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成生物,四家上市公司掌门人这么看 | 央媒深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合成生物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

无论是系统生物学和代谢工程本身的复杂性;还是对于跨学科交流的高要求;或是九死一生的选品环节......

虽然合成生物技术与产品已经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渐融入了传统产业的各个缝隙,很难有人说自己够“懂合成生物”。

带着这样的求知欲,我们找到了一款节目。

这是一款由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联合打造的深度节目,邀请到科创板生物制造领域四大龙头董事长齐聚现场。

在这期以“合成生物大进击”为主题的《沪市汇·硬科硬客》节目中,凯赛生物刘修才、华熙生物赵燕、华恒生物郭恒华以及嘉必优易德伟四位董事长作为圆桌嘉宾。

围绕着多个投资市场关心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这档节目中,你或许能找到正探求的解答,并窥见到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机遇。

微生物发酵企业,更适合做合成生物?

在“2023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中,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华熙生物位列前三,而这三家公司都在微生物发酵技术方面有相当的技术积累。

中国市场上最先跑出来的企业都具备这项能力,这是否表明掌握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企业更适合做合成生物?

对此,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认可上述说法,并表示:

“合成生物最终要实现,最后都是细胞工厂,都是发酵,只不过菌种和工艺不一样。微生物发酵是产业化的关键部分。”

包括美国的合成生物企业之所以遇到一些瓶颈,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全球规模第一,中国的发酵产能几乎占到全球市场的70%,美国本土在微生物发酵这一块技术相对缺失。

她认为具备了发酵技术储备及发酵能力的公司,在合成生物赛道上,可能比其他的新入局的企业更有优势。

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传统的发酵企业做合成生物学有一定基础,但同样需要面对完全不同的技术挑战

“自然界的微生物作为制造手段的时候,发酵调控有时候比基因改造难度更大。”

而从生物角度制造一类新材料,要经历多个阶段,至于哪个是卡脖子的步骤,则取决于产品和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

中美差异有多大,机遇又在哪?

上文对于微生物发酵的讨论,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中美差异的问题。

美国市场上合成生物在选品、规模化生产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并随着“行业鼻祖”Amyris在去年底的破产而逐渐激化。

“三巨头”中硕果仅存的Ginkgo Bioworks市值从270亿美元,跌到如今仅为6.38亿美元,难免让人对合成生物的未来心生担忧。

那么作为最熟悉中国市场的上市企业掌门人,四位对此表达了哪些精彩看法?

凯赛生物董事长刘修才看来,美国资本市场愿意为Ginkgo这样一个年亏损20亿美元的企业,开出几十亿美金的市值,本身就体现了美国资本市场的高度成熟

中美差异更多集中是技术研究,中国的优势是政府反应速度很快,并且中国的部分企业已经跑在了前面。

只要能利用中国的庞大市场,加上政府支持,在美国还没搞明白之前,中国就能先把企业做起来。

与美国的资本主导方向对比,两种打法都各有优势。

华恒生物郭恒华董事长是站在中国产业的历史角度来看:

“早期我们是跟随,但随着一步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对底层穿透的投入,我们能实现超越。”

而且她强调,合成生物不是能用资本烧出来的产业,他的产业周期太长,更需要时间。

但是一旦某个产品,从某个细分市场走出来的时候,每个都有可能是全球首创、是单项冠军,在10年20年内保持领先

华熙生物赵燕则强调了路径规划的重要性

她表示在海外,一个合成生物产品制造出来是遵循路径和规划的,只要能满足市场需求就能去获批,规则是科学监管,而企业是第一责任人。

但是目前国内缺乏明确的路径规划,不知道你能不能批,需要反复尝试,这限制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放大。

但是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统一市场,只要科学监管赶上来,能为产业提供一个清晰的路径图,中国合成生物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仍能进一步上升。

AI+合成生物 是既定线路吗?

在智药局关注的人工智能应用方面。

刘修才董事长认为基因编辑人工智能两个技术给合成生物带来很大的兴奋点。

"我相信,研发周期会越来越短,效率会越来越高。”刘修才期待,下一步,人工智能能够根据人们所需要的反应去构造蛋白质结构。

而易德伟董事长同样对AI+合成生物的未来应用充满期待,并表示正计划搭建一个多尺度、多组学、多模态的生物计算平台

“借助人工智能才能真正发现黑箱,才能发掘细胞里面的暗物质,才能给菌种开发搭建一个有价值的通道和桥梁。”

说在最后:

节目时长约一小时,受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概括,在此仅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分享。

但正如节目中所呼吁:

只要资本和市场,能给合成生物产业发展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收到的也必将是“长期”回报。

—The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