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阶段布局总结及2022年4月板块比较展望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0

之前被吞了,重新发布一下留档保存,抽空整理新阶段的总结


本轮持仓布局自2021年7月起,其时国内赛道股和美股烈火烹油,全球经济在宏观上并不乐观,出于安全性和对绝对收益的追求,选择低位价值策略:

1、规避机构重仓

2、规避高估值、高pb的赛道股

出于对宏观经济的悲观态度,考虑极端情况下不伤害本金的板块进行配置,也就是在当时行业pe低于0分位,机构超低配的地产板块。

首先,从二级市场交易角度来看,机构低配,市场系统性下跌时,不太会遇到多个跌停板出不去的情况,等待机构配置过程中,可额外得到机构的摩擦成本。

其次,从宏观上,地产板块不能出现系统性危机,否则将极大影响经济,在全球比烂的环境下,落后,就要被西方分食。因此底线思维下,即使出现股灾,地产板块也是不会完全吞噬本金的板块。系统性下跌的情况下,赛道从天上掉下来,消费、电子、软件等板块从楼上掉下来,地产、银行这样的板块已经埋在土里了,再往下,总归比配置别的亏得少。

最后,考虑本金安全,必须选择板块内不会有破产暴雷的标的,由于当时对新城吾悦资产偏乐观,倾向非纯住宅开发房企,集中配置新城,没有和保利均衡配置。

目前总结7月到现在的持仓过程,首先在交易上出现问题,没有设置网格加减仓位,过山车浪费了大量波段收益,主要系大涨大跌过程中,对市场偏见预估不足。对房企出身问题预估不足。也在三月未能预料到股灾情况下,受伤最严重的除了港股还有低位的板块。但坚信布局的逻辑,与3月14-3月16日都逐批加仓港股和A股地产,截止现在账户净值接近本年度前高位置,年内收益17%+。


4月板块比较:

1、地产:3月16日的会又把tjj的数据带来的影响拨乱反正,今年国内经济依旧需要地产带动。去年预期地产有底的逻辑开始反应,政策面逐渐放开利好,优质房企年报上岸,标的安全性得到确认。机构开始接受地产投资逻辑进场抢筹。当下重仓地产的仓位可以开始迎来收获的季节,随着价值的修复,持仓可以慢慢从集中转向均衡。

2、港股:配置一成港股科技,不到10个点的浮亏,作为底仓可以做长线的价值修复,中美短期缓和,中期可能有脱钩扰动,后续把持仓成本做低。港股当下是值得配置的高性价比版块。

3、软件:软件板块由于不是市场科技赛道的主线,在今年杀估值过程中被分化吸血,跟不上成长股的反弹。板块内优质标的跌出不错的性价比,值得长线配置。145规划的投资风向未来一定会带到这个板块。

4、赛道:赛道股目前估值尴尬,不跌透更大概率是里面资金没有承接盘出不来,只能横盘。未来分化也会比较极端。虽然仍旧看好光伏板块龙头,但交易难度可能较大,低吸不追高,减慢建仓节奏。

5:医药:政策影响不定,今年经济这么差,应该也不会像去年一样往死里折腾了,目前位置值得配置,但难以估计修复何时到来,长线资金可配置。

6:消费电子:目前有性价比,值得配置观察仓,如果今年业绩不好,有砸低的机会。

7:消费:国内经济状况不好,居民消费不足,业绩承压,相对看好食品类跌透的机会,规避高估值倍数的机构票。

8:券商:看好下半年指数行情,目前低pb券商值得配置。


依旧在宏观黑天鹅的阴影之下,本金安全为第一要务,坚持价值修复的主体策略,高性价比的标的能带来不错的赔率,在机构形成共识时离场,在机构抛弃的板块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