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一起慢慢变富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19喜欢:11
马上就可以看到拼多多的一季报了,不出意外,大家又会看到拼多多的高速增长。
乐以见到阿里对消费者满意度的提升和改变,因为我也持有阿里。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阿里跟拼多多,在电商的底层逻辑上是不同的,阿里永远也不可能以支付转化率为最高优先级优化目标(阿里是以GMV为目标的),双方的底层货盘也不一样,像拼多多这样以效率和转化率为唯一飞轮的模式,目前看不到竞争对手。一季度的确有不少机构退出了,这也是拼多多一季度下跌的原因,不过二季度又涨了回来,新的13F出来后,必然是有更多机构又看懂了,或者是被数据所说服了。

热门回复

两者在算法导流时的目标就不一样,阿里是追求GMV最大,而不是转化率最高。如果阿里愿意放弃做更高单价,更有价值的用户群的生意,来跟拼多多抢大众市场,也以转化率最高为优化目标,那肯定是可以的,但是,阿里一定不会做这个选择。

最先买的阿里,看懂多多后,就没有再买过阿里,好的企业比较省心。企业的基因是不容易变的,阿里不可能成为多多,多多也不会成为阿里,谁能更有效率,并提供给消费者,谁就能胜出。阿里我个人觉得现阶段还需要做更多的减法。

是的,这个是按整体货盘说的。就是多多以考核转化率为主,淘宝京东考核uv价值为主。假设买家搜索台灯,有20 100 500三个商品。1000个访客看到商品后,有100个人买了20元的,转化率10%,成交2000,uv价值就是2元。有30个人买了100元的,转化率3%,成交3000元,uv价值3元。有5个人买了500元的,转化率0.5%,成交2500元,uv价值2.5元。多多的算法是把转化率最高的排前面,就是20元的。而其他电商是把uv价值最高的排前面,就是100元的。一般来说,价格超低的商品转化率最高,但往往品质会差一点。而uv价值能选出价格和品质平衡的产品。所以多多会把大量白牌商品排在前面,而淘宝京东一般是品牌商品排在前面。所以造成整体货盘来说,多多和淘宝京东是两套货盘。
而百补是另一套玩法。百补实际是把以前被品牌严格管控,只能在私下偷偷搞的串货和乱价拿到明面上来了。一般品牌的销售体系中都有销售区域和最低控价。跨区和乱价是要被品牌方罚的。但多多就把这套玩法拿到台面上来了。实际多多并没有补贴多少,主要是强迫商家降价。而有的商家库存多想甩货,或者跨区销售,还有些尾货退货之类的商品甩货,就会愿意来多多上低价甩货。

不仅阿里不会改成以支付转化率为考核目标,就算是今年主打低价的抖音货架电商也不会以支付转化率为主要考核目标。因为除了多多,没有谁能忍受质量这么低的货盘。但低质低价货盘是多多的基本盘,多多也不可能扔。多多在低质低价货盘里无人能敌,但想往中高端走也同样很难。

那些说多多只是靠卖假货取得成功的,根本就不理解多多的商业模式。

算了吧,阿里只要改变,重新聚焦用户,多多的预期就降低了,,多多未来增长预期肯定是temu,国内肯定是走弱的。

05-19 13:41

为什么阿里学不来?

其实以前和现在淘宝上也有私自乱价的商家。比如我以前淘宝上1000买到过官方店铺1999的九阳破壁机。我朋友7000多买过官方店铺12000多的卡萨帝干衣机。但这些乱价的都是小商家,如果不是对商品和底价足够熟悉,一般人看小店铺标这么低的价格 第一反应就是不敢买。并且淘宝和京东上都有品牌的官方授权店,平台必须得支持品牌官方,官方店铺曝光的次数也远大于乱价的小商家。而多多因为大部分大品牌在上面都没开官方旗舰店 ,所以多多也不用顾忌品牌的面子,用个百补公然把乱价的商家集合起来,平台做背书。而对于部分已经和多多合作的品牌,多多也可以联合厂家开发多多专用款产品。去掉一些功能,只留最常用的功能,然后改个型号降价销售。多多的路子确实野。

对的,所以阿里和拼多多各有所长,目前拼多多在这个低质量货盘中是无敌的,而且还有增长空间。抖音的主要竞争还是会是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