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刊发《固生堂以政策引领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让优质中医资源“触手可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医药行业唯一的权威大报——《中国中医药报》,头版专题报道《固生堂以政策引领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报道指出,固生堂吸引了一众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等高水平专业人才陆续入驻,把难挂号的医生下沉到基层社区,让老百姓家门口就能够看上三甲医院的名医。同时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互通互联线下机构的模式,打破医患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壁垒,让优质中医资源“触手可及”。固生堂“向上”和“向善”的商业模式,符合国家医改的方向,在政策支持下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现转载原文如下:

不久前,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对全年工作作出战略部署,以基层为重点推进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内容成为工作重点。

一直以来,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带领更多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投入到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中,特别是在2023年12月,固生堂携手多位国医大师、名中医成立了全国专家委员会,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基层的同时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

从政策方面来看,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把脉开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要求,全面提升基层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公共卫生、健康宣教等领域的服务能力。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作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重要补充,以创新模式和服务升级为抓手,通过远程诊疗、智慧药房、共享药房等方式,将优质中医服务送到百姓身边。据《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民营中医类医院诊疗量达4689.1万人次,较2020年增长率达14.8%。可见资本优势明显、灵活性强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基层大有可为。

从老龄化趋势来看,全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攀升。为了让偏远地区的百姓看上好中医,固生堂依托中医医疗机构和专业团队,建立名医堂执业平台,吸引一众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等高水平专业人才陆续入驻,把难挂号的好医生下沉到基层,让老百姓家门口就能够看上三甲医院的名医。同时通过搭建“线上平台互通互联线下机构”的模式,打破医患之间的时空壁垒,让优质中医资源“触手可及”。

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扎实推进,不少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开始探索建立与公立中医医院的医联体合作模式。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遵循政策导向,固生堂于2023年新增了6家医联体合作单位,目前医联体合作单位在全国超过20家,与多家三甲中医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新型医疗联合体,将顶尖的中医专家资源引至基层门诊。此举与今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提出的“以人员下沉为核心深化医联(共)体建设”不谋而合,更好地满足百姓“方便看中医、看上好中医”的健康需求,让中医药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便利性进一步增强。