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国资入局恒大 盛京银行脱出升天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1回复:0喜欢:2

文 | 老张

滚开的油锅里只要溅上一点水,就会炸锅,就像由恒大$中国恒大(03333)$ 控股的盛京银行,风险已迫在眉睫。

已登陆港股的盛京银行$盛京银行(02066)$ ,是东北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其总资产规模在全国130多家城商行中位列前十。城市商业银行通常作为地方政府的钱袋,归地方支配管理。如果工农交建这些国有银行算正规军,那城商行就属于地方武装。

许家印持有盛京银行35%股份,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在背后操控。被恒大入局的盛京,盈利能力下滑,不良率高企,拨备覆盖率降低。盛京银行匿名客户风险程度拉高,已经踩上银监会监管政策的红线。有数据表明,截止到2020年末,盛京银行最大单家非同业单一客户或匿名客户风险暴露金额已达911亿元。据2020年年报显示,盛京银行向十大单一借款人的贷款额度为780亿元,其中最大客户贷款余额为85亿元,占贷款总额比例的1.5%。


金融行业就是这样,如果银行只把钱借给几家,那哪家破产都可能会导致银行倒闭,因此客户越分散越好。所以银监会对银行经营存在一定要求,第一个标准就是前十大客户所有贷款余额加总后,不能超过银行总资产的多少;第二就是银行最大客户贷款余额不能超过你总资产的多少。银监会通过划红线的方式,以求降低银行经营风险。但盛京银行把两条线都踩了,原因大家清楚,就是因为恒大

恒大高达1.9万亿的负债从哪来的?肯定多半来自盛京;盛京银行1,000亿的非同业单一客户资金,则十有八九来自恒大。在这种情况下,盛京已岌岌可危,作为地方政府,必须出手相救。对许家印来说,出售盛京银行股份实属情非得已。因为控股银行等于持有金融牌照,这张金融牌照就意味着实际上是国家送钱给你,只要经营不出问题,年年赚钱,就是搂钱的耙子,为什么要放弃?

恒大把所持有的20%盛京股份卖掉后,只剩下15%,等于失去控制权。成为普通的财务投资者。那恒大为什么还要忍痛割爱呢?其实是地方政府“逼”着他卖,不卖银行活不成,地方政府也得吃挂酪,因此必须卖掉,由国资委接管。国资委如何接管这块烫手山芋?掏100亿给许家印?Impossible!

从表面看,沈阳国资委通过盛京金控用100亿置换恒大许家印持有的20%股份,许老板拿走了100亿,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可能的交易模式到底是什么呢?

沈阳国资委把钱交给盛京金控后,由后者收购许家印手上20%的股份,但这笔钱不会直接付给恒大。许老板欠盛京银行的钱,所以盛京金控与会和许家印以及盛京银行三方签署协议。理论上说,盛京金控应把20%股份的对价,即100亿支付给恒大,实际上这100亿会付给盛京银行,从而在恒大与盛京之间扣除100亿债务。通过三方协议,这笔钱不经过恒大账户,直接就会来到盛京银行的户头。大家彼此心照不宣,许家印现在信誉已经破产,把100亿给恒大,许家印很有可能不会把钱还给盛京银行,只要这100亿到了恒大账户,其他债权人就可能迅速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让法院先把这笔钱冻结,然后再打官司。想想看,一万九千亿的负债,得有多少债权人虎视眈眈?所以这笔钱是不会经过恒大账户的。

这里面还有一些技术细节。例如盛京银行披露自身在关联交易方面,未向关联方发放过无担保贷款,没有以其股权作为质押担保提供的授信,未向关联方融资机构提供过担保……这是什么意思?

首先,盛京银行没有给恒大向第三方借款提供过任何担保;其次,恒大向盛京银行的借款都有抵押,而且这个抵押物不是股权,而是其他资产。我们推测,其他资产很可能就是土地。恒大持有盛京银行35%的股权,它并未抵押给盛京银行用来贷款,因此盛京银行贷给恒大的钱是有其他抵押物的,那可能就是某些土地。那么问题来了,因为恒大目前负债一万九千亿,按理说它会把所有资产抵押用于贷款。恒大每笔贷款都有对应资产,每笔资产都有对应贷款。那么他持有的盛京银行的35%的股份,将很大程度用于担保贷款,不可能不去贷款。如果在盛京银行没有抵押,则肯定是拿到别的银行去做了质押,说明这35%的股份已经抵押给其它某家银行。既然抵押给其它银行,又如何能交易?恒大怎么能把它卖给盛京金控?所以这中间就一定会涉及到第2家银行。

假设恒大把盛京金控的35%股权抵押给了中信银行$中信银行(00998)$ ,那么这个交易就需要由盛京金控、中信银行,盛京银行和恒大集团四方一起签署协议。实际上就是沈阳国资委叫上中信银行和盛京银行签个协议而已,许老板只有在旁边看着。

让我们复盘一下:中信银行恒大质押的所持盛京银行的35%股份,释放出20%,沈阳国资委通过盛京金控用100亿买下后,直接替许家印还给盛京银行。随后盛京银行会相应释放出恒大的某一地块,把这块地直接再抵押给中信,这个交易就完成了。在这个过程中,许家印只是旁观者,跟恒大没有什么实质关系。

中信银行之所以同意这么做,根本原因就在于土地还属于硬通货。盛京银行的股权价值,取决于它的实际经营情况,而依照盛京现状,如果沈阳国资委不出手,则它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破产退市,届时中信银行持有的35%的股权有可能一分不值,所以中信银行反应积极也是情理之中。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就是沈阳国资委、中信银行和盛京银行把协议签好,许家印只能干瞪眼,让你在哪盖章就盖哪,让你在哪签字就在哪签。

对政府来说,虽然有被迫救市的一面,但实际上他也没吃亏。因为他掏出的100亿又回到了市级银行,市级银行又被他控制,他还是第一大股东,相当于从左兜到右兜,所以也没亏。如果以后盛京银行经营得好,国资委手里20%的股份还可能升值,在盛京银行真能救活的前提下,这笔投资还是值得的。

对许家印来说也不亏。因为他现在手里的20%股份至少对应了100亿债务;再者说,如果盛京银行未来经营向好,那么恒大手中剩下的这15%的股份,可能比他持有35%股份时期的市值还高。如果他手里握着这35%不放,盛京银行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破产清算。许家印心有不甘罢了,因为谁都想控制这个生意,谁都觉得自己能经营好,凭什么让你国资委来经营?

盛京银行来说,现在国资委成了自己的第一大股东,终于找到了组织,以后“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财务状况了”。收回了100个亿,虽然还差800亿,但可以慢慢来,手上还有地。所以尽管许老板并非心甘情愿,但对各方来说已算是最好结果。

哲学里有一句经常说的话,叫透过现象看本质。个人认为,恒大盛京银行20%的股份由沈阳国资委接手,从表面看是政府出手接了恒大的一个所谓烂摊子,但本质上,其实还是一种在这种情形下多方博弈的结果,可能最终没有赢家,但至少现在看来,也没有谁绝对出局成为输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