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科院“内斗”后遗症尚存,胡醇强行集权遭遇“阻击”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作者|深水财经社 冠生

电科院(300215)的“父子大战”仍未终章。

在父亲胡德霖推举的董监高成员辞职后,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胡醇提名的董事、高管提名获得通过,其中胡醇重新回归担任董事长,吉熙玥担任总经理,魏继华任财务总监,许冬冬代为履行董秘职责,陈凤林为副总经理。

但胡醇主导的此次人事更迭并非因胡德霖的去世而让矛盾烟消云散,特别是公司第一大单一股东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检集团”)提名的两位董事董永升、马健,由于被排除在各专门委员会之外,因此对上述人事任命议案均投出了反对票。

一、胡醇第三次掌舵电科院

本次股东大会上当选电科院董事长的胡醇,股东和投资者都再熟悉不过。

胡醇是电科院原董事长、创始人胡德霖之子,他自2002年就进入电科院工作,历任公司监事、董事、副总经理。2019年11月23日至2021年1月8日,胡醇曾担任过电科院董事长;2022年2月8日至今年1月12日,胡醇再度担任电科院董事长。加上此次的董事长任职,胡醇已是第三次“掌舵”电科院。

胡醇和胡德霖在电科院董事长的位置上轮换多次,还要归结于父子俩对公司控制权的“内斗”。

在今年1月罢免胡醇董事长职务的公告中,电科院称,胡醇一直不在国内,未到公司现场工作,造成公司决策效率低下。对此,胡醇直接回复关注函说,董事会罢免和其他程序明显存在违规,自己与父亲胡德霖因经营理念产生分歧,最主要的是两人对合法合规经营的理念不同。

而本次股东会投票两位董事反对的理由也与之相似,他们表示无法判断胡醇能否正常履职。此外,胡醇作为前任董事长,在离任时并未将相关印章移交给新任董事长并带离公司,给公司正常业务经营和公司治理造成不利影响。

彼时,电科院和胡醇还因此事闹到对簿公堂的地步,最终法院判决胡醇归还上市公司公章、法定代表人签名章(胡醇)以及合同专用章。

在今年5月胡德霖因病逝世后,电科院“父子斗”终落下帷幕。

胡德霖妻子李崇珠按照法律相关规定继承了胡德霖生前所持电科院1.7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3.55%),而后李崇珠又将上述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儿子胡醇,双方签署《一致行动协议》,两人合计持股比例达到33.85%。现电科院的实控人变更为李崇珠、胡醇母子。

二、董事会仍未“和睦”

随着胡德霖的去世,电科院的控制权也最终尘埃落定,但是胡醇的上位和公司治理仍然存在很多隐藏的问题。

首先,电科院单一第一大股东中检集团目前在董事会中拥有两名董事席位,但是这次董事会中这两名董事均被排除在各专门委员会之外,也意味着他们无法参与董事会相关决策过程。

其次,中检集团与胡醇的关系仍然未能理顺,从这两张反对票可以看出,双方在人事安排等重大事项上仍未达成一致。

对于胡醇方面推举的高管,上述两位董事认为,董秘许冬冬他在天晟新材担任董事会秘书期间因未能恪尽职守、履行诚信勤勉义务而被深交所给予通报批评处分,其工作经历和背景无法证明其有能力代为履行董事会秘书这一重要职务。

同时他们认为,在董事会召开之前并未给予各董事充分的调研时间及充足的会议材料和信息,以便董事判断相关候选人是否适格。

特别是他们被排除在专门委员会之外,这个明显不符合公司治理机制,胡醇试图强行集中权力引起了其他主要股东的不满。

董永升、马健认为,本议案拟选的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均为胡醇新提名当选的董事,议案未经充分沟通,由此形成的专门委员会明显有失公平,将打破业已脆弱的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制衡机制、不利于公司治理的建立健全、不利于保障上市公司及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

鉴于胡醇与中检集团方面龃龉尚存,不排除未来在公司战略和重大事项上会再生矛盾。

三、经营急需回归正轨

电科院是一家全国性的独立第三方综合电器检测机构,主要从事输配电电器、核电电器、机床电器、船用电器、汽车电子电气、太阳能及风能发电设备等各类高低压电器的技术检测服务,是我国电器检测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在本次的董事会公告中,电科院提及公司现阶段经营急需回归正轨。

根据电科院2023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88亿元,同比下降14.37%;归母净利润为-764.86万元,同比下降135.88%,同比扭亏;投资收益56.04万元,负债率为32.38%;毛利率27.12%,同比下降13.5%。其中,公司营业成本为2.1亿元,同比增长了4.88%。

上半年业绩较去年有所下降,电科院在报告中给出解释,主要因为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公司主要为固定成本支出,电器检测行业具有“一次性投资较大、日常营运投入较少”的特点,主要营业成本为折旧费用和人工成本,固定成本在成本结构中占比较高。

同时,电科院主要从事各类高低压电器的技术检测服务,其市场需求受我国电力及电器设备制造业等电器检测下游行业景气程度的影响较大。

固定成本高,净利润下滑,电科院承压不小,但换任的高管却因工作履历备受“质疑”,目前来看,此次高管“换血”能否能为电科院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也犹未可知。$电科院(SZ300215)$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