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2013~2015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我们复盘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未来,因为总有一些经验要记取。这个市场里赚钱方式有很多,投资策略也有生命周期,尤其在A股的市场里,哪怕是所谓价值投资也可能是价值陷阱,总要结合市场估值、情绪、资金等多方面去看。 我阐明一下,我是一直反对散户炒股的,除了A股在统计上散户有显著比例亏钱外,在信息、技能、心性、纪律等诸多方面散户都没优势,但是我知道哪怕劝再多,也拦不住你们,所以才有这次简单的回顾以及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实例和有缘人分享。

这一次我们回顾2013~2015牛熊周期的发展历程,下面我贴了一下2012年到2017年的期间这轮牛熊周期的走势,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中小型公司为主的创业板指数在2013年率先见底 上证和创业板的走势并不同步,创业板领先以中大型公司为主的上证近一年。从2013年开始,创业板指从最低585点上升到2014年2月的1571点,市盈率从28倍提升至45倍,这个已经可以算非常大的牛市了,ps当下创业板估值31倍,接着直到2014年底,创业板指数盘桓了近10个月。 第二部分,上证在2014年3季度开始上升,在这之前市场情绪并没有起来,哪怕创业板已经涨了如此之多,大众还没有从上一轮熊市思维中走出来。从这个阶段开始,直到2015.6月初在杠杆资金的推动下,整个大盘走了为期不到一年的疯牛,上证指数从不到2000点涨到5178,估值从个8倍提升至23倍。第三部分,大盘在2015.6月份快速见顶后,迎来了4个月的快速下跌,创业板从4037点跌到最低1779点,上证从5178点最低跌到2850点,跌幅之大,时间之快,非常罕见。杠杆牛带来了流动性危机,短期市场估值一度失效。

上证指数:

创业板指数:

上面就是那一轮牛市,来的快去的也快。在此期间,曾经有几个非常值得琢磨的案例。

1. 最淡定的选手。这是我的一个客户,整个牛熊周期只有一买一卖,没有任何其他冗余操作,豪赚16亿离场。我记得这个客户本来应该14年的6月份在我们这边设立产品,因为系统的原因给拖到了10月份,也刚好买入即赶上了疯牛的阶段,这是一个结构化产品,3倍杠杆,客户只买了两只金融大盘股,整个牛市期间没有任何操作,熊市哪怕流动性危机的时候也没有操作,后来在危机结束后产品清盘结束,按照产品收益率赚1倍,按其杠杆赚3倍。这里给我的一个启示,只要你买的足够低,你的安全垫是可以足够厚的,波动可以跟你没有关系,你有充足的空间和时间离场,第二点,在大的周期面前,选股没有那么重要,客户的选择肯定不是弹性最好的标的,甚至不是次好的,但是标的股盘子足够大,个股风险尽量低。当然如果你说他的卖点很好,那可完全不是,因为熊市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蓝筹股大牛市,那会儿卖掉的票后来又从低点涨了3倍。

2. st股的困境反转策略。那会儿还没有注册制,st股作为壳资源,可以当做一级市场做,当年市场做的比较好的,我知道的有一个中科大的博士,当年博客ID 号称st老大,他是我见证过的第一个赚到200倍的人,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有两只股票,一个是st黑龙就是后来的国中水务,退市停牌3年,复牌赚20多倍退出,另外一只是st长油,停牌一年就复牌,2倍以上收益。具体过程就不展开,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虽然今天壳资源的价值没有了,但是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ST老大对于公司股权结构下,对各种利益关联方的深刻洞察。那个期间,还有华夏的王亚伟也是这个策略。当然也有st股玩脱了的,比如中植,它的一个策略就是一二级市场套利,我们知道二级市场估值比较高,一级市场几倍pe老板就愿意卖身了,二级市场往往20多倍还觉得不贵,中植本来玩的是一级市场收购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壳里完成套利,谁知道注册制来了,它就没有然后了。

3. 现金打折卖。在流动性危机下,融资融券变身成了绞肉机,为了避免清盘,甚至未建仓的新基金都是打折卖,那时候,A股还有分级的杠杆基金,分A类份额和B类份额,B类份额持有人向A类份额持有人借钱加杠杆,A类份额持有人拿一个固定收益,比如年化5%,这种是收益分级基金。 那会儿,流动性危机已经爆发,新发行的基金没敢建仓就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了,份额净值等同于现金,但是流动性危机下,B类份额连续跌停,甚至能折价到30%到40%,我曾经在朋友圈呼吁A、B份额合并赎回套利,第一天操作的可以获得27%的无风险收益,甚至在第二天仍然可以有10%几的套利空间。

将上面三个例子是想说明投资策略很多,本来也是百花齐放的,而策略也有生命周期,需要结合当时的环境去看。点名说一下,这段时间比较火爆的红利策略$中证红利(SH000922)$ ,有大V,知名投资经理大吹特吹,现阶段看可能过于拥挤了。回看$中国移动(00941)$ 过去十年的涨幅,你会不会觉得它就涨了个寂寞,5年钱的移动和今天的移动有什么本质区别,为什么5年前就跌跌不休?总之,给公司、行业估值是个很魔幻的事情,为什么有的行业给高PE,有的行业只能是低估值,没有多少道理可以讲,很多时候的估值提升都是阶段性的,一时的涨跌都是资金运动的结果,很多人去分析也只是守株待兔的一种策略,这个策略往往也会失效,就是耐不住寂寞,有人非要头铁说安全一定赚钱,其实你买大盘也一样,长期都会赚到通胀的钱。为了给大家参考,给大家看一下中国移动过去10年的涨幅,再对比一下公募偏股型基金的收益,你要是看过去10年的基金的收益,会比表格里更好,有些资产只是波动大,不代表它的收益比什么红利收益差,而往往高波动代表着高收益。

中国移动10年K线:

再拿以前的成长股,现在的红利股$川投能源(SH600674)$ 举例,川投从13年开始上涨,有一个几倍的涨幅,雪球里也有几个大V把握到了,但是你要分解来看,在14年的开始的疯牛中,川投涨的并不好,甚至赶不上指数涨幅,13年到14年开始的巨大涨幅主要还是来源于装机容量的巨大提升,所以还是要分清楚赚的什么钱,到底是成长的钱,还是红利收息的钱,我们也看到了,红利策略在牛市表现并不好,这也就是为什么A股很多知名投资经理为什么都是价值成长策略了。

川投能源在上一轮牛市中的表现:

好了,今天就这些吧。

——DJ 2024.05.14 于上海。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