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科林财务造假案疑云:总经理70多岁年薪仅20万,职业经理人为何操盘造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作者|深水财经社 何离

又一家财务造假公司的处理尘埃落定。

2月13日晚上,*ST科林(002499)披露了近日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和市场禁入决定书的公告,经证监会查明,公司因广告业务错误采用确认方法,导致2021年虚增营业收入6,719.35万元,虚增营业成本6,719.35万元,分别占科林环保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39.52%、52.24%。

也就是说 ,*ST科林2021年有四成营业收入是虚增的,证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司处以300万元罚款,同时公司因财务指标触发退市红线,公司可能被终止上市。

而值得注意的是,科林环保财务造假案中,包括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在内三位直接责任人都是职业经理人,也没有持有公司股票,其中财务总监李根旺年薪50来万,被罚了150万,而总经理张曼奚年薪才20万,被罚了50万。

但是他们为什么要拿着白菜的工资,操着卖白粉的心,却搞财务造假呢?个中缘由令人费解。

01

*ST科林上市路尽

*ST科林全名是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大气污染治理装备,2010年11月就已经上市,算是A股中的“老人”。

科林环保注册地在苏州,最早的实控人是苏州商人宋七棣,第二大股东苏州科林集团也是宋七棣控制下企业。

2016年10月,宋七棣等人将其所持股权和表决权转让给重庆东诚瑞业,后者成为科林环保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宋七棣变更为黎东,后来公司办公地址也从苏州迁往重庆。

但黎东入主并没有什么办法扭转科林的业绩,甚至还每况愈下,2018年、2019年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其中2019年因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0年又因继续亏损再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眼看玩不转了,黎东也打了退堂鼓,这时候另一位资本玩家盯上了。

2020年底,北京的明函投资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及协议转让等方式成为上市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认为其具备丰富的资源整合能力及资本实力,在2021年1月,原控股股东重庆东诚瑞业以放弃表决权的形式转让上市公司控制权,从而使明函投资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以化解上市公司面临的前述风险,公司实控人又从黎东变更为廖星生。

2021年2月25日,随着新实际控制人入主,*ST科林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层的换届改选:原董事长黎东、冯玮、熊绪俊等原高管团队离职,新任董事长杜简丞带领新一批高管团队进入上市公司。

然而没想到这次科林混的更惨,新老板入主不但没有带来经营转机,直接把科林干死了。

02

财务造假动机之谜

而与此前不同的是,入主科林的廖星生更没有亲自担任公司董事长,而是从外面招来了一群职业经理人打理上市公司。

2021年2月底,*ST科林发布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公告,杜简丞当选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选举祝金甫为监事会主席,聘任张曼奚女士为公司总经理。

其中董事长杜简丞和财务总监李根旺都是80后,两人均来自中钢系,杜简丞此前在中钢高科(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李根旺则担任财务总监,两人是一同带团队入场,看来是职业操盘手。

而新加入的张曼奚就比较奇怪了,她是1951年11月生,历任南京苏继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重庆万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应该是一个电力技术型人才,但是张曼奚已经70多岁了,早已到了安享晚年的年龄,这次却要被请出山,十分让人诧异。

另外,新聘任的监事会主席祝金甫是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小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似乎也和科林的业务没有任何关系。

需要交代的是,这一批新加入的董监高成员和明函投资及实控人廖星生存在关联关系,而且从业经历五花八门,简而言之,这一个各路职业经理人组成的“大杂烩”。

如果能把公司搞好,倒也说得过去。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新实控人变更的第一年,公司就开始搞财务造假。

从证监会处罚决定书来看,只处罚了杜简丞、李根旺和张曼奚,都是经理人团队,而实控人廖星生却是逃出生天。

资料显示,杜简丞2021年年薪为163.51万,这次被罚了150万,并市场禁入三年。

李根旺2021年年薪只有50万,这次也被罚了150万,并被市场禁入三年。

最惨的是张曼奚老人家,堂堂总经理竟然年薪只有20万,这次被罚了50万,工资不够还要倒贴!张曼奚对这次处罚进行了申辩称,其已做到勤勉尽责,对其处罚过重。其经济拮据,请求减免罚款。

证监会也部分采纳了张曼奚的申诉,考虑到其未直接参与科林环保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实施,在违法行为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减轻处罚。

但是张曼奚作为科林环保总经理,参与相关业务财务审批流程,且在公司2021年年报书面确认书上签字确认,应当对公司2021年年报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另外,经济拮据并非减免罚款的法定理由,且其并未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经济拮据。

所以,张老太太晚年大意亲豺狼,很可能是被拉出来做摆设的,结果没想到被这帮人带到沟里,搞得晚节不保,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

那么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来了,作为职业经理人杜简丞、李根旺一没股权,二就拿这么点工资,为什么要甘冒这么大风险去搞财务造假呢?而实控人廖星生对他们实施的财务造假究竟知不知晓?这次为何能躲过证监会的处罚呢?

前面一个问题推测原因有两个,一是杜简丞确实业务不精,对收入确认规则拿捏不准,如果这样,审计机构就脱不开责任了;二是经理人团队刚刚入场,想做出点成绩,不惜违法违规实施了财务造假。

但是最后一个问题,目前无法知道原因。$*ST科林(SZ002499)$ #*ST科林财务造假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