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6喜欢:0
$远洋集团(03377)$ 【国寿有多爱远洋?爱不是单向输出,需要双向奔赴】
2021年12月,远洋集团中国人寿正式签订了金融框架协议,国寿可以在三年内认购远洋的金融产品,上限为150亿元。虽然这只是2019年类似协议的续签,但还是在地产企业普遍遇冷的市况下,给了远洋一些底气。
在市场的眼里,来自大股东中国人寿的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着远洋集团的信用质地。一家开发商,和一家有中国人寿做第一大股东的开发商,毕竟是天壤之别。
还记得咱们之前聊过的,远洋在初始评级的时候,国寿的财务总监曾经给三大评级机构发出自己的亲笔信,突显对于远洋的加持之心,对于远洋,国寿爱得深沉。
远洋自己也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李明花了若干年营造了两家大股东加持但都不单独控制的局面(以前的国寿vs南丰,后续的国寿vs安邦/大家),但是随着市场条件越来越艰难,高超的平衡术也在逐渐让位于生存保障。
董事局的构成,也许是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的最直观的表现。远洋集团的董事会中,主要是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三类,其中独立董事多为外部法律或会计专才,核心差异在于前两者。
在很长的时期里,执行董事都是远洋的管理层为主,而非执行董事则由两个近乎并列的大股东委派,以保持均势。现在呢?执行董事依然由远洋管理层占据(李明、王洪辉、崔洪杰),而在五名非执行董事中,国寿已经占到了四席(黄秀美、赵鹏、侯俊、詹忠),另外一席为大家保险(陈子扬)。如果考虑到远洋集团的财务总监严民女也是由国寿委派,之前的均势与平衡早已经荡然无存,国寿这个大股东的影响力,你可以有更具体的感知。
也正是因为这样,国寿对于远洋集团的援手,不可谓不尽心。。。
据传言,国寿内部曾有电话指示,要求国寿各体系认领任务为远洋集团纾困,股债夹层不动产齐上阵,确保自己担任第一大股东的上市公司不出现违约爆雷。。。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啥国寿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陆续接走颐堤港和成都太古里,这种金额巨大的交易,如果放在正常的时期,估计至少要花上大半年。。。
这种来自老父亲的爱,像一股暖流,让远洋集团感到暂时的温暖。。。

全部讨论

2023-06-12 20:06

你猜为啥,手套要是真破了,手指头抓啥都怕烫手

2023-06-13 14:11

赵鹏是大家保险提名的吧?

2023-06-13 08:03

会不会是明股实债……

2023-06-12 20:54

太古里不是转给了太古里地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