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于禁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1
武大,胆怯不胆怯的怎么评价都无妨,后面我也可以就此谈谈,我并不是看衰$圣农发展(SZ002299)$ 这家企业,更不敢看轻创业的傅光明,只是目前这个时间点,个人觉得鸡肋罢了。
严格来说圣农是家上一代务实、这一代稍微有点讨巧的企业,但在农牧企业里还是算得上优秀了(当然,和卓越还是沾不上边),而且这一代的“讨巧”也是形势所迫,傅老在位时虽最终走不出光泽,但企业总体还是向上发展的、有奔头,而新的一代接班如果再不走出去,在食品多年乏力的情况下,那确实没有太多事情可干了,从“团长”到“师长”的跨越,小傅总能不能驾驭,我个人还是蛮担心的,结合白鸡明显更低的养殖难度,未来圣农养殖板块获取相较同行超额盈利的能力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点涉及到“竞争格局”的核心,如果瑕疵太大,作为中长期投资来说,不得不持谨慎态度,当然,你交易方面的天分或可弥补这些,那是另一个话题咯。
“竞争格局”不行的话,那“赛道”就必须优秀甚至卓越才能弥补,你说的白羽鸡替代猪肉这个问题,无非就是想说白羽鸡这个赛道存在卓越的可能性。这个问题确实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过正是因为我出国看到太多,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对了,澳门只是IP地址,因为加拿大的IP限流现象比较严重(个人多次发帖后的感觉)。我现在居住的地方交通、配套设施都特别方便,但最不爽的就是大型华人超市离得太远,不止猪肉,各种中国调料、中国蔬菜也是必须的,至于白羽鸡和黄鸡,我都无所谓吃不吃。可能你说我饮食习惯改不了,但移民二代、三代能改,这个确实没大毛病(事实上二代、三代猪肉少吃是事实,但也不是不吃猪肉,仍然是兼顾猪鸡牛,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就这边出生的还超喜欢韭菜盒子……),当然,我看到的还是局部,而且这种个体感受其实没啥说服力的,闲聊下。如果中国的小孩子像二代、三代那样,从小就放到国外养大再送回国内,那我对未来中国白羽鸡替代猪肉的看法肯定会有所改观,我也在尝试打破这种认知,但目前还做不到。
事实上2016年那波白羽鸡顶部很多券商研报就开始讲你说这个故事,为高估值找合理性,当时就在说中国人均鸡肉消费量远低于欧美、白羽鸡养殖碳排放更低什么的,结果仍是然并卵,去年中国人吃掉了历史第二高的猪肉量。
当然,因为只是作为相对估值,我对圣农的终极出栏量放得比较宽,其实合理一点也不必说什么“终极”,就说5年吧,$牧原股份(SZ002714)$ 今年7000多万头,土储1亿,盈利后必然还会适当提速扩张,5年内基本上就能接近1.2亿头,圣农5年内能到15亿羽(事实上圣农2012年年报就喊出“5年内7.5亿羽”的目标,结果呢,如下图)?另外走出光泽不考虑地理因素、效率损失,真的就能按目标口号来放飞自我?中国人几千年的饮食习惯就那么容易改变?即使改变,这是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说实话,按白羽鸡的这种比较龊的竞争格局,你既没有明显超额竞争优势,对手一个个又都是集团、规模场,其次血条都不是一般的厚,如果我是认为白羽鸡10年内就65亿羽左右,我不会给圣农15亿的出栏预估,给到15亿,正是我乐观看到10年后白羽鸡100-120亿羽出栏量,行业内大家一起扩张后,圣农差不多能出栏到这个量。或者,你觉得是多少出栏量呢?
如果“竞争格局”不好,“赛道”好不好又得建立在“中国人饮食习惯改变”上,这个怎么给估值呢?$沪深300(SZ399300)$
武大,胆怯不胆怯的怎么评价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