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款汽车SU7能实现小米高端化的逆袭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小米首款汽车SU7,能否在如此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一战之力呢?能实现小米高端化的逆袭吗?

首先来谈谈米时捷的自信来源。

超级电机

首先,在几个月前的汽车发布会上,雷军就展示了自研的“超级电机”。共有两款分别是V6和V8,其中27000转的高效率V8s版本要在2025年上市,此次SU7将会搭载20000转的V6版本。打造出的动力性能:最大功率为220kW,最大扭矩为400N·m。

这里首先要引入一个技术科普,关于转速和能效性能方面的关系,电机转速与800伏高压系统之间,其中强相关性的一个联系。即在800伏平台或更高的系统中,允许电机在相同尺寸和重量下使用到更细的细丝的线圈,以及减少线圈的电阻,通过提高转矩和转速来增加输出的最高功率。因此,在高压系统平台中,小型高压电机可以在牺牲部分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增设冷却设备有效控制温度来提升衰减性能和能效。

小米自研的电机也是这么做的,小米SU7整套系统在871V的基础上,改进提升了电机内部材料的刚性,同时外部也配备了一个双向散热的油路设计,做出了一款高转速、高转换效率的电机产品。可以肯定,小米的V6s电机算是目前市面上性能表现非常优异的产品了。至于V8为什么要在2025年才上市,个人估计难点不是在电机本身——如何在“真800V”上发挥出极高转速的电机的全部性能,反倒重点是在4C 5C动力电池的普及,包括BMS碳化硅MOS芯片绝缘材料和轴承稳定性等其他方面,还需要一些技术上的突破。

两款电池

SU7电池方面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三元的100度电版本,能量密度大致是在157瓦时每千克,而磷酸铁锂的版本则为73度,能量密度是在127瓦时每千克左右,根据小米供应商显示,个人判断三元的版本大概率用的就是麒麟的NCM方案,而磷酸铁锂标准续航版用的则是比亚迪的非刀片电芯。

这个800伏节能电池100度电版本,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朋友都知道。目前已经在很多车型上使用了。包括刚发布不久的极氪007长续航版和理想汽车发布的mega MPV都会在玩这套方案,集成度和成熟度都是非常靠谱的,至于这里面小米参与了多少自研电芯,我个人觉得并不多,而电池方面唯一的亮点可能是发布会介绍的这个电芯倒置的技术了。

关于电芯倒置设计,很多厂商啊,厂家之前都有做过。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就是导致放置缺少,有助于提高安全性。比如说在发生故障和火灾时,由于热量和气体会集中在车辆底部,不会直接影响到乘客区域。确实会更加安全,包括导致后电控电缆布线也会更加灵活,整体的利用率也更高。

这样做当然也不是没有缺点,最大的缺点就是整个电热分离不是特别好做,大大增加了电芯隔热和整个散热系统设计的一个难度,包括对于密封性和质量控制要求也会更高。包括在整体的维护方面,电芯倒置方案维护的难度和成本也相对更高。

科技感与实用性

小米SU7同时追求科技感和实用性,配备了:

6.1英寸3K分辨率的中控生态屏

56英寸的HUD(抬头显示)

7.1英寸的可翻转仪表屏

小米Pad后排拓展屏

除了多个屏幕,其他科技配置还有环绕式座舱,高通的8295芯片,两颗英伟达的Orin智驾,500TOPS算力,自动泊车,包括端到端深度学习概念,都算是业界标配吧。

一体化压铸技术

最后,就是雷布斯提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对于那个9100吨重型压铸机,我想说,市面上万吨级的压铸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目前一体压铸技术的壁垒并不是在重型压铸设备有多大。一体压铸技术,包括特斯拉、问界、极氪蔚来等,大家其实都在做。

目前真正的难点反而是在基础材料科学和模具设计优化上面,由于一体化压铸的特性,需要处理免热高韧性铝合金,其中铁富晶生长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何提高良率、生产稳定性才是目前业界真正需要攻克的难题。

业界普遍认为,要将设备损耗率包括模具成本整体摊销下来,大致需要保持单一车型销量在10万到12万辆以上才能回本。总体来看,一体化压铸技术就产能提升和成本上来看,反倒体现并不明显。短期内最大的优势还是在结构刚性,包括密闭性和减重方面。

当然,小米SU7 51000Nm/deg的一个表现是相当优秀的,表明小米SU7在车身结构设计上确实下了功夫,的确是具备一定核心技术的。

最后,还有一些小细节稍微提一下。SU7 105升的后备箱,物理按键,半隐藏式的把手,也展现出了小米对于消费者的一个足够的尊重,这是要大大加分的。

作为国货之光,我真心希望小米能完成品牌高端化的逆袭,这其实也是许多中国高科技公司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将中国制造高端化。”只有将好的产品卖贵(参考苹果)才能获得超额收益,唯有超额收益才能支撑高科技公司的正向研发循环,毕竟不能总靠着“爱国”和“遥遥领先”来支持中国科技走向海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