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也可以共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今天

随着移动互联网把人类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迈入一个合作型社会,共享经济开始蓬勃生长。

我们共享大到办公楼、汽车,小到充电宝、雨伞这样的实物,也共享教育这样看不见的珍贵资源。

其实,共享领域还有一片最广阔的资源未被充分发掘,那就是每一个人的力量。

近日,融创上线了共享公益平台 “融创益享”,这个平台共享的正是广大爱心人士的力量,这些力量将被有组织地投入到多样的公益事业中去。

NO.1打通公益最后一公里

公益与慈善最大的不同是不局限于捐赠,而重在参与。

你是否常常有参与公益活动的愿望,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面对那些庞杂的公益项目,你是否因为难以甄别其真实性、合理性而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无法合理安排公益活动的时间?

如果是,那么你就是一份社会中“闲置”的公益力量,应该共享起来。

当你在“融创益享”公益共享平台注册成为义工,你就将自己的力量和时间共享了出去。

共享单车是解决交通枢纽到家的最后一公里;楼盘的社区服务是解决配套的最后一公里;而“融创益享”则是解决每个人参与公益的最后一公里。

正是因为大家对这一公里的需要,“融创益享”上线后3天的时间里,收获了大量社会爱心人士报名注册,这其中包括融创企业员工、融创业主,还有大批参与、了解过融创品牌系列公益活动的社会爱心人士。

房小评身边的媒体朋友们,行动尤其踊跃,大家对于公益的热衷和需求可见一斑。

这不仅是因为融创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持续地践行社会公益,建立了自己的公益品牌号召力和信任度,更是因为融创采用了线上公益共享平台的模式,轻松便捷创新的方式与当下大众的行为习惯非常吻合,真正破除了“人”与“公益”之间的壁垒。


正如我们时常会点开淘宝添加购物车,在“融创益享”平台注册成为义工之后,你可以随时点开线上平台看看近期有哪些公益活动并进行报名。如果你不明白自己适合哪些活动,还可以来一个小测试,发掘自己的公益潜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特“益”工种。

正如我们每天都要刷朋友圈跟进朋友们的近况,翻翻微信计步看看自己走了多远,在“融创益享”的益友圈儿你可以随时关注到各地公益活动的进展,查看自己累积的公益时数、公益能量。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的提升,当今社会并不缺热心公益的人,缺的是有效接入公益的渠道。

“融创益享”正是打通了线上-线下参与渠道,提供更加便捷的参与方式,汇聚更多爱心和资源,落地更多美好的活动,把公益融为生活的一部分。

NO.2融创构建公益生态

“融创益享”的线上功能和内容非常丰富,包含六大类公益品牌在内的诸多项目,涉及教育扶智、关爱救助、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古建保护和社区服务等。

这背后正是融创过往所有公益资源的积累汇聚。首先是融创内部资源的整合:依托自身地产、文旅、文化、服务等核心资源优势,在教育扶智、古建保护和乡村振兴三大领域,融创可以高效连接受助目标。

过去几年,融创累积在这些领域投入了6亿元,其中包括融创结合自身教育资源,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化、推动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的综合型教育扶贫扶智项目“英苗培养计划”;融创在海南、云南、贵州等省份参与的乡村振兴建设,打造“美丽乡村样本”;通过旗下中式项目的打造,融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匠”香山帮合作,精研古代建筑制式,积淀大量传统中式建筑的工艺和技术,积极推进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公益工作。

另一方面,融创也会整合外部资源,依托企业品牌影响力,联合教育、环保、社区等领域的公益组织,共享优质公益资源,提供更多丰富的活动。

“融创益享”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了公益力量的共享汇聚,也预示着融创公益事业发展的升级。

从“公益基金会”“融创义工联盟”成立,到全员公益计划,再到“融创益享” 共享公益平台,通过形式升级带来的模式变化,融创公益构建起了自己的公益生态:

公益主体从主要由企业主导转变为企业与员工、业主、社会爱心人士协同努力、形成合力,社会的公益意识不断增强;公益样态从主要由单点对单点的帮扶转变为多点对多点的资源共享,将企业的所有资源全面打通为公益事业助力;公益方式也从单纯向受困者提供帮助,转变为复合、可持续生长的产业扶持、教育扶智、文化传承复兴。

公益不是宣传任务,要做就当做出更好的效果,讲究更好的方式方法,融创在过往实践经验积累之上,搭建起这样一个面向社会的公益平台,正是在公益道路上不断求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