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维周刊:创新中药,大潮初起(9)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8喜欢:16

投资就是一场修行,自2021年10月21号开始自己的《永不放弃的奇迹之旅》,并公开犇犇专户,记录自己的一点一滴,从2023年11月5号开始每周撰写一期周刊,记录本周的思路历程及操作记录. 并声明:本人不代客理财,主要是深度价值投资的研究和实践。

2023年12月13号,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版国家医保目录,从政策层面看,进一步支持中药的持续发展,迎接中国老龄化的爆发,解决老百姓的真正需要。同时,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以更大的力度支撑创新药的发展。实际上,创新中药才是大潮初起:

(1)Z国未来10年的卫生总费用还有每年8%-10%增长的潜力:假设中国可以成功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中国就有机会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考虑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口老化”这3大医药行业动力在当下中国仍然强劲,预计中国卫生总费用相比名义GDP仍然会有明确的超额增速。中国未来10年,假设每年真实GDP有4%+的增长,假设通胀有2%,假设卫生总费用保持约1.3*的超额增速(参考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做个简单测算,就能推导出出中国未来10年的卫生总费用还有每年8%-10%增长的潜力。因此,从总量上说,未来10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预计仍将实现稳健增长。

(2)Z国创新药从10%上升到40%,可以增加万亿及别的大市场:如果我们剥开行业总量去看里面的具体细节,相比于消费医疗场景下的升级机遇,我们更关心严肃医疗场景下的创新崛起。以创新药为例,按我们的统计口径估算(不同统计口径会得出不同结果),创新药占中国药品总市场的比例已经从医改前的5%翻倍提升到约10%左右的水平,但相比美国接近80%的创新药占比而言,仍然只是大潮初起。即使假设2035年中国创新药占比只能达到当下发达国家一半水平,也有万亿级别以上的增量。

(3)中医药治疗慢性病上有着明显优势:Z国现在老龄化人口2.89亿左右,未来15年爆发性增长,到2040年估计在5亿人口,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十年来以及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居民的疾病出现了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转变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中成药是经天然药物加工而成,经过几千年临床检验,以其“简、便、廉、验”、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少等特点在治疗慢性病上有着明显优势。 随着中医药的政策指引和中成药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于中成药的质量和功效也建立了深厚的信任。

(4)政策强力扶持中药的崛起:国家层面在从2017年到2021年,重点支撑西药发展,特别是一致性评价开始时。但是从2021年之后,开始重点支撑中医药,特别是新一届政府开始,力度更大行动得到落实。从研发、注册、审批、配备等一些列工作,对中医药的扶持,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医药的特别疗效,让西药自行羞涩。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王志勇近日在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上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加大保护力度,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切实把中医药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以中药产业的迭代开级为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从2019年开始,中高层对中医药的态度发生根本性改变,并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特别是2021年之后。研发趋势方面,2019年以来开展指导原则为核心的审评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制、申报,推动中药传承与新药研发。自2019-2022年,中药IND及创新中药IND批准数量逐年增多,至2022年分别达到43个、30个。此外,2022年批准中药NDA 10件,包括创新中药NDA 5件(5个品种),以及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1个,其他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制剂1个。

从2018年开始的国采,谈到集采,大家非常恐慌,但是对中药,国家是非常友好,特别是独家品种,影响非常小。2018年以来的国家七批药物集采历史数据显示,药品平均降幅在48%-59%之间,而2021年以来湖北、广东、北京与山东实施省际中成药集采或联采,平均价格降幅在23%-44%,中药集采价格平均降幅相对较低。我们认为诸多因素使得中药集采未来或将不会对行业产生类似于化药、生物制剂类似的较大降幅震动。此外,中药里面有很多独家品种,普遍比非独家品种降幅更低。得益于独家品种有更高话语权,主动降价幅度更低,这类品种相对而言受集采影响更小。

本来在2022年的基药目录的调整,推迟到2024年,到时看来也是有利于中医药,特别是独家品种。基药目录调整从2022年推迟到2024年,预计年中左右会出来,届时独家中药获批基药可能带来放量。中药创新药由于上半年人员调整的因素,导致CDE新药推进进程减慢,预计下半年迎来获批或者临床推进期,可重点关注。

(5)中药现代化才是较为宏大的产业叙事:品牌中药更适用于消费升级的逻辑,其背后是品牌,渠道,产品,特别是品牌,比如片仔癀的稀缺相对云白的非稀缺,定价就不太一样。其实在目前需求不整的阶段,品牌类中药并不会占到太多便宜(估值压力较大)。创新中药才是现阶段真正值得关注的,因为无论审批注册还是医保支付都在不断推动产业进入新发展周期,而现阶段中药临床数据较生化药数据还有巨大差距,这一差距也是潜力,随着底层关键平台的逐渐完善,关键技术的突围,中药现代化才是较为宏大的产业叙事。

整个中药板块将会慢慢进入政策红利的兑现期。中药集采政策温和,中药消费品受医保控费等政策影响较小,与其他医药细分板块对比明显。中药企业独特量价齐升机制,支撑中药板块走出长期成长空间。随着中药覆盖的市场扩大与政策刺激,整个板块非常有可能走上一条年化百分十五以上的增长之路。我国中医大健康市场规模将于2030年达到29,730亿元,2023-2030E对应复合年均增长率11.0%,高于医药行业总体增速。好土壤才能够养出好庄稼,在金矿里面才能挖出金子。但是整个中药板块并不是像新能源那样子,是一个爆发力强劲的小伙子。中药板块很难找到大起大落的刺激感,反而是慢工出细活,静水流深,细水长流的一个赛道。

论中医药创新的资源禀赋,技术累积,产品管线,以及海外注册经验,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天士力的高度。但企业业绩预期并不高(剔除投资收益),产品潜力也语焉不详,所以即使天士力今年反弹接近70%,研究机构也不太愿意研究天士力。实际上,天士力未来10-15年业绩增长的路径非常明确,产品管线安排也是非常好,其中不乏重磅产品,这种巨大预期差,就是投资机会,这个现象还会持续,直到天士力从数据端显示极佳潜力市场才会意识到,不过那时应该不会有一个好价格了。

下面,把本周操作回顾一下(2023.12.23-12.29):

(1)基本操作:没有任何操作,持有股票仍然处于低估中。

(2)净资产:净资产为747万元,比期初(2023年10月21号开始)的550万上涨了35.82%,比上周增加了18万元,这轮操作本人制定的止损位置开始调整为700万元,不能低于700万元,这是具有挑战性的.

全部讨论

2023-12-30 22:57

中药的量由人囗结构决定,每年新增2000-3000万老人,量是确定性增长,老美只有4KW老头医药巨头市值那么大,中药确实小,同仁堂享誉海内外市值也只不过700亿。

2023-12-30 22:56

中药股是未来少数增长的行业之一,并且是确定性100%的那种,目前看不到其他赛道有这么高的确定性!

2023-12-30 11:38

中药创新资源应该是一些研究机构,大学,医院,感觉天士力缺点自己东西

2023-12-30 09:32

“论中医药创新的资源禀赋,技术累积,产品管线,以及海外注册经验,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达到天士力的高度。”__这个也是我投资天士力的主要原因,感觉向上的空间无限。

2023-12-31 08:38

巴菲特说的不加杠杆这四百多万的负债

2023-12-31 09:27

中药创新药这方面以岭药业应该是龙头,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三甲医院,有院士团队做背景,近几年获批的创新中药不少,在研的品种也很多

2023-12-30 09:42

是这样的

2023-12-30 20:48

大佬目标价多少

2023-12-30 23:27

可以

2023-12-30 21:38

您能分析一下步长制药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