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重整妖王ST宁科投资系列之--月桂二酸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32喜欢:15

长链二元酸,也称为长碳链二羟酸是指碳链上含有10个以上碳原子的直链脂肪族二元酸,其结构通式为HOOC(CH2)nCOOH (n≥8),缩写式为:DCn (n≥10)

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原料,长链二元酸可以合成高性能尼龙工程塑料、机械等领域用的特种尼龙、日化产品等用的香料、高级油漆和涂料、服装用聚酰胺热熔胶和耐寒性增塑剂、树脂、高温电介质、高级润滑油、农药和医药领域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特殊化学品。

不同数量碳原子的二元酸下游用途有一定区别:十二碳的DC12(俗称月桂二酸)可用于制备聚酰胺612、高级香料、高档润滑油、高档防锈剂、高级粉末涂料、热熔胶、合成纤维以及其他聚合物。

长链二元酸传统上以化学法生产为主,在近年的市场竞争中,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长链二元酸系列产品由于经济性及绿色环保优势突出,逐渐主导市场。以英威达为代表的传统化学法长链二元酸国外厂家因无法提升工艺水准降低成本,失去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从而逐步退出市场并关停生产线,凯赛生物则凭借独家的技术创新,逐渐占领了这一细分市场主导地位。根据公开的信息,长链二元酸已建成投产的主要为凯赛生物11.5万吨和宁科生物5万吨产能,其他如淮安清江石化等企业产能规模较小可以忽略。

长链二元酸微生物发酵法制造工艺主要包含:1、发酵菌种的筛选、培育;2、发酵方法的选择和发酵过程的控制;3、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及精制。整个过程涉及生物学、细胞工程、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多个领域,专业性极强,拥有极高的技术壁垒。微生物发酵法所代表的生物制造领域也越来越被全球资本市场看好。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研究报告将合成生物学列入未来十二大颠覆性技术之一的“下一代基因组学”之中,预计到2025年,合成生物学与生物制造的经济影响将达到1,000亿美元。

2017年4月26日,新日恒力公告称公司决定以自筹资金 2,980 万元购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拥有的月桂二酸规模化生产中月桂二酸菌种、发酵、提取和精制等涉及的全套相关技术,包括微生物所拥有的月桂二酸规模化生产中月桂二酸菌种、发酵、提取和精制等涉及的专利申请权、专有技术和技术秘密等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方心芳院士的带领下开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研究工作,经过三代科学家近五十年的努力,微生物发酵生产长链二元酸技术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兴绿色化学产业,一跃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利用生物发酵法规模化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国家。

笔者检索相关专利信息发现,中科院微生物所名下相关专利名称为“长链二元酸生产菌株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长链二元酸提纯精制的方法及产品”,后一专利申请时间为2011年9月。专利摘要注明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使用有机溶剂而纯化和精制长链二元酸及其盐的方法。专利第一著作人晏礼明博士于199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于2003年英国爱丁堡 Heriot-Watt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于2010年后回国加入中科院微生物所担任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研发总监。

据悉,该技术与凯赛生物专利技术最大的区别为提纯溶剂的采用,凯赛生物使用的提纯溶剂是有机溶剂,而宁科生产工艺则使用水作为产品提纯溶剂。笔者通过检索专利数据库,发现宁科生物果然申请了囊括:长碳链二元酸发酵液—水相过滤提纯工艺、水相结晶提纯工艺、以及水相提纯的装置及方法的全套专利,也进一步说明了宁科基于中科院微生物所技术沉淀具备了和凯赛生物完全不同的生物发酵法生产长链二元酸的全套技术:

2017年6月,新日恒力成立了宁夏中科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8.72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长链二元酸项目,建设期24个月;该项目因为前期资金的问题,直到2018年12月,公司才与中化二建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由中化二建承接公司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内的设备材料采购、土建安装工程施工,合同金额15.5亿元。计划于2019年1月1日开工,于2019年12月31日竣工。

由于公司对于石嘴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联产规划审批时间估计不足,造成项目前期审批时间长,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时间晚,致使月桂二酸项目实际开工时间推迟。截至2019年底,该项目工程形象进度为56%。

20年初疫情防控对该项目工期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直到2021年1月4日,公司才公告称长链二元酸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及设备安装、调试工作,首批投料试车完成,装置运行平稳,工艺路线打通,产品质量合格,月桂二酸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

公司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于2021年9月3日结束试生产试生产产品指标达到聚合级要求,已小批量进入市场销售。根据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中约定的规模化生产标准:“以连续3天运行6批次的平均产量,推算出月产量、年产量和总体产能。能够达到设计产能的80%视为达到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月桂二酸项目将于2021年10月起正式投产,待产量达到上述约定标准后,公司将组织验收。

2022年4月1日,公司公告称5万吨/年月桂二酸项目通过不断完善生产环节,优化工艺流程,现已经具备验收条件。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成立验收小组,于2022年3月31日组织开展项目验收工作,验收小组依据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逐项对项目现场及产品进行了评审验证,经双方签字确认,公司月桂二酸项目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技术转让合同》的相关约定并有多项指标明显优于合同指标,确认完成了本次技术验收工作

根据22年年报,公司长链二元酸生产量1.38万吨,计划销量4万吨,实际完成销量1.52万吨,产生营业收入4.44亿元。未完成原因主要为2022 年 8 月至 11 月对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实施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后续因流动资金不足未能释放产能。

公司2023年长链二元酸生产量2189吨,销售量2112吨,产生营业收入5217万元。中科新材受增资款未实缴到位的影响,流动资金不足于 2023年4月停产。2023年7月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设立纾困帮扶计划,并与政府纾困帮扶平台签署了《纾困帮扶协议》,纾困规模不超过8,000万元,期限12个月,专项用于中科新材恢复生产。鉴于纾困帮扶资金规模有限,纾困期间中科新材仅维持小规模产能运行。

中科新材于2024年2月7日完成当前批次产品包装入库后进入停产状态,2月26日,中科新材核心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已按需到岗开展生产设备检测工作,主要生产人员尚未到岗,2024年3月9日启动菌种活化、扩培等前端生产准备工作。截至目前,菌种活化、扩培工作已完成,后续需根据纾困资金的投入情况启动生产工作。鉴于公司目前处于纾困阶段,仍存在流动性问题,并且尚未明确解决方案,仍存在无法正常生产的可能性。

$*ST宁科(SH600165)$

精彩讨论

股贩仔06-02 10:16

这种好文值得推荐,好老师在于挖掘更多的消息!$*ST宁科(SH600165)$ $ST板块(BK0400)$

全部讨论

宁科风险很大!

06-02 12:02

资金应该只是面上的问题吧?如果产品大卖,供不应求难道还会缺钱?!这个公司九成以上可能是有别的严重问题!有没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告诉一下我们呢?

06-02 09:55

兄弟,辛苦啦!这么专业的文章,上市公司为什么不主动发表 ?

我去年就是因为这个月桂二酸亏了30个

06-02 10:16

这种好文值得推荐,好老师在于挖掘更多的消息!$*ST宁科(SH600165)$ $ST板块(BK0400)$

06-05 11:26

我的理解是政府为上市公司的生产技术作了详细的研究,确认其技术合格以后才会进行纾困。老师觉得呢?

06-02 14:47

从大局观上看,如果项目好,钱不是问题,很可能这个项目本身就有问题,一步一步沦落至此显然有更本质的原因

06-02 11:04

可笑至极

06-02 11:05

生产出来产品,根本换不会钱来,你说啥问题

非常专业,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