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入后,投资者就只能“躺平”?(2022年文章)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上证综指重回14年前的3000点后继续向下,大幅波动让很多“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都触及了敲入线。那么,产品敲入后投资者就只能“躺平”?如果你购买的产品敲入线是期初价格的80%或75%且最近发生了敲入,但发行方告诉你敲入线可以变换到70%甚至65%变成未敲入状态,但期限变长和票息变低,那你会不会选择呢?

敲入后不意味着一定亏损

首先我们要理解敲入是不是意味着一定亏损?在之前《卖出看跌期权是投资者和券商的对赌?》一文中给大家回顾了“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的海外演变过程,这样我们可以从期权角度对产品进行深入理解。投资者购买“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相当于卖出了一个有敲入和敲出的看跌期权,触及敲入意味着期权被激活,如果之后在观察日到达敲出线,那期权还是可以失效,卖期权的人依然拿到本金+票息(可以理解为期权费)。如果产品到期一直没有敲出,那需要拿到期价格对比期初价格(一般产品的执行价也是期初价格),如果到期价格不低于期初价格,那期权购买方不会行权,投资者不会发生亏损。相反如果到期价格低于期初价格,那投资者才会发生亏损。而且现在敲入的中证500指数“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大多是2021年9月之后开始的产品,距离产品到期预计还有16个月左右的时间,还有比较多次机会去观察敲出。

因此,敲入之后不意味着一定亏损,但是有了亏损的概率。当然“理性人”的假设就是我们都是风险厌恶型的。这时候产品的重置,给了投资者另外一个选择-从敲入变回未敲入。有的证券公司已经在积极制定雪球的重置方案,其实2018年“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敲入的时候有些证券公司就进行过相关操作。

什么是雪球产品的重置?

从图中可以看到,和原产品的要素对比,重置后的条款在三方面进行了改变,最核心的是从80敲入线变成了70敲入线(敲入点位从5680变成了4970),以2022年4月25日中证500指数的收盘价5369.72观察,产品发生了敲入,但重置后并没有发生敲入。另外两个变化的地方是产品期限从2年变成了4年,敲出票息降低到了8%。

产品的敲入线下移是如何做到的

其实这是国内证券公司学习借鉴了海外结构化产品的switch(置换)操作。海外结构化产品发行方可以根据客户要求,把一个结构化产品转变为另一个价值相等的结构化产品。本质上相当于旧的产品卖回给发行方,用卖的金额再买个新的产品,不过对客户来说没有现金活动,好像是把一个旧产品转化成了另外一个新产品。新产品的所有参数都可以重置或者变更,连挂钩资产和结构都可以和原产品不一样。不过对于同一个挂钩标的和类似结构的产品置换价格会更好,因为发行方已经有了现有挂钩资产的对冲仓位,不用承担全部平仓和再次建仓所引发的相关成本,只需要调整对冲模型参数,国内雪球产品的重置就是相同标的和类似结构的置换。海外结构化市场比较成熟,投资者往往只要发一封置换指令邮件,就可以完成相关的置换操作。

但敲入的产品和重置后的未敲入产品怎么会是一个价值?国内券商承担了投资者的亏损?投资者比较了解敲出和到期收益情形,但对产品的期间估值相对陌生,而期间估值则是发行方(券商)比较关注的。“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产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所以无法用布莱克-斯科尔斯(BSM)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解析解,其估值是由蒙特卡洛或有限差分模型计算而来的。估值模型中除了雪球的产品参数-挂钩标的、敲入线、敲出线、期限和票息外,还需要设置另外3个参数-无风险利率,挂钩标的波动率,分红率(中证500“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用的是中证500股指期货贴水)。可以看出“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的估值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作用的,拥有非线性的特征,所以我们重置举例中的新旧合约价值一致,指的是从券商的估值角度一致。了解了估值一致就可以回答另一个问题:如果能重置那为什么不在最后一个月的时候重置,而刚刚敲入就要重置?因为越早重置时间价值越高,之后的挂钩标的走势还有各种可能性,那重置的新合约票息就会更好。就像深度虚值期权也有较高的时间价值一样。如果马上到期亏损基本已经确定,那估值一定较低,相对的置换后的新合约票息一定较低。

重置操作存在诸多难点

“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产品的重置操作也有诸多难点。专业投资机构定制的产品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与专业机构一对一协商就可。但对合格个人客户销售的零售类“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操作起来难度相对较大。雪球产品重置属于合约条款的变更,涉及到众多投资者意见征询,需要所有投资者一致同意签署补充协议才能实施。对于投资者众多的“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实施起来难度大,如何才能让其中想要重置的投资者完成重置?可以让想要重置产品的投资者追加资金购买新的“自动敲入敲出期权产品”B,把产品B和原产品A进行捆绑形成一个产品组合,在B上进行各种条款的设计,从而起到让A重置的效果。

随着国内结构化产品市场与海外成熟市场接轨,结构化产品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当然这也越来越考验发行方(券商)的能力与责任担当。我相信未来的结构化产品能更加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让投资者有更好的投资体验,以实现结构化产品更好地为投资者服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