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产业链创业者,让南京带你飞!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深水财经社 乌海

从外卖配送、观光旅游等消费场景到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生产场景,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加快融入各行各业,市场规模加速壮大,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共同推动下,以传统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实现较快发展。

发展一个产业,必须要有完整的产学研成果和链条,这与可以加快研究成果转化,缩短产业链空间半径,降低经营成本,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在国家顶层设计和鼓励政策出台后,各个地方也纷纷瞄准低空产业,出台了地方性支持政策。但是我们认为,每一个新兴产业一定是有门槛的,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具备发展低空产业的条件,从以往的规律看,也一定会经历百花齐放到优胜劣汰的过程。

深水财经社认为,在目前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城市,南京市是一个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最好的城市之一。

01

低空经济的顶层设计

国家层面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策制定与立法:低空经济被正式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表明其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地位。此外,《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为无人机产业提供了规范化发展的法律基础。

发展规划:在“十四五”计划中,国家提出推动内河高等级航道扩能升级,稳步建设支线机场、通用机场和货运机场,积极发展通用航空,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鼓励和支持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的建设,以及飞行服务站的建立,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低空经济的运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安全监管:国家在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市场准入、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确保低空经济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02

各地方支持低空经济的政策

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支持主要体现在:

地方政策出台:多个省市根据国家规划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低空经济行业的发展,集中于发展低空旅游等新业态模式,以及规范低空空域管理体系。

资金支持与税收优惠:地方政府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企业投资低空经济相关产业。

产业园区建设:地方政府依托已有的航空产业园区或规划新园区,打造低空经济特色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人才培养与引进:地方政府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引进重大科技创新团队,构建人才梯队体系,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国内各个地方政府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旨在促进相关产业的集聚、创新和应用。以下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具体措施:

江苏省苏州市: 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旨在通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建成管理体制顺畅、运行机制高效、基础设施领先、示范效果显著、服务保障有力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体系。

安徽省: 安徽省成立通航控股集团作为国资平台,与民航合资成立子公司,协同复用民航人才、能力、设施等资源,定位通航机场投融资建设运营、通航飞行管理和服务保障、消费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技术研发和人才育引、产业双招双引服务等几大功能。

深圳市: 深圳市作为低空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区之一,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部关于低空经济的地方专项法规,旨在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建设低空无人感知产业体系。

南京市: 南京市政府印发了《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了包括完善低空飞行制度设计、推进空中交通协同管理、提升飞行管控服务能力、打造低空飞行数据平台、建设低空地面基础设施、构建低空数字智联网络等重点任务。

四川省: 四川省有自贡航空产业园、中国科技城(北川)通航产业园两个无人机产业集群,显示出地方政府对无人机产业的重视。

广东省: 广东省作为国内发展低空经济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提出了创新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的举措。

辽宁省、河北省、陕西省: 这些地区也有无人机产业集群的分布,表明地方政府在无人机产业方面的投入和发展。

03

低空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

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主要体现在:

技术创新:随着无人机技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的提高将大幅拓展低空经济的服务范围。

应用场景拓展:低空经济涵盖了航空、物流、旅游、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其发展将促进这些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这种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产业效率,还可以推动新技术、新模式的不断涌现,为社会带来便捷和效率的提升。

市场需求增长:公众对于低空经济服务的认知度提高和接受度的增加,将推动商业物流到个人出行等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

政策环境优化:预计政府将继续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政策法规体系,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低空经济目前有多种具体应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应用领域:

应急救援:在发生自然灾害或紧急事件时,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快速响应并提供救援服务。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能够高效开展搜索定位、物资投放、伤员转运、灾情监测等工作,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和响应速度。

载人通行:低空飞行技术也用于载人通行,如空中交通工具、空中观光旅游等。这为人们提供了新的出行和观光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体验。

农业生产: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如农田监测、植保作业等。这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城市管理:借助低空飞行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环境的监测、城市交通管理等。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可以用于城市规划、环境监测、交通监管等多个方面,为城市管理提供新的手段。

航空物流:低空物流正在逐渐兴起,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可以用于快速、高效、安全的货物运输。例如,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尝试使用无人机进行医疗物资的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低空旅游:低空旅游是低空经济最具魅力和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通过直升机、观光热气球、滑翔伞等低空飞行器,游客可以从空中领略壮丽山川、城市风光、人文景观的独特魅力。

空中作业:除了上述应用外,低空飞行技术还可以用于空中作业,如林业运输、渔船起降等。无轮拖拉机等低空飞行器可以在森林中运输物品,解决林业运输的难题;同时,它们也可以在渔船上起降,为渔业生产提供便利。

04

低空经济产业链有哪些?

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涵盖了救援、交通、旅游、农业、城市管理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经济的未来将更加广阔。

航空器制造:包括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直升机等航空器的研发与制造。

基础设施建设: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飞行服务保障:包括空中交通管理、导航、监视和识别装备的建设与服务。

应用服务:无人机物流配送、空中观光旅游、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多样化服务。

技术研发与创新:涉及低空通信、导航定位、感知探测、气象监测和算力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监管服务:安全监管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确保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

教育培训:低空经济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包括飞行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05

南京的低空产业为什么更发达?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产业优势,为什么我们更看好南京呢?5月15日下午

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浦口区举行,从这次大会我们看到南京在发展低空产业链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支持决心。

南京市为促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具体包括:

政策支持:南京市发布了《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4—2026)》,明确了未来三年南京低空经济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政策涵盖了招引头部企业、培育本地企业、支持企业技改项目、鼓励企业承担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等多个方面,旨在扩大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

财政奖补:南京市对招引的头部企业按实缴注册资本的5%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落户奖励。对于首次获得及复审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市区联动给予补助。此外,还设立了产业基金,投资项目覆盖低空经济领域天使期和初创期项目、成长期项目和成熟期项目。

飞行保障体系建设:在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数据平台和低空数字智联网建设等方面给予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配套支持;对新开航线和架次标准的运营企业给予奖励。

应用场景拓展:每年遴选发布创新应用场景;鼓励政府部门与低空企业合作开展

产业发展生态优化:设立产业基金,如南京市航空航天产业母基金;引育产业人才,落实专项人才政策;打造品牌展会,提供补助。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成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点)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3个以上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规划1—2个通用机场;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这将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数据平台建设:打造市级低空飞行数据平台,提供大数据存储、地理信息采集处理、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等服务。

安全高效飞行管理:建立低空飞行制度规范,实现低空空域管理数字化、网格化、智能化。

重大活动组织:举办行业赛事论坛、会议会展,扩大南京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南京市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产业基础:南京是国内最早一批涉足低空经济的城市之一,早在2018年就开始在南京浦口区进行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目前,南京已集聚百家航空航天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2023年关联产业实现营收近30亿元。

技术研发:南京拥有多所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这些机构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技术积累,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策支持: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低空地面基础设施,如通用机场和起降场,以及低空数字智联网。

场景应用:拓展了包括长江巡检、物流、血液运输、城市综合治理等多样化的场景应用。

资金投入: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包括产业基金和涵盖全产业链的多个项目。

人才优势:南京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众多高端人才,包括两院院士、中青年专家等,这些人才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南京市通过一系列政策和举措,结合其在产业基础、技术研发、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应用、资金投入和人才优势等方面的优势,正积极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