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周期底部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29喜欢:29
于大好!你的这篇文章提出的这些问题,联想着你现在在国外,可能和中国社会的实际是有脱节的,我倒是可以理解。但是雪球很多球友,特别是神教粉们也和你一样的看法,我就不太理解了。
不能用欧美的思维来思考中国,就好像不能用中国的思维来思考欧美一样。在中国,如果细心观察,哪怕不经济,如果涉及到大部分民众的利益,老大都会挺身而出。非瘟之前,国资在猪界存在感是不强的,因为主要是散户养殖,门槛低参与者多风险(疫病)小,保供稳价不需要国企挺身而出。因为只要有钱赚,马上散户就会进去,猪周期四年一次,极其稳定。但非瘟来了后就不同了,门槛是不高,参与者却因为疫病风险不敢参与,再加上原来的繁育体系被摧毁,这时候再高的猪价,散户也不再敢轻易参与进去,特别是重建育种体系,根本没法参与。大多数民众的利益就受损了,对猪,就出现了菜盘子端不牢,保供稳价实现不了。所以老大就必须出手(这个必须,就是中西之间的差距,也是象牙塔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于是就出现了明知道这个行业很辛苦也必须进来的情况。新五丰之前是专门养供港猪的,成本高也无所谓,售价更高。所以你观察这个公司在20年之前的报表,营收就那么多,混吃等死的典型。然后2020年后再看报表,这还是同一个公司吗?除了名字相同,有哪些还是相同的?
既然大规模参与进去了这个行业,那接着就是怎么扩张,怎么降本的问题了。扩张自不用说,我之前已经写过文章总结了:新五丰的扩张办法,湖南国资的鼎力支持:一“抢”二贷三融四杠五帮六链。一是“抢”就是靠大股东和国资委的养猪资产划拨,比如网岭502还是520饲料厂,在湖南国资2022年的重组中,直接就从原来的监狱集团划拨给新五丰;二贷就是银行贷款,全行业利率最低(中信证券统计),拿长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和利息支出算。之前母公司借款的帖子我已经发过了,全行业谁能拿到?三融就是到资本市场融资了,去年向兄弟国企包括湖南建工等增发,建设了四五万以上(具体忘记也懒得查)的母猪产能,好像还有育肥猪产能?现在再注入天心,募集资金建设养猪项目;四杠就是用杠杆,通过长租赁的方式快速建设产能,没钱建那么多产能是吗?好呀,和集团一起成立个新五丰基金(这个是名字,不属于新五丰管理,由集团管理),到处和人合作一起建猪场,基金出一半合作伙伴出一半,建成了就长租十年十五年给新五丰,这样就把全款变分期,压力变小,杠杆变大好几十倍了。五帮就是用好兄弟国企的资源呀。现在的模式就是湖南建工先垫资帮建设,建成后租给新五丰养猪。这个比四还过分,四里面新五丰基金还有一部分钱是新五丰掏的,现在直接就是兄弟单位帮建设好了,然后租给新五丰(最新的猪场租赁公告)六链。直接和县里对接,地方帮助解决征地拆迁办证等问题,新五丰在当地落地大量项目。比如天心打造的会同县和汉寿县产业集群,包括饲料公猪猪母市场等;新五丰打造的宁远县产业集群,包括了屠宰场母猪场育肥场等。在郴州苏仙区的项目是了解的最大的,包括了饲料厂,母猪场,育肥场,屠宰场,冷链公司。据说郴州今年就要实现200万的出栏。想想都刺激。都是和当地政府合作,直接产业链合作干起来。要知道,大股东湖南农投,除了养猪产业链外,还有粮食安全的尚方宝剑。粮油猪产业链是更宏大的叙事了。
至于怎么降成本,之前也专门回应过:一是通过提高psy的办法实现仔猪成本的下降。主要是通过天心的种猪替代(最主要提高手段),法猪的逐步替代(今年截止上半年才一万头,占比小)。这个必须说明的是,育种得到了中科院农科院以及湖南高校的大力支持,研究方向是独立自主的适合广大散养户(这是和牧原育种最大的不同,体现出来的也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性,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饲养的低成本的猪种。二是饲料降本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提高自有饲料产能。之前代加工多,现在投建的饲料厂逐渐投产。也就是把这个代加工费用给取消了,实现了饲料的降本。二是改善饲料配方,引入替代品替代玉米豆粕。三是不断提高产能利用率。新五丰新场太多,产能利用率低和psy低导致头均承担高。新五丰理论自繁自养一头承担的租金在165元,但产能利用率(2022年底23.89万的母猪栏舍产能,但只装了15.6万头母猪)和达不到设计头均psy25(实际只有21,这就使理论的65元/头仔猪实际要达到77元/头),导致头均承担租金要高于理论值很多。此外,出栏利用率不够,也使得头均分摊的三费要高很多。
国资如何在一个看起来不适合参与却又因为新的形势注定要在里面占据一席之地的行业一路向前?也许你可以看看新五丰这几年来的历程。
$新五丰(SH600975)$ $牧原股份(SZ002714)$

热门回复

是啊,让更多观点呈现,buddy们自己思考不是雪球这个平台的价值所在?
这个平台除了写客观当然也可以写主观,我客观罗列$新五丰(SH600975)$ 的数据(搜集难度确实很大),如果存在错误的地方就纠正,争议的地方就做区间假设而后取中值,或者再做一个最坏假设的版本。
至于主观,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我确实是不看好国企介入养殖业,当然,主观观点的争论空间是很大的,但雪球上不就是因为争论,才能让更多人看到不同的观点,才能让有心人在此基础上通过思考进步?
其实国企养猪的占比很小(中型场和散户的占比大多了),说通过踩国企达到捧$牧原股份(SZ002714)$ 的目的,这…………尼玛,居然还出现通过字体看人品、动机的,那不是看风水买股票?
纯情绪驱动的讨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期哥还是以摆观点为主,这种探讨才是能让大家学到东西的

于子隐藏的很好,其实他的标题和内容到处在明夸牧原和暗贬五丰。一边和周期哥称兄道弟一边暗地里出阴招。

真没必要和他这么解释。
他已经在自己的圈子里转不出来,分不清哪是事实、哪是自己的臆想了。甚至都忘了自己来股市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了。现在的他基本就是为了想证明自己是对的,纯属先有观点而后找证据,已经入魔了。

只要有谁扒新五丰,不管对错,周期割首先就喷你,这是一条名符其实的Fengquan

我发现很多人还是屁股决定脑袋,对你颇有微词。写东西搞实证分析我觉得还是摆事实讲道理,在框架模型里堆数据,拿不到的做合理假设。还说你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我真是笑死,写议论文不就是要自圆其说啊。还不让人说了啊,大家说说各自观点不是蛮好的。说真的,我感觉你分析完的几条结论其实还挺中肯的。

其实是写给不了解新五丰又不对牧原有执念的人看的

要分析新的时候就猜到会这样了,[斜眼]中药的逻辑不是数据,于大消气,不值当。

这一年,我们共同攻克一个个难关险阻。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地高标准农田项目12.14万亩,着力推进省级储备粮设点布局,收购轮换粮 食114.6万吨,圆满完成第一次粮安国考;生猪养殖逆势扩张,生猪产能达到1011万头、出栏547万头,母猪存栏量居全省第一;深化改革赋能,压减企业法人74户,位列省属监管企业前列;综合融资利率降至1.7%,压降财务成本2.09亿元。
周期哥,这个547万头出栏与320万头对不上?网页链接

客观数据哪里贬了,请指出来,这特么的总不能给你硬排第二梯队去吧,你付广告费么?
另外,主观上我明确不看好国企养猪的经济效益,哪里有暗讽呢?
但上篇也说到,新五丰未来的扩张是猪圈最快的,要是疫情“风起中原、星火燎原”或者今年就进入顺周期(拼图就是写的疫情),这种节奏就确实非常nice 。$畜牧养殖ETF(SH516670)$ $养殖ETF(SZ159865)$ $沪深300(SH000300)$

调控产能,价格上升,老百姓本就不堪的收入,最后饭碗都端不牢了,不安定因素增加了。感觉这样的目标结果也很奇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