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昆山农商行:做好自己,方有底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冰火

截至4月底,42家上市农商行的年报全部出清,我们之前也做了详细分析。从今天开始金融小强将把目光投向那些正在排队中的拟上市银行,看看他们过去一年的经营情况。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下昆山农商行,为什么呢?因为之前在申报队伍中的10家农商行,已经有4家中止审查,5家终止审查,昆山农商行是唯一处于正常申报过程中的农商行。而与其他非上市农商行相比,昆山农商行的年报基本都是按照上市银行标准编制的,足以看得出来他们对于上市可以说是志在必得。

昆山是全国百强县之首,昆山农商行也是当地唯一法人银行,他们与昆山经济社会深度捆绑,享受到了昆山的发展红利。但正因为昆山经济的发达,所以也是全国银行业的必争之地,恐怕没有哪个县级市的金融业竞争能有昆山这么大。

过去一年整个银行业都面临很大考验,那么昆山农商行发展得如何,他们将IPO之路进行到底的底气在哪呢?

业绩表现: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中国制造业看江苏,江苏制造业又要看苏州,除去苏州本市外,下辖的四个县级市号称“苏州四虎”,分别是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其中,昆山2023年GDP达5140.6亿元,连续19年霸榜全国百强县头名。

经济发达的地方,金融服务需求就旺盛,金融业也更发达,目前张家港、常熟农商行、包括原来的吴江农商行都已经上市。但是位于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农商行,却一直“待字闺中”,着实有点可惜。

昆山农商行的规模和业绩增速去年是可圈可点的。

据其官网发布的2023年年报,去年该行营收达到39.1亿,同比下降4.35%;实现净利润17.57亿,同比增长6.41%。

大家都知道,去年银行业整体都面临收入端的压力,42家上市银行有18家营收下滑,5家净利润下滑。而昆山农商行去年营收虽然也有所下滑,但是规模在上市农商行中可以排到第九位,净利润可以排到第七位,总体来说业绩表现要优于上市银行平均水平。

从规模看,根据2023年年报,昆山农商行去年末总资产规模达到1761.43亿,比上年末增长13.45%。从规模上看,昆山农商行与上市农商行有些差距,当然这可能与没上市也有点关系,上市之后带来的资本扩张能力肯定会比没上市强很多,但是纵使未上市,去年昆山农商行增速在上市农商行中也能排进前三位。

事实上,作为昆山市唯一本土法人农商行,昆山农商行的存贷款规模的市场占有率在当地都位居前列。

截至2023年末,昆山农商行人民币存款余额(剔除异地支行,下同)达到1341.43亿,同比增长13.22%,占昆山银行业存款总额的16.46%,在昆山市金融机构中位列第一位;贷款余额达到1067.08亿元,比年初增长了13.45%,占昆山银行业贷款总额的12%,在昆山市金融机构中位列第三位。

昆山农商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本地,截至2023年末,该行在昆山市发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9%至848.03亿元,增幅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84百分点,占比提升1.27个百分点至79.47%;而其他地区发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85%至219.06亿,占比小幅降至20.53%。

从增速看,昆山农商行去年存贷款规模增长都达到两位数,能从当地竞争激烈的金融服务市场中杀出重围很不容易了。

从未来发展来看,昆山金融服务业面临两大政策红利,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二是昆山获批全国金融改革试验区。

长三角一体化的建设最近又由中央高层多次强调,而昆山是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是一个承东启西的节点,其重要性和发展机遇不言而喻。昆山农商行如何抓住这个红利,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

零售转型:个贷占比已超四成

为什么这些年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要做零售转型呢?

主要四点原因:一是为了和大行错位竞争;二是批发业务利润微薄,而个人贷款利润空间更大;三是做小做散可以分散风险;四是百姓消费升级市场空间巨大。

特别是对于农商行来说,零售业务既有先天优势,因为他们根植城乡网点众多,与当地居民联系最为紧密;也有政策引导因素,因为他们的定位就是支农支小,大额业务不是他们的主攻方向。

所以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得零售者得天下。

昆山农商行的零售转型做得比较早,在该行“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中,零售业务位于“四梁”之首,并且确定了以零售为主体的战略定位。从实践看,该行也基本达到了零售业务特色银行的标准。

金融小强统计了10家上市农商行的零售业务占比,其中个人存款占比平均为62%。个人存款占比最高的是渝农商行,高达83%,这是一个逆天般的存在了。江苏农信系统最高是常熟银行,达到70%。

去年年报数据显示,昆山农商行2023年个人存款占比为59.80%,排在中等偏上位置,毕竟昆山当地企业资源丰富,而且存款的集中度管理要松很多,所以也没必要刻意追求个人存款占比。

但是在个人贷款占比方面,就能看出零售业务的实力了。昆山农商行个人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为43.86%。而10家上市农商行个贷占比平均值只有33%,只有常熟银行瑞丰银行高于昆山农商行。

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昆山农商行个人有效客户数达到510.8万户,累计发放市民卡121.49万张,手机银行124.74万户,个人网上银行162.44万户。

从这个数据看出,昆山农商行的零售业务转型是基本成功的。不过我们也要指出,零售转型并不能偏废,更不能走极端,无论是零售还是批发业务,都要有适当的配比,这样才能分散风险。

比如目前出现的社会消费不振,会对零售占比较高的银行带来很大压力。昆山农商行目前的零售业务占比我们认为是一个比较均衡的水平,而昆山当地发达的制造业和活跃的小微民营企业,也是必须要吃下的一块大蛋糕。

普惠金融:做小做散是“压舱石”

近年来,大行业务持续下沉,“掐尖”现象突出,加剧了小行们的生存压力。

“农商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差异化。”昆山农商行董事长谢铁军曾表示,我们人缘地缘深厚、渠道广泛、决策链短、机制灵活,这是数十年传承的底牌,是特有的长板,绝对不能丢弃。真正要做的,是把长板拉长、把短板补齐。”

昆山本身就是县级市,渠道下沉是农商行的天然优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昆山农商行拥有营业网点78家,其中昆山本地69家,是昆山地区营业网点最多、服务覆盖面最广的商业银行。

所以,昆山农商行落实“回归本源、深耕本地、服务三农小微”的监管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客户特点,制定营销服务目标,采用网格化营销管理模式,提升小微品牌知名度。

昆山的小微企业是个富矿,也是昆山农商行的长尾资源,值得花大力气挖掘。

截至2023年末,该行公司业务贷款客户数,同比增长11.58%至4895户。其中,中小微型企业、民营企业、涉农企业客户占比分别达到98.71%、90.28%和81.47%。

截至2023年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649.58亿元,比年初增长5.46%;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0.68亿元,比年初增长14.78%。

“没有人能熄灭满天的星光,做小做散才是我们正确的市场定位。”谢铁军曾指出。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对台业务是“护城河”

同质化是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尤其是区域性银行,如果没有特色,没有“护城河”的话,很可能导致发展缓慢甚至被淘汰。

累计批准台资项目近6000个,投资总额超700亿美元,10万台商台胞在这里安居乐业……昆山是大陆台商投资最活跃、台资企业最密集、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在公司银行业务方面,该行针对台企特点,通过降低门槛、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提高授信、加大优惠等举措,先后落地全国首笔台企数字钱包贷款、苏州昆山首笔台胞个体工商户贷款等。

截至2023年末,与昆山农商行在存贷款、外汇结算等开展合作的台资企业达1134家,同比增长3.28%。

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该行推出台胞信用卡等专属产品,为台胞在昆山创业和生活提供了高效便捷、多层次、多业态的金融支撑。截至2023年末,该行个人台胞客户总数1.08万户,同比增长6.09%。

而昆山农商行遇到的第二个红利——昆山金融改革试验区于2020年9月获批,这也是全国首家具有两岸特色的金融改革试验区,这个试验区将以两岸金融创新合作为主线,突出昆山对台合作和开放型经济发展优势,扩大对台金融业开放,加强两岸金融人才交流,提升昆山在两岸金融改革创新中的影响力。

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的昆山农商行,大力创新服务台企台胞各类金融产品,逐步形成鲜明的对台业务特色和优势。

资产质量:数智化风控能力不断提升

宏观经济有周期,银行经营也必然会有起伏。所以从银行业监管角度,必须要有足够的风险覆盖能力。丰年时多多计提拨备,歉收时才能从容应对风险资产上升。

昆山农商行的不良拨备覆盖率太强了,早在2020年,昆山农商行的拨备覆盖率就升至500%以上,2022年一度达到703.41%。2023年有所下降,但是也高达627.28%。

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去年42家上市银行平均拨备率只有309%,昆山农商行的拨备率远远超过所有上市银行,是平均水平的一倍还多。

2023年昆山农商行计提拨备占营收比重为8.7%,而2022年计提拨备比例为18.93%。

所以拨备比率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才会真正显示出作用,昆山农商行通过这种“以丰补歉”的方式,达到拨备反哺利润的效果。

那么是不是拨备率可以随意降低计提呢?当然不是,如果你的不良率大幅上升,坏账增多,拨备是不能压缩的,否则风险覆盖能力会大幅下降。

事实上,昆山农商行的不良率一直都是很低,去年只有0.85%,与2022年持平,也是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个不良率在42家上市银行可以排进前十位,有34家银行不良率比昆山农商行高。

另外年报数据还显示,2023年该行计提的减值损失只有3.4亿,比2022年降低了近60%,说明他们的坏账生成率是比较低的。

优良的风控是资产质量稳定的基础,全面风控能力也是昆山农商行的“八柱”之一,目前银行业风控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智能化、数字化。

2017年,昆山农商行首次引入智能风控平台,2019年引入全新微服务分布式架构的新风控平台,2021年引入配置化程度更高的风控大脑,经过多年迭代,基本完成了数字化风控中台的搭建。2023年,该行的“风控大脑系统”还荣获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奖。

他们的数字化风控中台是如何运作的呢?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对内外部数据科学整合,形成更客观和全面的客户风险视图,供前中后台业务决策,通过各类信贷自动化审批、流程自主化配置、贷后长期持续监控等,实现全流程智能化风控,全面覆盖对公、零售、资金业务。

2020年12月,昆山农商行形成了全新商业主品牌“同心金融”,推出独特的品牌口号“一个有戏的地方,一家懂你的银行”。

来源:昆山农商行2023年报

有戏的地方,众所周知指的是昆山市。那么,何为懂你的银行?昆山银行机构约40家,可谓强手云集。昆山农商行“懂”了对手,才能无惧竞争;“懂”了你我,才能服务好客户。

至于上市的愿景,可能从昆山农商行角度,这并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一个不断鞭策自己的过程。只要自己坚持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来做好自己,上市总会水到渠成。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表,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