一样锻造青铜器; 三千年前,我们和古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伐;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无比富;而现在,我们正和美利坚人一较长短;五千年来,我们注视着一个个对手崛起与消亡,观望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和英雄。回想着我们五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太多,证明了也太多。所以记住,炎黄子孙们:华夏民族不可欺,炎黄子孙不可辱,中华命脉不可无断。

道路且漫且长,吾于家人有未尽孝道,于国家未尽之责任,上下求索而探之。

附上原文论述:在家孝敬父母,成年后服务于君王、国家,最后成就自己以道德为终极追求的人生 ( 立身 ) 。《孝经》把父子关系的孝定义为人的本性,并提出移孝为忠的治国理念:“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人对父母孝敬移于对待皇帝就会忠,敬重兄长移于社会就会服从长辈,治理好家事就可移于为官之道。《孝经》的这套说法,完全是家与国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